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5篇 |
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妇产科学 | 6篇 |
基础医学 | 4篇 |
口腔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16篇 |
内科学 | 9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2篇 |
特种医学 | 7篇 |
综合类 | 40篇 |
预防医学 | 21篇 |
药学 | 28篇 |
中国医学 | 20篇 |
肿瘤学 | 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3篇 |
2014年 | 10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19篇 |
2011年 | 17篇 |
2010年 | 9篇 |
2009年 | 12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53.
目的:探讨磺脲类继发性失效2型糖尿病加用甘精胰岛素或改用那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磺脲类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停用磺脲类药物,改用那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对照组在继续原磺脲类药物治疗的同时,加用甘精胰岛素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分别测定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C肽等,并记录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结果:①试验组及对照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下降,各时段C肽水平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②空腹血糖下降、糖化血红蛋白下降、空腹C肽上升、30min C肽上升、120min C肽上升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试验组餐后2h血糖下降比较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试验组C肽峰值出现在餐后1h,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C肽峰值出现在餐后3h,高于试验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试验组低血糖发生率较对照组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磺脲类失效患者中,改用那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降糖效果好,可恢复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餐后2h血糖控制优于继续使用磺脲类药物加甘精胰岛素组患者,且低血糖发生率更低,安全性更好。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究宫颈癌组织中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基因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放疗疗效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张家口市崇礼区中医院肿瘤科收治的53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放疗治疗并定期随访3年,放疗2个月后评价其近期临床疗效,统计随访期间患者生存情况。另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各患者放疗前、放疗中及放疗后宫颈癌组织FHIT基因表达情况,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近远期临床疗效的关系。结果放疗2个月后,53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19例,部分缓解(PR)18例,疾病稳定(SD)9例,疾病进展(PD)7例,临床有效率为69.81%;随访期间,53例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3.58%、64.15%、50.94%。放疗中及放疗后患者宫颈癌组织FHIT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放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放疗进展逐渐升高。宫颈癌患者FHIT表达率与年龄无显著相关性(P0.05),而与肿瘤大小及临床分级相关(P0.05)。FHIT阳性组RR显著高于FHIT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HIT阳性组患者1年生存率显著高于FHIT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2、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疗可有效上调宫颈癌组织中FHIT基因表达,且FHIT基因表达与宫颈癌患者近远期疗效明显相关,有助于判定宫颈癌患者放疗敏感性。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思美泰联合赤丹汤治疗慢性乙型重度淤胆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乙型重度淤胆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单纯应用思美泰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应用思美泰联合赤丹汤辩证加减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总胆红素(TBIL)、结合胆红素(D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谷氨酸氨基转移酶(GG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赤丹汤可在原有思美泰的治疗基础上,提高对慢性乙型重度淤胆型肝炎的治疗效果.适合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6.
目的观察三维牵引结合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64例,治疗组采用三维牵引结合中药熏蒸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三维牵引治疗。结果治疗组且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维牵引结合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满意,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三维牵引;中药熏蒸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HIF-1α)、水通道蛋白-1(AQP-1)表达与宫颈鳞状细胞癌耐药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宫颈鳞状细胞癌新辅助化疗敏感病例36例,耐药病例54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IF-1α、AQP-1的表达,并对临床预后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HIF-1α在敏感组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6.0%,在耐药组中阳性表达率为6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表达水平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明显相关(P0.05),与临床分期、肿瘤体积、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P0.05)。AQP-1在敏感组宫颈癌中的表达率为87.1%,耐药组阳性表达率为7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表达水平与肿瘤体积、临床分期明显相关(P0.05),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之间无明显相关(P0.05)。经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HIF-1α的表达与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后生存率有关(P0.05)。结论:HIF-1α、AQP-1都参与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发展,并与耐药以及预后相关;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HIF-1α可作为子宫颈鳞状细胞癌预后评估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α(HIF-1α)、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的表达与宫颈癌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宫颈鳞状细胞癌54例中HIF-1α、GLUT-1的表达,利用CD105标记肿瘤微血管密度。结果:HIF-1α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0%,表达水平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明显相关(r=-0.674,P<0.05和r=0.897,P<0.001),与临床分期、肿瘤体积、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P>0.05);GLUT-1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率为57.1%,表达水平与肿瘤体积、临床分期明显相关(r=0.896,P<0.05和r=0.842,P<0.001),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之间无明显相关(P>0.05);HIF-1α表达水平与微血管密度之间存在明显相关(r=0.701,P<0.05),GLUT-1表达水平与微血管密度之间不存在明显相关(P>0.05);微血管密度与肿瘤体积、浸润深度之间存在明显相关(r=0.609,P<0.05和r=0.845,P<0.001),与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之间无明显相关(P>0.05);GLUT-1的表达水平与HIF-1α的表达水平之间存在明显相关(r=0.731,P<0.05)。结论:HIF-1α、GLUT-1都参与宫颈鳞状细胞癌缺氧诱导新生血管过程,并且与微血管密度密切相关,其中HIF-1α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新生儿低血糖的相关因素及其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制定良好的防治方案,避免发生新生儿低血糖症及低血糖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提高患儿日后生活质量.方法 2010至2012年在我院儿科住院符合新生儿低血糖诊断标准的患儿连续入选为研究对象,共收集有效病例80例,同时收集同期血糖正常的新生儿80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测定、记录入选对象血糖及基本临床特征、围产期情况、出生情况与常见新生儿合并症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新生儿低血糖的危险相关因素.结果 新生儿低血糖的危险相关因素为孕母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双胎或多胎、日龄≤3天、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窒息等.结论 对存在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应及早监测血糖,及时干预,以预防临床新生儿低血糖及低血糖性脑损伤的发生及再发生.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的检出率及其对糖尿病分型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98例糖尿病患者、20例正常对照者血谷氨酸脱羧酶的抗体水平,统计T。DM组、T2DM非肥胖组、%DM肥胖组、正常对照组共4组研究对象的谷氨酸脱羧酶抗体的检出率,比较每种抗体各组间的阳性率,另外比较两种抗体同时阳性的比率。结果①T1DM组、T2DM非肥胖组、T2DM肥胖组GAD—Ab检出率分别为70.0%、6.3%和5.6%;ICA检出率分别为68%、8.8%、7.2%;GAD—Ab和ICA同时阳性的几率为68%。②糖尿病各组的检出率分别与正常组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性。③T-DM组的检出率分别与T2DM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④T2DM两组问检出率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GAD—Ah是1型糖尿病自然病程中B细胞功能损伤的一个指标,对糖尿病预测、分型、指导治疗、判断预后等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