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9篇 |
免费 | 45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2篇 |
内科学 | 2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综合类 | 9篇 |
预防医学 | 2篇 |
药学 | 8篇 |
中国医学 | 8篇 |
肿瘤学 | 111篇 |
出版年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4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9篇 |
2013年 | 13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5篇 |
2009年 | 11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10篇 |
2005年 | 12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2篇 |
195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142.
目的 观察肿瘤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恶性肿瘤患者致高血压的发生情况及其处理,评估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07年11月至2013年12月接受抗血管生成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169例。抗血管生成治疗包括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帕唑帕尼、索拉非尼、舒尼替尼和阿昔替尼。观察高血压的发生情况,按照NCI-CTC AE 3.0 标准对高血压进行分级,并采取相应的降压治疗措施。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评估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果169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在接受抗血管生成治疗后,高血压的发生率为29.0%,其中Ⅲ级发生率为44.9%;经降压治疗后血压控制稳定,均未出现高血压危象。首次发生高血压的中位时间最早为4.5天;发生严重高血压的中位时间最早为11.0天。有既往高血压病史的患者和肾癌患者发生高血压的风险分别是无既往高血压病史患者和肾癌患者的4.494倍和2.541倍,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血管生成治疗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致高血压的发生率较高,以中度为主,降压治疗效果较好。既往高血压史和肾癌是接受抗血管生成治疗后发生高血压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43.
自1991年4月至1995年2月,作应用HEF化疗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患60例,其中38例为复治,22例为初治。方法是羟基喜树硷(HCPT)4mg/m^2/d,iv d;鬼臼乙叉甙(VP-16)60mg/m^2/d,VDd1-5;5-氟脲嘧啶(5-Fu)600mg/m^2/d,VDd1—5,4周重复1次,应用2~3个疗程后判定效果,5例达完全缓解(8.3%),29例达部分缓解(48.4%),总有效率56.7%。中位生存期8.5个月。毒副反应小,主要为消化道反应、脱发和骨髓抑制。 相似文献
144.
目的 探讨多西他赛联合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序贯应用贝伐珠单抗单药维持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4~62岁,中位年龄为53岁,均经改良根治术后病理组织学确诊,免疫组化检查HER-2为(-)或(+)。治疗方案:贝伐珠单抗15mg/kg d1,多西他赛 75mg/m2 d1,3周为1周期。治疗6个周期未出现病情进展者应用贝伐珠单抗(15mg/kg)单药维持治疗,每3周1次。结果 全组8例中获CR 1例,PR 3例,SD 4例。有效率(RR)为50%,疾病控制率(DCR)为100%。7例经联合治疗6~9个周期后用贝伐珠单抗维持治疗,维持治疗时间为2~31.3个月,中位维持治疗时间为15.3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22.3个月。全组5例发生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其中2例伴发热;5例患者出现指甲毒性,其中3例1、2级,2例3级。贝伐珠单抗应用4~36.5个月过程中,1例发生血栓3级,1例高血压2级,1例高血压3级,2例蛋白尿2级。结论 多西他赛联合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序贯应用贝伐珠单抗单药维持治疗HER 2阴性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好,毒副反应可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