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0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63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87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209篇
内科学   118篇
皮肤病学   36篇
神经病学   29篇
特种医学   40篇
外科学   43篇
综合类   416篇
预防医学   200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231篇
  3篇
中国医学   133篇
肿瘤学   3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魏卓  杨广民  陈晶 《广东医学》2016,(5):684-688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CHB )及其相关肝硬化、肝细胞癌( HCC )患者肝组织中TLR4、TGF-β1、CCL20表达的变化,探讨TLR4、TGF-β1、CCL20是否与CHB 迁延不愈有关,以及是否参与CHB相关的肝硬化和HCC发生、发展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临床标本,分为4个组,包括正常对照组、CHB 组、肝硬化组、HCC 组。分别为3例健康人、15例CHB患者、7例肝硬化患者、25例HCC 患者肝组织标本,共有石蜡切片150张,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LR4、TGF-β1、CCL20在各组中的表达。用免疫荧光双标法分别检测TLR4与TGF-β1在CHB、肝硬化、HCC 患者肝组织标本上的共表达;TLR4与CCL20在CHB、肝硬化、HCC 患者肝组织标本上的共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TLR4、TGF-β1、CCL20在CHB组、肝硬化组、HCC组肝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0.05), HCC组与CHB 组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其中肝硬化组与HCC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免疫荧光双标结果显示TLR4与TGF-β1和CCL20均共定位于肝细胞胞浆和胞膜上。结论 HBV感染可上调CHB及与其相关的肝硬化、HCC患者肝组织中TLR4、TGF-β1、CCL20的表达,且TLR4、TGF-β1、CCL20在HCC 患者肝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CHB 患者。  相似文献   
42.
月骨脱位是临床漏误诊率较高的腕骨损伤,诊治有一定困难,如何早期诊断和治疗一直是骨科领域及手外科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对我院1985年~2003年收治的41例因误诊误治导致的陈旧性月骨脱位作一回顾分析,对其治疗方法、误诊误治原因及减少误诊误治的有效途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3.
骨质疏松症的运动疗法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随着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正在急剧上升,与之相关的医疗费用也在不断上涨。作为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三大手段之一-运动疗法以其可靠、安全、价廉等特点正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重视和推广。更重要的是,该病是能够通过运动疗法得到很好的预防,所以在发展中国家推广这一方法,有着现实意义。总结了近几年来最新的研究成果,依次论述了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并发症和对个人、社会的危害,指出了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方法及其互相之间的比较,并着重介绍了运动疗法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机制、适应证、运动处方、注意事项等,使读者能够全面的辩证的掌握和运用这一方法,最后提出了有待解决的问题,有助于启发思维。  相似文献   
44.
目的:观察上睑脂肪填充量的精确测定公式在自体脂肪填充上睑凹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2月-2019年4月,术前利用填充公式计算上睑脂肪填充量,行自体脂肪填充上睑凹陷的患者282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满意度、上睑饱满度并记录术后二次充填比例。结果:术后随访3~24个月,失访7例。患者对术后效果满意,269例上睑凹陷明显改善,仅6例要求二次注射。随访患者均未发生感染、血肿、脂肪液化坏死、栓塞、硬结、局部皮肤不平整、一过性上睑下垂等并发症。结论:通过术前对上睑凹陷所需脂肪量的精确测定,能够为上睑凹陷提供精准明确的注射量,能有效避免因注射量过多过少影响术后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大家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45.
丁轩  陈晶  朱青  徐莉 《妇幼护理》2023,3(13):3040-3042
目的 分析 Teach-back 教育模式在乳腺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 82 例我院收治乳腺 癌放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1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实施 Teach-back 教育模式。比 较两组额乳腺癌放疗知识知晓率,负性情绪,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乳腺癌放疗相关健康知识知晓优 良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高于 对照组(P<0.05)。结论 乳腺癌放疗患者实施 Teach-back 教育,有助于提高放疗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改善负面情绪,提高其自 我护理能力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6.
目的分析老年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成因及损伤机制,探讨MRI表现、治疗方法选择,并对围手术期管理提出指导。方法回顾2003年3月~2013年10月收治的〉60岁的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296例,对发生机制、伤后MRI片脊髓信号改变、治疗手段对神经恢复的影响进行分析,对伤后MRI上脊髓T2加权像高信号变化进行分型。结果 236例患者MRI T2加权像有信号变化,其中Ⅰ型125例、Ⅱ型79例、Ⅲ型27例、Ⅳ型5例。296例患者中,手术治疗222例,非手术治疗74例。2组神经功能恢复率有明显区别(P〈0.05);且伤后早期(〈72 h)手术患者的症状改善率高于稍晚手术患者。伤后颈脊髓内MRI的T2加权像异常信号可以分为4型。结论老年颈脊髓损伤患者有明显神经损伤症状者应尽早手术治疗。患者术前应戒烟、行呼吸功能练习和体位训练,术后应早期离床活动,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及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47.
梁良  刘丽芳  王喆  陈晶  杨欣  赵永芳 《河北医药》2014,(14):2116-2117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丸对膀胱出口梗阻大鼠离体膀胱逼尿肌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膀胱出口梗阻大鼠模型。给予高中低剂量的补中益气丸4周;制备离体膀胱逼尿肌标本,采用离体膀胱条张力实验观察药物对逼尿肌收缩功能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和小剂量组大鼠膀胱湿重明显大于假手术组(P<0.05),其他各组膀胱湿重与假手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小剂量组标本收缩反应明显减弱(P<0.05或<0.01),Emax值增小,EC50值变大;与模型组相比,补中益气丸大、中剂量组逼尿肌收缩反应Emax值增大,EC50值变小(P<0.05或<0.01),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中益气丸大中剂量组能明显改善膀胱出口梗阻大鼠膀胱逼尿肌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48.
首次探讨将微课的教学模式应用在药用植物学的教学中,旨在建立改善该课程教学效果和提高教学效率的新教学方法,为培养适应新时代和社会发展的优秀药学人才奠定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49.
脆性股骨颈骨折是骨科常见的老年性疾病,致残、致死率高,备受临床重视,虽治疗方案成熟,但仍有争论。近年来国内外针对此类型骨折的治疗进行了深入探索,从细化传统内固定的手术操作、引入新型内固定方式及计算机导航/机器臂辅助的内固定治疗,到半髋/全髋关节置换方式及骨水泥型/非骨水泥型髋关节假体的选择及双动全髋关节假体的临床应用,均有了进一步发展。本文就老年脆性股骨颈骨折的最新治疗方案进行梳理,以期为临床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50.
目的建立一种IC早期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方法 178例临床需要送检侵袭性念珠菌病常规检测和真菌培养的患者血清为研究对象,其中103例确诊为侵袭性念珠菌病者作为病例组,75例为在同样免疫妥协易感人群但无念珠菌感染微生物学证据的患者血清作为对照组。应用基因重组的方法,将念珠菌菌丝壁蛋白(HWP1),与位于细胞壁的糖酵解酶(烯醇化酶蛋白ENO1)进行基因克隆,随后将由HWP1与ENO1组成的重组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建立酶联免疫方法(ELISA),检测患者血清中的Ig G特异性抗体。通过统计学的分析,计算出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筛选出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高的融合蛋白抗原建立的ELISA方法。结果病例组中抗-ENO1、抗-HWP1以及二者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抗-HWP1与抗-ENO1两方法相比,抗-HWP1的敏感性(χ2=37.622,P<0.01)、阳预测值(χ2=74.427,P<0.01)及阴性预测值(χ2=2.057,P=0.152)均显著高于抗-ENO1;联合检测与抗-ENO1比较,敏感性(χ2=44.524,P<0.01)、特异性(χ2=9.765,P=0.002)及阳预测值(χ2=72.000,P<0.01)均显著高于抗-ENO1;联合检测与抗-HWP1相比,特异性(χ2=4.700,P=0.030)、阴性预测值(χ2=3.191,P=0.074)显著高于抗-HWP1。结论 ENO1和HWP1蛋白重组后联合诊断的效果更佳,可以作为IC早期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