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5篇
内科学   31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110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39篇
中国医学   33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102.
背景:创伤性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和死亡率呈逐年递增趋势,但其发生发展机制尚未清楚。因此有必要采用先进的基因芯片技术对其进行研究,探索其发生发展的内在规律。 目的:观察创伤性深静脉血栓形成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3的表达变化规律,探讨其在创伤性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机制。 方法:从110只SD大鼠中随机取10只大鼠作为正常组,其余100只大鼠作为实验组,采用定量击打双侧大腿+髋人字石膏固定方式,建立大鼠亚急性创伤性深静脉血栓动物模型。在伤后即刻、24,72,120和168 h时相点切取股静脉血管组织,随后抽取总RNA,采用Affymetrix 230 2.0芯片对股静脉血管组织进行基因表达检测。 结果与结论:在亚急性创伤性深静脉血栓形成演化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3在实验组的表达随伤后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说明其参与血栓形成过程,可能是影响深静脉血栓生物学状态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3.
重度蜂蜇伤并MODS9例的综合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重度蜂蜇伤合并MODS的救治方法。方法对我科2004年至今收治的9例重症蜂蜇伤并发MODS的病人进行综合性治疗,早期开始血液净化。结果治愈6例,2例好转出院,1例死亡。结论重度蜂蜇伤合并MODS需采取综合治疗措施,保护重要脏器功能,血液净化是关键。  相似文献   
104.
目的研究异丙酚、芬太尼、东莨菪碱复合麻醉在消化内镜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拟行消化内镜检查及治疗病人150例,随机分为三组即:A组(局麻组)50例,B组(对照组)50例,C组(实验组)50例.行胃镜检查病人用1%地卡因喷喉.A组表面麻醉下进行操作;B组先给以0.001mg·kg-1芬太尼静脉注射,然后将0.8mg·kg-1异丙酚用微泵按3.2~4.8mg·kg-1·min-1静脉注射,再以3~8mg·kg-1·h-1速度异丙酚静脉注射维持麻醉,直至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检查工作,待内镜进入检查部位时停止麻醉,若术中麻醉深度不满足检查要求时再以每次0.4 mg·kg-1异丙酚静脉注射以维持麻醉;C组先给以0.001mg·kg-1芬太尼、0.006mg·kg-1东莨菪碱混合液静脉注射后,其余同B组.全部病人分别在麻醉前及麻醉后1min、3min、6min、9min、12min、手术结束进行监测HR、R、BP、SpO2、ECG以及麻醉效果评定.结果在所有的监测项目结果中A组与B、C组间比较统计学有极显著差异(P<0.01);B、C组间异丙酚用量、检查时间、麻醉效果比较统计学有极显著差异(P<0.01),B、C组间DBP、SpO2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检查开始后SpO2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异丙酚复合芬太尼、东莨菪碱静脉麻醉用于消化内镜检查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5.
我科2010-08收治1例右肺癌切除4年后出现隆突上急性气道狭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现将临床诊疗过程中气道管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6.
凋亡抑制蛋白livin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淼  陶晓南  张晓菊 《广东医学》2006,27(7):1014-1015
目的 检测一种新的凋亡抑制蛋白livin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NSCLC的组织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的方法检测livin蛋白在40例NSCLC以及12例正常和良性疾病肺组织的蛋白表达。结果 22例腺癌和18例鳞癌组织中的liv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5%和50%,而正常肺组织和良性疾病肺组织未检出livin阳性蛋白表达,经统计学处理,腺癌与鳞癌组织中livin的表达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低分化NSCL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42.8%,而中分化NSCLC为44.4%,高分化NSCLC为37.5%,不同程度分化类型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有无淋巴结转移的肺癌组织中liv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7%和11.1%,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livin作为一种新的凋亡抑制蛋白在NSCLC组织中高表达,与肺癌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无关,但与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07.
目的:系统评价经小肠内营养和胃内营养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 方法:计算机检索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MEDLINE、EMBASE、ISI、CBM、VIP、CNKI和Wan Fang Data,搜集从建库至2015年2月关于胃内营养与小肠内营养对VAP随机对照试验(RCT),并对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进行手工检索.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使用GRADEpro 3.6.1软件对结果证据进行评价分级. 结果:纳入8个英文和9个中文RCT共1 241例病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病人VAP的患病率[RR=0.55,95% CI(0.46 ~0.67),P<0.000 01]、机械通气时间[MD=-3.69,95% CI(-5.98~-1.41),P=0.002]和入住ICU天数[MD=-2.89,95% CI(-5.00 ~-0.78),P=0.007]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而ICU病死率[(RR =0.99,95% CI(0.74 ~ 1.33),P=0.95]则无统计学差异.漏斗图显示,纳入研究文献无发表偏倚,VAP患病率,ICU病死率结果证据质量为高证据等级,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天数结果证据质量为中等级. 结论:证据表明,小肠内营养与胃内营养相比,能降低VAP的患病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入住ICU的天数,而对病死率则无影响.  相似文献   
108.
目的对乳腺癌辅助内分泌治疗的药学服务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乳腺癌患者82例,均辅助内分泌治疗,并将临床药师提供药学服务前的3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提供药学服务后的47例患者作为研究组,统计分析辅助内分泌治疗的合理性及药学服务的作用。结果提供药学服务进行辅助内分泌治疗的研究组患者在内分泌治疗知识知晓率、对临床药师工作满意率、用药依从性良好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未给予药学服务进行治疗的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分泌治疗作为乳腺癌辅助治疗的有效模式,若在内分泌治疗的同时加强药学服务工作,可大幅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进一步提升患者的生存率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9.
目的对造成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进行具体分析。方法选取126例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表的形式对职业暴露的因素进行统计。结果造成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包括锐器伤、化学因素、生物因素三大方面,其中由锐器伤引发的职业暴露高达60%以上。职业暴露多发生在手术和注射治疗过程等操作环节,医生和护士是职业暴露的高发人群。结论职业暴露带来的危害十分严重,必须加强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意识,减少职业暴露,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探讨年龄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溶栓治疗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114例AIS患者按年龄分为≤60岁组32例、61~ 70岁组36例和≥71岁组46例,均按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的标准进行溶栓及溶栓后的治疗,记录患者就诊即刻、溶栓后24 h及溶栓后7d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溶栓后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并记录自发性颅内出血(sICH)及2周死亡的发生情况.结果 ≤60岁组男22例,女10例;61~70岁组男26例,女10例,≥71岁组男20例,女26例.≥71岁组女性占56.52%(26/46),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0.685,P=0.015).三组就诊即刻、溶栓后24 h、溶栓后7 d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溶栓后3个月mRS评分分别为(1±3),(2±5)和(2±3)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2周病死率及sICH发生率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49,0.017).结论 尽管不同年龄段病死率及sICH的发生率存在差异,但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溶栓治疗可以显著改善不同年龄段AIS患者3个月后的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