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67篇
  免费   297篇
  国内免费   201篇
耳鼻咽喉   22篇
儿科学   48篇
妇产科学   42篇
基础医学   199篇
口腔科学   51篇
临床医学   635篇
内科学   309篇
皮肤病学   21篇
神经病学   94篇
特种医学   326篇
外科学   428篇
综合类   1568篇
预防医学   503篇
眼科学   20篇
药学   582篇
  3篇
中国医学   656篇
肿瘤学   158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06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144篇
  2018年   131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136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239篇
  2013年   298篇
  2012年   327篇
  2011年   339篇
  2010年   334篇
  2009年   318篇
  2008年   299篇
  2007年   239篇
  2006年   284篇
  2005年   286篇
  2004年   261篇
  2003年   226篇
  2002年   185篇
  2001年   177篇
  2000年   161篇
  1999年   107篇
  1998年   106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以视力下降首诊眼科的垂体腺瘤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以视力下降为首发症状就诊眼科的垂体腺瘤患者被误诊的临床特点。方法对视力下降而用其他眼科疾病不能充分解释者行眼底检查、视野检查、头颅CT及MRI检查。结果有36例患者被发现垂体腺瘤,其中有12例曾被误诊为球后视神经炎,8例误诊为缺血性视神经病变,6例被误诊为白内障,5例被误诊为原发性视神经萎缩,3例被误诊为开角型青光眼,2例误诊为屈光不正。结论对临床不明原因的视力下降患者,应常规行眼底、视野及头颅CT或MRI检查,以排除垂体腺瘤等颅肉疾病。  相似文献   
42.
陈勇  崔大祥  孙凯  杨雁灵  戴辉 《医学争鸣》2003,24(8):703-705
目的:克隆sFGFRl(soluble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s receptor-1)基因,并在RTS(rapid translation system)系统中高效表达相应蛋白.方法:培养Swiss rat 3T3 fibroblast细胞株,提取总RNA,用RT—PCR方法获取鼠sFGFR1 cDNA片段,酶切后克隆到pIVEX2.3d载体并进行序列分析;采用Roche RTS ProteinMaster500系统,高效表达sFGFR1蛋白并用Western Blot鉴定表达的蛋白.结果:克隆了sFGFR1基因,测序证实序列正确;Western Blot证实sFGFR1蛋白在RTS系统中高效表达.结论:克隆了sFGFR1基因并在RTS系统获得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43.
王中华  窦科峰  杜建军  陈勇 《医学争鸣》2003,24(11):968-971
目的:构建人Heparanase基因的真核、原核表达载体,大肠杆菌表达其融合蛋白.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从人肝癌细胞株HepG2cDNA中,分别扩增出Heparanase编码基因,用限制性内切酶BamHI消化后,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经酶切鉴定与测序证实后,连接成包括完整的人Heparanase基因ORF区的真核表达载体,以亚克隆法构建于原核表达载体pRSET的相应酶切位点,转化大肠杆菌BL21菌株,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产生融合蛋白.结果:构建的人Heparanase基因表达载体经序列测定证实,与GenBank登录结果完全一致;双酶切鉴定证实,克隆基因正确插入载体pcDNA3.1及pRSET;SDS-PAGE证实融合蛋白表达成功.结论:成功构建了人Heparanase基因真核、原核表达载体,成功正确表达了6His/Heparanase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44.
食管癌切除术后不同重建途径吻合口瘘的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目的了解食管癌切除术后经不同径路重建,发生吻合口瘘的情况;探讨系统性淋巴结清扫后,经胸骨后胃代食管颈部吻合口瘘发生率较高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1105例行食管癌切除术的患者,229例经左胸行胸内吻合(A组),716例经右胸食管床胃代食管行颈部吻合(B组),160例予以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后经胸骨后行颈部吻合(C组)。分析比较不同手术径路的3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情况。结果吻合口瘘发生率分别为:A组5/229(2.2%)、B组85/716(11.9%)、C组31/160(19.4%),C组吻合口瘘发生率显著高于A、B组(P<0.01和P<0.05)。比较C组不同重建方式吻合口瘘发生率显示,手工吻合与器械吻合(22.2%与11.6%,P=0.133)、全胃重建与管状胃重建(25%与15.6%,P=0.146)间吻合口瘘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而延长胃肠减压管留置时间至术后7d,吻合口瘘发生率由23.3%降至9.1%(P<0.05)。结论胸骨后胃代食管吻合口瘘发生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是前纵隔内的胃体受压、冲击吻合口所致;通过延长胃肠减压管留置时间能有效减少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45.
杨明  张海滨  刘建华  陈勇 《广东医学》2003,24(10):1110-1111
目的 总结在地市级医院进行肾移植手术13年的临床经验。方法 自1989年9月至2002年9月对122例肾功能衰竭患者施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其中对l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肝硬化患者施行肝肾联合移植。结果 全组成功113例(92.6%),未愈6例,围手术期死亡3例(2.4%),最长存活时间已超过lO年。结论 在条件较好的地市级医院开展肾移植手术,能较好地利用现有医疗资源,最大限度地挽救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生命及提高生活质量。应从严掌握手术适应证,选择规范、成熟的手术方式。围手术期要由内外科结合的专业人员严密监测及处理各项并发症。  相似文献   
46.
带臀中肌蒂骨移植加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应用带臀中肌蒂骨移植加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通过对31例5年以上的随访,骨折愈合率达96.8%,优良率达92.9%.切除该肌骨瓣不影响臀中肌功能,骨块用七号丝线固定.对采用Watson—Jones氏切口行切开整复的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本法可首选.  相似文献   
47.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尚无根治办法。随着诊疗手段的进展,人们对疾病的日益重视,生存率明显上升。我国陈顺乐[1]报告10年生存率达84%。但仍有10%左右的病死率。现对14例SLE病人死亡原因作一分析,以期对今后诊疗带来帮助。临床资料1病例资料:我院1987年1月~1997年1月住院的SLE病人共171例,均符合ARA修订(198)的SLE分类标准。死亡14例,病死率8.19%。14例均为女性,平均年龄36.7岁(19~59岁),平均病程4.53年(0.5~10年),其中病程3年以下的12例,占85.7%。2.14例均有不…  相似文献   
48.
薄层扫描法测定桂林西瓜霜喷剂中靛玉红和苦参碱的含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勇  甄汉深 《中成药》1998,20(7):13-14
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分别测定了桂林西瓜霜喷剂中靛玉红和苦参碱的含量,方法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9.
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的分离与原代无血清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一种体外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分离与原代培养的方法。方法 :采用两步消化法对皮肤进行消化 ,获取角质形成细胞进行体外无血清培养基培养 ,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透射电镜鉴定及生长曲线的绘制与分析。结果 :该方法可获取较多高纯度的角质形成细胞 ,且在体外可快速稳定增殖。结论 :两步消化法和体外无血清培养是一种理想的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分离培养的方法  相似文献   
50.
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是对学生自身素质进行全面考核和评价的一种有效方法。测评的指导思想坚持以德育为核心,遵循全面科学的原则,公平、公正的原则,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智育素质、身心素质及其它相关素质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并与奖学金发放挂钩,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培养学生自律、自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