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39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3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双胎贫血-红细胞增多序列征(TAPS)的临床特点,并进行文献复习。 方法选择2016年5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单绒毛膜双羊膜囊(MCDA) TAPS新生儿(新生儿1、2)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本对TAPS新生儿的临床病例资料,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本研究对TAPS文献进行复习时,设定检索策略为:以"双胎贫血红-细胞增多序列征"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检索TAPS相关文献,检索时间设定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18年8月31日。总结TAPS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断、治疗与预后。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 结果①对本对TAPS新生儿母亲的临床资料采集如下:29岁,自然受孕,G1P0,孕龄为11+6孕周时,于本院建卡进行定期产前检查,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病史20年(接受定期随访);孕龄为16+5孕周时,超声检查提示MCDA双活胎。于孕龄为36+4孕周时发现重度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予以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保肝及降胆汁酸等治疗1 d后,经剖宫产术分娩一对活男婴。②对本对TAPS新生儿的临床资料采集如下:均为男性,出生胎龄为36+5周。其中,新生儿1:出生体重为2 420 g,生后1、5、10 min Apgar评分均为10分,生后1 h+58 min转入本院新生儿科,全身皮肤红紫,胃管内反复抽出咖啡色胃液,穿刺部位、脐带残端可见渗血。转入本院新生儿科时,血红蛋白(Hb)值为278 g/L,血细胞比容为78.4%,网织红细胞百分比为3.0%,诊断为红细胞增多症等。新生儿2:出生体重为1 870 g,生后1、5、10 min Apgar评分均为10分,生后34 min转入本院新生儿科,全身皮肤苍白、反应差,竖颈差,四肢肌张力减低,原始反射减弱,转入本院新生儿科时,Hb值为63 g/L,血细胞比容为21.2%,网织红细胞百分比为39.7%,诊断为重度新生儿贫血等。新生儿1、2的Hb差值为215 g/L,并且新生儿2与新生儿1网织红细胞百分比的比值为13.2,确诊为TAPS双胎新生儿。新生儿1、2均合并多系统并发症,分别予以部分换血、输血治疗后好转出院,生后随访1年,生长发育均正常。③文献复习结果:按照本研究设定的文献检索策略,共计检索出7篇报道TAPS研究的文献,涉及25对(50例)TAPS新生儿/胎儿的临床特点、诊治及预后等方面研究。其中,受血儿均表现为多血貌,供血儿均表现为贫血貌。50例TAPS新生儿/胎儿的治疗结局为:37例(74.0%)好转出院,1例(2.0%)纳入原始研究时尚未娩出,9例(18.0%)死亡,2例(4.0%)因严重并发症放弃治疗后结局不详,1例(2.0%)新生儿因气腹征转院接受进一步治疗后失访。在37例好转出院的TAPS新生儿中,4例(10.8%)合并低白蛋白血症,4例(10.8%)合并神经系统损害,22例(59.5%)合并心血管系统并发症,14例(37.8%)合并呼吸系统并发症,14例(37.8%)合并新生儿黄疸;对其均缺乏长期随访,长期预后均不详。 结论国内报道的TAPS多于生后才被确诊,新生儿临床特点主要为MCDA新生儿的生后Hb差值大(>80 g/L),而羊水量差异不明显,可合并多系统并发症,其长期预后目前尚不明确。对MCDA新生儿的大脑中动脉峰值流速(MCA-PSV)测定与胎盘超声检查,可协助临床于产前尽早诊断TAPS。  相似文献   
22.
Bartter综合征35例综合报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Bartter综合征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 收集本院1例及全国其他34例,对其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等综合分析。结果 儿童为男性为多,成人则以女性为多。特点:1.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包括低钾和低钠血症、低氧性碱中毒及脱水等;2.血清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及醛固酮等均明显升高,而血压正常;3.生长发育迟滞在儿童最为突出;4.14例肾活检肾脏病变除肾小球旁器增生外,还有肾小管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儿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血流感染的血培养随访情况及持续感染预警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MRSA血流感染患儿临床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MRSA持续血流感染(感染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2 d)可能预警因素。结果 共纳入72例MRSA血流感染住院患儿,51例(70.83%)患儿完成血培养随访,18例(35.29%)在指南推荐时间内完成。首次血培养阳性2 d后随访患儿中,19例(38.00%)为持续感染。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社区获得性血流感染(OR=8.50,95%CI:1.30~55.80,P=0.03)、白细胞计数(WBC)>17.92×109/L(OR=13.28,95%CI:1.55~113.60,P=0.02)和不恰当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OR=8.15,95%CI:1.49~44.55,P=0.02)可能是MRSA持续血流感染的预警因素。结论 分析儿童MRSA血流感染血培养随访及持续感染临床预警因素,可为合理诊治儿童MRSA血流感染提供了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4.
本文对Cochrane图书馆中对早产儿颅内出血的治疗中涉及问题进行了探讨;[1] VitK1:在即将分娩早产儿时立即给予母亲肌注VitK1对早产儿IVH的发生和其严重性并无影响。而目前对该方法是否对早产儿远期预后有所改善尚无任何临床资料;[2] 苯巴比妥:在母亲使用苯巴比妥后,早产儿脑室周围出血明显下降,而一旦对这些研究的质量进行评估,排除掉低质量的研究后,唯一的两篇高质量的研究则指出,母亲是否使用苯巴比妥对早产儿脑室周围出血并无明显影响;[3] VitE:在临床应用上,VitE可降低早产儿IVH,但静脉使用剂量不宜过大,血清浓度应低于3.5 mg/dl,否则可导致极低出生体重儿败血症发生率上升;[4] 消炎痛:使用消炎痛在短期效应如PDA的关闭和严重IVH的发生率上效果明显,但从长远看来,在远期神经系统效应等方面则无明显改善。在临床上可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选择使用;[5] 肺表面活性物质:预防性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可明显改善呼吸状况,降低肺透明膜病的发生率,但对早产儿各级IVH的发生率没有明显的影响;[6] 高频震荡通气:目前还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以表明HFOV对早产儿IVH的影响。国内应用HFOV的研究均表明其对早产儿IVH没有明显影响。由此可见,HFOV在早产儿的应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25.
重症急性胰腺炎病程中细胞因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大鹏  方茂勇 《临床医学》2011,31(10):115-117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一种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发病机制复杂的外科急腹症。SAP的"白细胞过度激活"学说指出白细胞释放的大量细胞因子形成复杂的炎症级联反应过程,介导了胰腺局部和胰腺外脏器功能的损害,从而导致了系统炎性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不同胎龄早产儿脐带血中内皮祖细胞(EPC)水平及迁移能力的差异。 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7月,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收集的47份新生儿的脐带血为研究对象。根据收集脐带血的新生儿胎龄,将其分为极早产儿组(胎龄为28~32孕周,n=12),早产儿组(胎龄为32~36孕周,n=20),以及足月儿组(胎龄>37孕周,n=15)。将3组新生儿脐带血于诱导分化前,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脐带血中EPC水平;于诱导分化后,采用荧光探针标记的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Dil-Ac-LDL)与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荆豆凝集素(FITC-UEA-1)对单个核细胞进行孵育、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3组单个核细胞染色情况,判断EPC是否诱导分化成功。采用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3组新生儿脐带血EPC迁移能力。统计学比较3组新生儿脐带血诱导分化前EPC水平,诱导分化后EPC迁移数量。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收集脐带血的上述3家医院伦理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批准,脐带血获取前,均征得产妇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书知情同意书。3组收集脐带血的新生儿性别构成比、分娩方式及出生时Apgar评分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果①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脐带血诱导分化前,3组新生儿脐带血中,EP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02,P=0.654)。②Dil-Ac-LDL、FITC-UEA-1双荧光染色结果显示,3组新生儿脐带血中EPC均诱导分化成功,并且随着胎龄增加,单个核细胞诱导分化为EPC的数量逐渐增多。③Transwell迁移实验结果显示,极早产儿组、早产儿与足月儿组新生儿脐带血中EPC迁移数量分别为(13.8±21.7)个/视野、(18.8±12.4)个/视野与(39.9±23.8)个/视野,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26,P=0.027)。其中,极早产儿组与早产儿组EPC迁移数量,均显著低于足月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0.035);极早产儿组EPC迁移数量,亦显著低于早产儿组,二者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42)。 结论随着胎龄增加,早产儿脐带血中EPC水平虽然无明显增高,但其迁移能力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27.
28.
29.
30.
缺氧缺血新生鼠脑组织Nogo-A含量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大鹏  王华  姚裕家 《四川医学》2006,27(3):225-227
目的 探讨Nogo-A在缺氧缺血新生鼠脑组织中含量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将SD大鼠的7日龄新生鼠(n=64)随机分为8组:4个不同时段的缺氧缺血后脑损伤组(HIBD后6h。24h,72h。7d组)和相对时段的假手术对照组,采用Nogo-A(S-19)多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SP法。结果 Nogo-A在HIBD后24h组新生鼠脑组织中含量明显升高达到峰值,72h及7d组降低。与假手术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Nogo-A在实验性缺氧缺血脑损伤后含量升高,可能抑制了中枢神经系统的再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