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2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2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自1998~2002年共手术治疗尿毒症合并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10例,现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 男6例,女4例,年龄38~67岁,平均55岁,皆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需进行血液透析维持的患者,5例有明确的头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分子1(programmedcelldeath-1,PD-1)在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nexplainedrecurrentspontaneousabortion,URsA)孕妇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70例URSA孕妇(URSA组)和30例正常孕妇(对照组)外周血CD4+PD-1+T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URSA组CD4+PD-1+T细胞阳性率(15.77±0.14)%低于对照组(16.92±0.23)%(P〈0.01);URSA组早期流产(孕龄〈12周)孕妇外周血CD4+PD-1+T细胞阳性率低于晚期流产孕妇(孕龄≥12周)(P%0.01);初次流产年龄〈30岁孕妇CD4+PD-1+T细胞阳性率高于初次流产年龄≥30岁孕妇(P〈0.05)。结论CD4+PD-1+T细胞在URSA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3.
目的观察索拉非尼治疗胃癌细胞株的作用机制。方法将胃癌MGC803细胞株扩大培养后,分为4组:对照组,索拉非尼单药组,化疗组,索拉非尼联合化疗同时给药组。各组经处理后观察细胞生长曲线,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MTT检测细胞增殖率,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EGFR、VEGF的表达。结果索拉非尼联合化疗组细胞增殖率明显下降,细胞明显凋亡。结论索拉非尼联合化疗对胃癌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前庭康复移动互联网远程指导平台在前庭康复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经线下门诊确诊且需要进行前庭康复治疗的成年前庭疾病患者,根据其症状、诊断及前庭功能检查结果进行基线评估,制定前庭康复方案。患者下载并安装前庭康复移动互联网远程指导平台app,注册并上传病历资料,平台根据临床医师为患者制定的前庭康复方案推送相应...  相似文献   
85.
<正>胃炎性纤维性息肉是临床上比较少见的胃部病变,随着超声内镜在临床上的应用,对该类疾病也有了更多的认识。白光内镜可发现胃部隆起性疾病,但常规病理通常为黏膜慢性炎,超声内镜有其比较特征的表现:病变起源于黏膜深层或黏膜下层,较少累及固有肌层,常为低回声改变,部分表现为不均匀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较丰富。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可确诊。本文报告江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胃炎性纤维性息肉患者,探讨胃炎性纤维性息肉的内镜、超声内镜及病理特征。  相似文献   
86.
87.
1207例门诊泌尿生殖道感染者性病病原学检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医院性病和妇产科门诊患者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淋球菌(NG)所致的感染情况,确定性传播疾病(STD)防治的高危人群。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荆州市中心医院2006年1月~2007年10月性病门诊和妇产科门诊就诊的1 207例STD疑似患者留取的分泌物CT、UU、NG进行检测,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以及其混合感染的情况。结果:3种性病病原体总阳性率为48.30%,女性(56.28%)明显高于男性(29.75%)(P〈0.01),男性CT-DNA阳性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UU-DNA阳性率明显低于女性(P〈0.01);女性CT+UU、UU+NG、CT+UU+NG 3种病原体的混合感染率均高于男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病原体总感染率以18~50岁年龄组较高(P〈0.01),各年龄段NG-DNA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DNA、UU-DNA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荆州市中心医院STD疑似患者CT、UU、NG等3种病原体的感染率较高,总阳性检出率为48.30%,混合感染率较高,感染年龄以18~40岁者居多,女性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88.
自发性血气胸胸腔内积血多或出血不止时常需外科开胸止血或切除治疗,本院遇到1例自发性大量血气胸经内科输血和多次胸穿抽液治愈,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9.
90.
目的 观察马来酸罗格列酮对单用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良的 2型糖尿病 (T2DM)患者血浆糖化血红蛋白 (HbA1c)、白细胞介素 -6(IL -6)、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及血脂 (包括Tch、TG、LDL -c和HDL -c)等因素的影响。方法 对经 4周标准化胰岛素治疗而血糖控制不良 (HbA1c≥ 7 5 %)的 40例T2DM患者加用罗格列酮治疗 ( 4mg/d) ,测定加用罗格列酮前和 12周后血浆HbA1c、IL -6、hsCRP及血脂浓度。HbA1c采用高压液相法测定 ,IL -6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 ,hsCRP采用超敏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 ,血脂测定采用标准酶法。结果 ⑴加用罗格列酮能使单用胰岛素控制不良的T2DM患者的血浆HbA1c水平平均降低 1 5 9%(P <0 0 0 0 1) ,而胰岛素用量减少 13 5 9%;⑵罗格列酮能降低T2DM患者的血浆炎症因子IL -6、hsCRP水平及TG和LDL -c水平 ( P <0 0 0 5~ 0 0 0 0 1)。结论 ⑴罗格列酮能改善胰岛素控制不良的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 ;⑵罗格列酮有独立于降糖作用之外的抗炎作用和调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