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2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2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骨伤三号方对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模型鼠的治疗效果,同时探讨其对OPG/RANKL/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雌性Sprague Dawley(SD)鼠随机分为2组,空白组(10只)及造模组(20只),20只造模术首先接受双侧卵巢切除术,术后4周再采用剪断L1-5节段椎体前缘以模拟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模型,共有18只大鼠成模,将其随机分为模型组及干预组,每组9只。干预组大鼠找造模成功后接受骨伤三号方灌胃,1次/d。空白组及模型组接受等量生理盐水灌胃,1次/d。各组均干预4周。干预结束后比较各组大鼠生物力学变化,用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骨痂形态结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血清OPG、核因子-κB水平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骨折组织RANK水平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造模组大鼠弹性模量、最大载荷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组弹性模量、最大载荷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显示干预4周后空白组可见成熟骨小梁形成,骨质疏松性骨折组骨痂邻近原骨小梁细小松散,向骨性骨痂转化过程明显延迟;干预组形态介于正常骨折组和骨质疏松性骨折组之间。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及干预组大鼠OPG明显下降,核因子-κB、RANK明显升高,经过中药干预后大鼠OPG水平上调,核因子-κB、RANK表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伤三号方可能通过OPG/RANKL/核因子-κB信号通路加速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愈合。  相似文献   
72.
40例肝硬化顽固性性腹水患者被随机分为A、B两组,A组(20例)在常规治疗药物治疗上的加去甲肾上腺素,B组(20例)在常规治疗药物治疗上的加去甲肾上腺素及厄贝沙坦,观察患者治疗后的血清尿素氮、肌酐、肾素、醛固酮、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及腹水量变化。B组总有效率90%(18/20)高于A组75%(15/20)(P<0.05),腹围低于A组(P<0.05),但两组肾功能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厄贝沙坦联合去甲肾上腺素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73.
目的 分析荆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严重程度影响因素,为疫情防控和病例救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20年1月1日至3月10日荆州市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基本资料,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获得病例临床资料和既往危险因素暴露史,描述性分析病例流行病学和临床严重程度。结果 荆州市共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 365例,报告发病率24.19/10万,感染呈单峰暴发模式。聚集性疫情中的确诊病例占所有确诊病例总数的31.06%,93.94%聚集性疫情发生在家庭。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12∶1;病例年龄主要集中在30~59岁,占确诊病例总数的62.93%;离武汉最近的洪湖市报告感染率最高达46.73/10万。有79.56%的病例发病前14 d到过武汉或接触过武汉回来的人,27.25%的确诊病例发病前14 d接触过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确诊病例中有发热或咳嗽症状的分别占75.60%和56.26%。确诊病例的年龄越大、从发病到入院的时间越长、既往病史比例越高的病例群体,临床分型越严重(P<0.01)。结论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要早发现、实施单独隔离,防止家庭聚集性疫情发生,必要时要限制疫区人员流动,以控制大范围播散。病例救治时,要早发现,缩短病例从发病到入院的时间,重点关注年龄大、有既往病史的病例,以降低重症及危重症的比例。  相似文献   
74.
目的 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和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 收集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88例上尿路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4例,A组给予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B组给予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首次碎石清石率,以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术中出血量(15.31±4.44)ml明显少于B组术中出血量(18.43±3.42)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灌流液量(105.12±6.34) min、(20.8±1.4)L均高于B组(96.31±5.53) min、(18.6±1.5)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首次碎石清石率70.5%(31/44)明显低于B组88.6%(3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发生发热1例,血尿2例,心衰1例;B组术后发生发热2例,血尿1例,A组并发症的发生率9.1%与B组6.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的优点,但手术野较小、手术时间长、灌流液量较大,结石清除率不高,且容易诱发心衰肺水肿等并发症,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通道下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三七皂苷R1(NGR1)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脏纤维化和炎症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喂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建立DN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模型组、NGR1低中高剂量组(5、10、20 mg/kg)和阳性对照组(二甲双胍,Metformin,MET,500 mg/kg)。检测大鼠肾脏功能;HE染色检测大鼠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ELISA检测炎症细胞因子血清含量;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肾脏纤维化相关蛋白表达水平;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大鼠TGF-β1/Smad3信号通路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相比,NGR1中高剂量组肾脏肥大指数、尿蛋白、血清肌酸酐(SCr)和尿素氮(BUN)水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肾脏病理学改变也有明显改善;TNF-α、IL-6、IL-1β和IFN-γ的血清含量也明显下调(P0.05或P0.01);肾脏Ⅳ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Ⅳ)、纤联蛋白(F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表达水平降低,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增加(P0.05或P0.01),α-平滑肌激动蛋白(α-SMA)肾脏表达水平也明显降低;最后,肾脏TGF-β1/Smad3信号通路表达水平也降低(P0.05或P0.01)。结论:NGR1可能通过抑制TGF-β1/Smad3信号通路来调节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纤维化和炎症细胞因子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76.
77.
<正>年初,市民王小姐接受了室内空气质量检测。其新居全部采用的是环保材料,满以为刚结束的装修工程定是个"合格产品",可检测报告出来后,连自己都吓了一跳:甲醛超标3倍以上,苯系物超标5倍以上。王小姐有些不明白,为什么全部采用环保材料,室内空气质量还是不能达标?  相似文献   
78.
山莨菪碱临床应用若干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莨菪碱是从茄科植物山莨菪中提取的一种生物碱 ,统称“6 5 4”,其人工合成品被称为“6 5 4- 2”。其主要作用机理是阻断 M-胆碱受体 ,使平滑肌明显松弛 ,抑制腺体分泌 ,解除血管痉挛。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 ,发现本品尚具有抑制粒细胞和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对抗儿茶酚胺等血管活性物质的作用。其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1 呼吸系统1.1 支气管哮喘 胡立刚 [1 ] 以山莨菪碱和肝素联用治疗支气管哮喘 40例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 10 0 % ,对照组仅5 0 .5 % ,治疗组无死亡 ,对照组病死率为 7.5 %。血气恢复正常、肺功能改善等情况治疗组也…  相似文献   
79.
目的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是一种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仅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的血清中升高,而在正常人和良陆肝脏疾病患者无升高。此文探讨GPC3免疫组化在肝穿刺活检中诊断HCC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41例HCC、7例肝局竈结节增生或局竈肝细胞异型增生、4例肝硬化、4例病毒性肝炎或未见病变肝组织、4例赡管癌、21例转移癌GPC3(1G12克隆)表达,并设阳性和阴性对照。结果80.5%的HCC(33/41例)GPC3呈阳性反应。相反,40例非HCC肝穿刺病例,包括肝局竈结节增生或局竈肝细胞异型增生、肝硬化、病毒性肝炎或未见病变肝组织、胆管癌和转移癌GPC3均为阴性。GPC3免疫组化检测在肝穿刺活检HCC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5%和100%。结论GPC3免疫组化是肝穿刺活检诊断HCC的良好指针,也是区别其它肝脏良陆疾病和转移癌的鉴别诊断指针。  相似文献   
80.
乙肝患者血清HBV-DNA与HBV-M、PreS1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与血清标志物(HBV-M)和前S1抗原(PreS1)的相关性。方法HBV-DNA采用BIO-RADiCycler荧光PCR检测仪,HBV-M检测用ELISA法,PreS1采用ELISA双抗体一步法。结果大三阳组(HbsAg 、HbeAg 、HbcAb )的HBV-DNA阳性率最高,为96.1%,PreS1阳性率为90.5%。小三阳组(HbsAg 、HbeAb 、HbcAb )的HBV-DNA阳性率为73.3%,PreS1阳性率为60.3%。另外,HbsAg、HbcAb阳性组的HBV-DNA阳性率为66.0%,PreS1阳性率为50.0%。结论大三阳患者病毒高复制,与HBV-DNA、PreS1相关性最大,HBV-DNA检测更能反映乙肝病毒复制情况,对病情预后及疗效具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