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88篇 |
免费 | 14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篇 |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7篇 |
口腔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67篇 |
内科学 | 27篇 |
皮肤病学 | 6篇 |
神经病学 | 4篇 |
特种医学 | 4篇 |
外科学 | 17篇 |
综合类 | 88篇 |
预防医学 | 15篇 |
药学 | 30篇 |
中国医学 | 26篇 |
肿瘤学 | 1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15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15篇 |
2014年 | 20篇 |
2013年 | 18篇 |
2012年 | 18篇 |
2011年 | 23篇 |
2010年 | 14篇 |
2009年 | 19篇 |
2008年 | 16篇 |
2007年 | 5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2篇 |
1989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1.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与胺碘酮合用对急性心肌梗死预防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0例以美托洛尔治疗,研究组40例以比索洛尔联合胺胺酮治疗,分析两种治疗方案对患者预后及安全性的影响。结果研究组患者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比索洛尔与胺碘酮合用,安全性较高,对患者的预后及心功能不会造成负面影响。结论选择比索洛尔与胺碘酮合用治疗心肌梗死,预后效果佳,安全性高,值得于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2.
目的:比较丁丙诺啡与氯胺酮应用于硬膜外腔自控镇痛(PCEA)的镇痛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选择腰硬联合麻醉下行下腹部择期手术和符合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Ⅱ级的患者60例。随机双盲分为A、B、C组,分别为丁丙诺啡+氟哌利多、丁丙诺啡+氟哌利多+布比卡因、氯胺酮+氟哌利多+布比卡因。观察0~48h内各时段追加次数、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评分(Ramsay评分)、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各时段追加次数、VAS、Ramsay评分,A组与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功能恢复时间,A组与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发生率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丁丙诺啡、氯胺酮复合局麻药行PCEA的镇痛效果确切;C组在降低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发生率方面显示明显优越性。 相似文献
33.
34.
在HE及瑞姬染色下,对90例食管癌间质中的嗜酸性白细胞(EOS)进行计数,观察EOS与分化度、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的关系。结果表明:EOS的多少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与肿瘤的分化程度的关系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还显示:肿瘤组织中的EOS数明显高于同一病例的正常食管组织中的EOS数。作者认为,食管癌间质中的EOS在食管癌的发展及预后方面起了一定作用,提出:食管癌间质中EOS计数有可能作为 相似文献
35.
灸割治疗鼻咽癌与灸感之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特大型艾位先灸后割,即灸毕直接就在灸疮上施予割法。然后再于割口处敷药,纱布包扎,恶脓由割口流出,流尽自然收口结痴,至脱落皮肤光滑为止前后共需三个月。文注重量可达18克,隔青罗卜间接灸。此疗法专门用来对付恶性肿瘤,尤以鼻咽癌、颈部淋巴恶性肿瘤最为有效。灸割治疗鼻咽癌与灸感之观察@陈淼和$中华自然疗法世界总会!台湾省台北市 相似文献
36.
在实施678例颅脑手术中围术期间死亡46例,死亡率为6.78%,经统计学处理表明围术期病人死亡与选用不同的麻醉方法无关,而与本前病情相关,病情重,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37.
38.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脓毒症患者血清TNF-α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脓毒症的疗效及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浓度的影响。方法将44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2组均给予常规的抗感染、脏器保护、对症支持等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注射液100 mL/d静滴。2组均治疗7~10 d,于患者入院后24 h、48 h、72 h、7 d、14 d分别抽血测定患者血清中TNF-α的水平;统计14 d存活率。结果 14 d存活率中西医结合组为91%,对照组为7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NF-α浓度在添加了血必净治疗后的第1,2,3,7天均有明显下降,而第14天2组TNF-α浓度非常接近。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脓毒症可以明显改善预后,降低细胞因子TNF-α的血清浓度。 相似文献
39.
目的:对东莞市儿童常见过敏性疾病的过敏原构成进行调查分析,为综合预防、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运用MEDIWISS"敏筛"定量过敏原检测系统,对就诊于某院的956例疑似过敏性疾病的儿童进行过敏原定量检测。结果:956例疑似过敏性疾病儿童中,845例儿童血清特异性IgE抗体为阳性,阳性率为88.4%;经统计,主要的过敏性疾病是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湿疹、过敏性咳嗽、急慢性荨麻疹、过敏性紫癜,男童和女童患儿的过敏性疾病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患儿过敏原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婴儿组患儿过敏原主要为食物性过敏原(牛奶鸡蛋),学龄前期和学龄期组患儿主要的过敏原为吸入性过敏原(宠物皮毛、真菌类)。结论:检测血清中的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有助于明确过敏原,为儿童过敏性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