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6篇 |
免费 | 1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8篇 |
临床医学 | 5篇 |
内科学 | 1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2篇 |
特种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9篇 |
综合类 | 19篇 |
预防医学 | 9篇 |
药学 | 6篇 |
中国医学 | 2篇 |
肿瘤学 | 4篇 |
出版年
2021年 | 1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1篇 |
2013年 | 6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6篇 |
2010年 | 2篇 |
2009年 | 6篇 |
2007年 | 1篇 |
2006年 | 1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1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53.
肝与大肠相通理论出自脏腑相通理论,首见于明代李梴《医学入门》。无论是从金木交合的五行气化理论去理解,还是从血能润肠、肠能导滞而助疏泄的形质层面去理解,又或是从六经开阖枢的同气相求关系去推导,都能证实肝与大肠之间的密切关系。同时,肝与大肠分别透过脏腑对应肢体以及经络循行而与肩项部有所联系。现代社会人们对手机的过度使用(久视伤血),加上熬夜作息颠倒(肝血不藏),使得临床上许多肩项疼痛由肝血不足、筋脉失养所导致。肝血不足可使肝气郁结,还可使大肠失去濡润而便秘,通过养肝血以润肠、通大肠腑以疏肝,能使此类型的肩项疼痛得到很好的缓解,这与一般临床从寒凝、气滞、血瘀等方向论治有较大的区别。肝与大肠相通理论为肩项部疼痛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4.
"心部于表"之说首见于《黄帝内经》,一方面指心气布达于体表,另一方面亦指心主宰皮毛肌腠等体表组织的功能活动,并支配人体视听言动等外在活动。心为阳脏,其气象火,有向外运动之趋势;心主血脉,滋养脏腑百骸及皮表;心藏神任物,乃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心与表在生理上相互关联,在病理上亦相互影响,因此治疗皮肤病时,可予"泻心火""调心神""行心血"之法,治疗心系疾患时,亦可配合辛温解表之品以行散寒通阳之功。此外,《黄帝内经》亦有"肺主皮毛"理论以及后世引申之"太阳主表"理论,这3种主表理论在理论基础与认识角度等方面均有不同,各自有其适用范围,需细察详审以用之。 相似文献
55.
骨原发性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临床与病理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骨原发性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benign fibrous histiocytoma,BFH)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方法 11例经病理最后诊断的BFH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资料,并与相似病理形态的病例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BFH患者女性较男性多,以青壮年为主,好发于长骨;临床表现:病变骨多有疼痛和邻近关节受累,最长病程20个月,其中1例体检时发现;影像学:X线摄片示边界清楚欠规则的低密度或透亮的溶骨性破坏,周边有厚薄不一硬化边缘,可有单房,多为多房,亦有呈膨胀生长;CT扫描5例示边界清晰的溶骨性破坏,边缘有硬化;MRI检查2例,病灶T1W1与肌肉和软组织呈相似均一信号;T2W1为高信号,增强后呈轻至中度强化.病理特征:以纤维母细胞和组织细胞样细胞增生为主,间有多少不等泡沫细胞和少量多核巨细胞,间质为慢性炎细胞和增生血管.纤维母细胞呈束状、席纹状排列,细胞无异型性.免疫表型:组织细胞样细胞Vimentin,Actin,CD68,Lysozyme,α-AT阳性.结论 BFH是少见极易误诊;病理特征是组织图象温和,瘤细胞形态规则,核分裂象少;结合临床及影像学改变是本瘤与其他相似病例鉴别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56.
57.
目前手术中快速病理诊断主要靠冰冻切片和传统加温快速石蜡切片技术,但冰冻切片中细胞易肿胀,出现人为假象,且价格偏高;传统加温快速石蜡制片过程复杂,安全性差。为克服上述不足,我们对微波制备快速石蜡切片方法进行了改进,方便快捷,安全性好,制片质量优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成人Still病(adult onset Still's disease,AOSD)淋巴结的病理形态学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3例AOSD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活检的淋巴结行组织学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 (1)临床特点:高热、皮疹和关节痛,伴肝、脾及淋巴结肿大;辅助检查:血WBC≥15×109/L,N≥0.8,SF>1 200 ng/ml.(2)AOSD肿大淋巴结呈高度增生改变.淋巴结结构部分保存,副皮质区免疫母细胞和(或)Langerhans细胞弥漫增生,同时伴有组织细胞、小淋巴细胞及炎细胞的混杂性增生,增生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多见;免疫组化染色:增生的免疫母细胞T、B淋巴细胞标记混合阳性,Langerhans细胞S-100蛋白、CD1α和vimentin阳性,组织细胞表达CD68,活化的淋巴细胞CD30阳性.结论 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对AOSD的诊断至关重要.肿大淋巴结过度的免疫反应表现对诊断也有重要提示意义和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9.
Mallory 磷钨酸苏木精染色法(PTAH)是用来显示横纹肌、纤维素及神经胶质细胞的常用方法.但该方法存在着试剂配制及染色时间较长的缺点,给工作带来不便.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在试剂配制及染色过程中使用了微波加热的方法,大大缩短了试剂配制和染色的时间,且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0.
目的:研究Survivin、Bcl-2及 nm23-H1的表达及其与鼻咽癌(NPC)病理类型、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分析32例NPC Survivin、Bcl-2及nm23-H1的表达.结果:32例NPC组织中Survivin、Bcl-2及nm23-HI的表达率分别为:68.7%(22/32)、71.9%(23/32)、56.3%(18/32);晚期(Ⅲ、Ⅳ期)患者Survivin、Bcl-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18/20)、90%(18/20)明显高于早期(Ⅰ、Ⅱ期)患者的表达率33.3%(4/12)、41.6%(5/12),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未分化癌患者Survivin、Bcl-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10/10)、100%(10/10)明显高于低分化鳞癌患者表达率54.5%(12/22)、59.1%(13/22),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有颈部淋巴转移的患者Survivin、Bcl-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2%(18/26)、76.9%(20/26)高于无颈部淋巴转移患者表达率66.6%(4/6)、50%(3/6),但均未见显著性(P>0.05);晚期(Ⅲ、Ⅳ期)患者nm23-H的阳性表达率40%(8/20)低于早期(Ⅰ、Ⅱ期)患者的表达水平100%(12/12),差异有显著性(P<0.05),未分化癌患者的阳性表达率(7/10,70%)高于低分化鳞癌患者的表达率54.5%(13/22),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无颈部淋巴转移患者nm23-H1的阳性表达率100%(6/6)高于有颈部淋巴转移患者表达水平46.1%(12/26),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鼻咽癌中存在着Survivin、Bcl-2及nm23-H1的高表达;Survivin、Bcl-2与鼻咽癌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具有相关性,而与颈部淋巴转移无相关性,nm23-H1与鼻咽癌的临床分期、颈部淋巴转移具有相关性,但与病理类型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