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4篇 |
免费 | 16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妇产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8篇 |
临床医学 | 50篇 |
内科学 | 6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8篇 |
外科学 | 8篇 |
综合类 | 40篇 |
预防医学 | 15篇 |
眼科学 | 4篇 |
药学 | 17篇 |
中国医学 | 9篇 |
肿瘤学 | 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27篇 |
2021年 | 10篇 |
2020年 | 13篇 |
2019年 | 12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8篇 |
2013年 | 19篇 |
2012年 | 23篇 |
2011年 | 9篇 |
2010年 | 5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2篇 |
2005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2.
背景:在上颌无牙颌种植体支持式固定修复治疗中,上部支架结构材料的选择及不同远端种植体植入方式的设计密切影响着全口种植修复体的长期稳定性。目的: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综合研究3种材料的上部支架及2种固定种植设计方案对上颌种植固定修复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根据1名健康成人正常颌的锥形束CT资料,采用Mimics软件分离上颌骨及上颌牙列三维实体模型,利用Geomagic Studio软件结合具体的模型参数构建无牙上颌全牙弓种植固定义齿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依据上颌后牙区远中种植体植入方式设计的不同,建立两种方案模型:方案1,按照临床常规应用的“All-on-4”设计,即2个种植体垂直植入上颌骨的双侧侧切牙区,另2个种植体则倾斜30°植入到双侧第二前磨牙区;方案2,即2个种植体垂直植入上颌骨的侧切牙区,后牙区采用2个短植体垂直植入双侧第二前磨牙区;在两种方案设计中使用3种材料(钛、氧化锆及聚醚醚酮)分别对上部支架结构进行赋值,得到6个模型,随后对比分析在斜向加载力方向下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及上部支架结构的生物力学效果。结果与结论:(1)无论采用何种材料的上部支架,在两种无牙颌种植固定修复方案设计下,每... 相似文献
163.
目的研究萘普生在D(L)-酒石酸异丁酯1,2二氯乙烷有机相和羟丙基β-环糊精水相萃取体系中的分配行为;考察酒石酸构型和浓度、羟丙基β-环糊精浓度、水相pH值等因素对萃取性能的影响。方法运用新的手性分离技术-双相(O/W)识别手性萃取。结果羟丙基β-环糊精对S-萘普生对映体的识别能力大于对R-萘普生对映体的识别能力,而L-酒石酸异丁酯的识别能力刚好相反;在羟丙基β-环糊精和L-酒石酸异丁酯萃取体系中,萘普生外消旋体一次萃取分离后R和S对映体的分配系数(kR和kS)分别为8.92和5.41,分离因子(α)达1.65;同时pH值和萃取剂浓度对手性分离能力有显著的影响。结论双相(O/W)识别手性萃取具有较强的手性分离能力,它对外消旋体化合物的制备性分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4.
目的?探讨艾滋病相关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progressive multifocal leukoencephalopathy, PML)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2022年5月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感染科收治的15例通过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mNGS)诊断为艾滋病相关PML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15例艾滋病相关PML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3例;年龄为(40.8±11.45)岁。CD4+ T淋巴细胞计数中位数为59(36.5,131.0)个/μl,CD4+ T/ CD8+ T中位数为0.14(0.06,0.29)。HIV RNA最低小于监测值下限,最高为1.21 ×106 拷贝/ml。脑脊液JCV DNA序列数为1—12 950,中位数为94;格拉斯评分:9~15分。15例患者从HIV感染确诊到PML确诊中位时间为30(29.5,65.0) d;总体中位生存时间为195(59.5,330.0) d;死亡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21(19.0,46.0) d。使用基于多替拉韦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237.5(39.75,309.75) d,使用其他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方案治疗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89.0(120.0,387.0) d。表现为对侧肢体无力、运动障碍6例,共济失调3例,言语含混3例,视物模糊2例,记忆减退1例。磁共振表现:任何部位均可出现异常信号影。15例患者中1例失访, 5例死亡,其余9例均存活,存活的患者其中4例症状好转,4例进展恶化,1例未见好转。结论?艾滋病相关PML较为少见,在临床表现、脑脊液常规检测结果和影像学表现的基础上,应用脑脊液mNGS技术有助于诊断PML,且强效、早期、规律抗病毒治疗能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65.
目的:为了研究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e,Cpn)抗原作为特异性诊断试剂,本文应用重组技术研制Cpn主要外膜蛋白(major outer membrane protein,MOMP)重组抗原,用于血清IgG抗体的检测。方法:通过构建和表达CpnMOMP重组抗原,应用包涵体纯化法纯化重组抗原后建立ELISA试验,并检测了82份正常人血清及临床标本207份,其中心血管疾病血清118份,呼吸系统疾病血清59份,其他疾病30份。结果:应用克隆技术,获得纯化的Cpn MOMP重组抗原。用重组抗原检测血清IgG,正常人血清阳性检出率仅为3.7%;而207份病人血清,116份为阳性,总阳性率56.0%。其中心血管疾病血清118份,阳性69份,阳性率58.5%;呼吸系统疾病血清59份,阳性38份,阳性率64.4%;其他疾病患者30份,阳性9份,阳性率仅30.0%。结论:与进口ELISA试剂盒相比阳性率基本相符,统计分析无显著意义,但重组MOMP蛋白的抗原特异性较高,且具有抗原制备较为方便和价廉等特点。由于临床标本数量有限,尚需进一步探索MOMP重组抗原作为Cpn感染疾病的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166.
目的研究乙肝病毒/黄曲霉毒素B1双暴露相关性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染色体遗传学畸变的特点。方法将32例手术切除经病理证实为HCC的癌组织,按照乙肝病毒与黄曲霉毒素的暴露情况分为4个亚组:A组为HBV(+)/AFB,(+)10例;B组为HBV(+)/AFB1(-)10例;C组为HBV(-)/AFB1(+)6例;D组为HBV(-)/AFB1(-)6例。应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ArrayCGH)检测分析其22对染色体DNA拷贝数的变化。结果32例HCC样本中,共发现573个染色体畸变区段(chromosomalaberrations,CNAs)。其中1q、4p、5p、6p、7p、8q、10p、17q、20p、20q和X主要表现为扩增区段;1p、2q、4q、8p、9p、10q、11q、13q、14q、16p、16q、17p、19p、19q、21q、22q和Y主要表现为缺失区段。同时,共检测出25个染色体发生高频畸变的区段(recurrentlyalteredregions,RARs),其中lq21.1-q44、5p13.2-p15.3、6p12.1-p25.2、7q11.2-q35、8q11.2-q24.3、17q12-q25.2、18q12.3-q22.3和x为高频率扩增区段,而lp31.1-p36.2、2q23.2-q37.2、4q12-q35.2、6q14.1-q26、8p12-p23.2、9p21.1-p24.2、10q21.3-q26.2、13q12.1-q21.1、14q21.3-q32.2、16p12.1-p13.2、16q12.1-q24.1、17p12-p1313、19p13.1-p13.3、19q13.2-q13.4、21q21.3-q22.2、22q11.2-q13.2和Y染色体为高频缺失区段。8p12-p23.2缺失的发生率在进展期HCC(TNM分期为Ⅲ~Ⅳ期)中明显高于早期HCC(TNM分期为I~Ⅱ期)(仁0.038)。4q12-q35.2、13q12.1-q21.1的缺失及7q21.1-q35的扩增发生率在A组中最高。Cox模型分析结果示:在单因素分析中AFP水平、肿瘤大小、TNM分期、BCLC分期、侵袭与转移的发生、8p12-p23.2的缺失以及19p13.1-p13.3的缺失等为影响患者无瘤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P〈0.05).而在多因素分析中AFP水平、TNM分期以及8p12-p23.2的缺失等为影响患者无瘤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P〈0.05o结论广西地区HCC染色体遗传学改变具有多样性,其中染色体19p13.1.p13-3的高频缺失可能为广西地区HCC特有的分子生物学特征之一。染色体8p12-p23.2的缺失可能为HCC的晚期事件,并且与患者的不良预后有关。染色体4q12-q35.2、13q12.1-q21.1缺失及7q21.1-q35扩增可能与HBV/AFB。双因素的协同致癌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67.
168.
病毒感染诱发癌症是公共卫生关注的问题之一。病毒基因编码的致癌蛋白,可诱发宿主细胞基因组的不稳定和原癌/抑癌基因的突变,促进宿主细胞恶性转化。代谢重编程指细胞在恶性转化过程中有一套异于正常细胞的代谢模式,涉及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等过程,是致癌过程前(早)期阶段的标志之一。线粒体作为真核细胞重要的供能细胞器,在维持机体能量稳态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线粒体质量控制是线粒体稳态调节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阐述I类致癌病毒表达的致癌蛋白诱导宿主细胞糖酵解代谢重编程相关的线粒体调节机制,以及靶向病毒感染和糖酵解代谢重编程的干预研究,为病毒致癌作用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9.
<正>脓毒症是ICU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主要治疗方法是抗感染、营养支持、血液净化、机械通气及镇静、镇痛等治疗。有文献报道,胃肠道是多器官功能衰竭的首发器官,有效地防治胃肠功能障碍,可以降低脓毒症病死率。为预防胃肠功能障碍,笔者采用生大黄粉治疗脓毒症患者4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0.
目的 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心功能及组织灌注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2月在开封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且行PCI手术的老年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规疗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术后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心肌组织灌注水平、心功能[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舒张早期与晚期最大血流比(E/A)、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主要的心脏不良事件情况.结果 心脏相关指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脏指数高于对照组[(4.12±0.34)vs(3.68±0.43)],观察组患者的乳酸水平及N端前脑钠肽(NT-pro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2.51±0.34)mmol/L vs(3.42±0.52)mmol/L;(14.72±5.21)ng/mL vs(18.14±4.32)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组织灌注水平: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IMI分级3级比例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TIMI帧数(CTFC)低于对照组[(27.62±4.74)vs(37.34±5.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指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VED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IVST、LVPWT、LVMI低于对照组,E/A、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不良事件: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发生严重心力衰竭比例低于对照组[2.08%vs 2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将重组人脑利钠肽应用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有助于心脏功能和组织灌注水平进一步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