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0篇
  免费   148篇
  国内免费   44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28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58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176篇
内科学   74篇
皮肤病学   48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53篇
外科学   88篇
综合类   348篇
预防医学   145篇
眼科学   17篇
药学   179篇
  4篇
中国医学   190篇
肿瘤学   50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09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目的明确六味地黄丸是否增强单纯疱疹病毒核苷激酶/更昔洛韦(HSV-tk/GCV)自杀基因疗法对小鼠黑 色素瘤的免疫杀伤效果,并对其相关机制进行探索。方法采用Western Blot 实验、免疫荧光实验检测六味地 黄丸对缝隙连接蛋白43(Cx43)表达水平及膜定位的影响;通过荧光黄染料、钙黄绿素荧光传输实验检测六味 地黄丸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B16 细胞)缝隙连接通讯(GJIC)功能的影响;PI/Hoechst 染色实验检测CD8+ T 细胞对B16 细胞的免疫杀伤效果;CD8+ T 细胞激活实验观察GJIC 在六味地黄丸增强对小鼠黑色素瘤免疫杀 伤中的作用。结果自杀基因疗法联合六味地黄丸治疗较单独应用自杀基因疗法能更显著地抑制肿瘤生长; Western Blot 及免疫荧光实验显示六味地黄丸组Cx43 表达明显上调,荧光传输实验显示六味地黄丸组B16 细 胞GJIC 功能显著增强;PI/Hoechst 染色实验显示,六味地黄丸组CD8+ T 细胞对B16 细胞的免疫杀伤效果更加 显著,阻断Cx43 后,对B16 细胞的免疫杀伤效果则被逆转,同时CD8+ T 细胞的激活也被减弱。结论六味 地黄丸可通过上调B16 细胞中Cx43 的表达,改善GJIC 功能,促进肿瘤抗原的交叉提呈,更强地激活CD8+ T 细 胞以增强其对肿瘤细胞的免疫杀伤效果。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应用吲哚菁绿(ICG)在达芬奇Xi机器人辅助下精准切除复杂性肾肿瘤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1年12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由同一术者在ICG荧光实时导航下通过达芬奇Xi机器人辅助对复杂性肾肿瘤行肾部分切除术的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阻断肾动脉前2 min均经肘正中静脉注射ICG, 剂量为0.25 mg/kg。术中在机器人荧光实时导航下定位肿瘤边界, 精准切除肾肿瘤。收集并整理所有患者的基本信息以及围手术期的相关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计纳入男性患者16例, 女性患者6例, 中位年龄53(34~72)岁, 体重指数24.8(19.8~26.2)kg/m2。肾上极肿瘤10例(45%), 肾中部肿瘤7例(32%), 肾下极肿瘤5例(23%)。肿瘤长径为6.3(3.4~9.4)cm。肿瘤术前临床分期为T1aN0M0 2例(9%), T1bN0M0 18例(82%), T2aN0M0 2例(9%)。术前R.E.N.A.L.评分为8(7~11)分。22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实施, 无中转开放手术者, 患者术中注射ICG无严重过敏症状发生, 所有手术切缘未见...  相似文献   
73.
目的 通过研究糖尿病大鼠心脏中的细胞凋亡,Caspase-8及蛋白激酶C(PKC)-β的表达来探讨糖尿病心肌病(DCM)的组织学改变与细胞分子水平改变的相互关系.方法 实验大鼠分为4组:(1)糖尿病组,64只,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予链脲佐菌素(STZ)30 mg/L一次性腹腔注射复制糖尿病模型.(2)正常对照组,37只,饲以普通饲料,腹腔注射柠檬酸盐缓冲液代替STZ.(3)STZ组,42只,饲以普通饲料,腹腔注射STZ.(4)高糖高脂组,37只,饲以高糖高脂饲料,腹腔注射柠檬酸盐缓冲液.在不同时段,抽样检查动物:观察心脏病理组织学变化;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技术检测心肌Caspase-8及PKC-β的表达;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心肌的凋亡.比较不同组间的差异.结果 (1)造模型成功后,糖尿病组大鼠体质量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且随着病程的进展呈下降趋势.高糖高脂组体质量一直较高,各时间段无明显改变.糖尿病组的血糖一直都高于对照组、STZ组及高糖高脂组(P<0.05);高糖高脂组和对照组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糖尿病组细胞凋亡有随着病程延长而增高的趋势.(3)造模型成功后,Caspase-8、PKC-β的表达,糖尿病组高于对照组,而且有随着病程的延长增加的趋势.(4)糖尿病组发生心肌肥大、纤维化,随着病程的延长,病变有逐渐加重的病理特点.(5)相关分析提示,糖尿病组16周时,血糖和心肌细胞凋亡与Caspase-8、PKC-β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Caspase-8表达失衡与DCM的发病有关.PKC-β在DCM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高血糖在DCM的发病中起重要的作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oles of abnormal expressions of Caspase-8 and protein kinase C(PKC)-β of cardiomyocyt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poptosis of cardiomyocyte in diabetic rat. Methods Rats were divided into 4 groups:(1)normal control (NC, n=37),(2)rats given STZ injection and normal diet(STZ,n= 42), (3) rats fed with high fat and high sngar ( HFS, n= 37), (4)rats given STZ injection and high fat and high sugar diet (type 2 DM, n=64). Plasma glucose, insulin and lipids were detected. At the end of experiment, the animals were sacrificed, and their hearts were examined. Pathological changes were observed and the expressions of Caspase-8, PKC-β mRNA were determined by real time-PCR method; apoptosis was analyzed by flow cytometry. Results (1)The body weight was higher in HFS group than in other three groups, and progressively decreased in type 2 diabetes group. The glucose level was highest in diabetic group, and was similar between groups of HFS and NC. (2)The apoptosis showed tendency to ascend during course of disease in diabetes model group. (3)The expressions of Caspase-8 and PKC-β mRNA were significantly enhanced in diabetes model group than in normal control group, and had a tendency to ascend during the course of disease.(4)The myocardial cells of the diabetic rats were rarified and swelling, fibrosis was observed. (5)At the 16th week, the level of plasma glucose was correlated positively with the expressions of Caspase-8 and PKC-β mRNA. Conclusions The enhancement of expressions of Caspase-8 amd PKC-β may play iportat rol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diabetic cardiomyopathy,in which apoptosis of the cardiomyocytes increased.  相似文献   
74.
自发性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病死率和致残率极高.简单易行的脑出血临床分级量表不仅能评估患者的转归,而且对临床治疗和临床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将对主要的脑出血量表的内容、外部验证、优势和不足等方面进行综述,并说明其适用范围和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5.
手性药物拆分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阐述了手性药物的世界销售市场.综述了目前实验室和工业生产领域手性药物的拆分方法,包括:结晶拆分法,化学拆分法,动力学拆分法,生物拆分法,色谱拆分法,手性萃取拆分法和膜拆分法等,并简要介绍了每种方法的应用情况及优缺点.  相似文献   
76.
77.
目的 探讨间歇性气压治疗促进跟腱断裂修复的疗效.方法 实验分间歇性气压治疗组和未治疗组,建立大鼠跟腱断裂模型后,通过分析比较两组大鼠跟腱愈合横截面积、成纤维细胞计数、糖胺聚糖染色比例及一氧化氮合酶含量等指标评估治疗疗效及跟腱修复机制.结果 3周后跟腱愈合横截面积治疗组为(0.93±0.15)mm2,未治疗组为(0.65±0.06)mm2;光镜下成纤维细胞计数治疗组为(51.23±4.52)个,未治疗组为(30.87±9.87)个;Ⅲ型胶原染色比例治疗组为(12.82±1.89)%,未治疗组为(10.00±0.78)%;糖胺聚糖染色比例治疗组为(89.28±2.35)%,未治疗组为(67.48±5.49)%,一氧化氮合酶蛋白含量治疗组为(217.75±8.78)AU,未治疗组为(170.00±9.54)AU;两组各项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58、1.63、1.78、1.81、1.66,P均<0.05).结论 间歇性气压治疗能够有效增加Ⅲ型胶原及糖胺聚糖的表达,增加跟腱愈合横截面积,促进肌腱愈合.  相似文献   
78.
目的建立粮食作物中T-2与HT-2毒素的高灵敏度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检测方法。方法染毒的粮食样品以柱淋洗方式用甲醇提取后,采用C18固相萃取柱净化富集,再经七氟丁酰咪唑衍生化后,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仪上采用选择反应监测(SRM)模式进行检测。结果在染毒大米、小米、糯米和玉米样品中,T-2与HT-2毒素在0.5~100μg/kg范围内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在最优分析条件下,两种毒素的最低检出限均在0.05~0.5μg/kg。在2、30、60μg/kg 3个加标浓度下,T-2与HT-2毒素的方法回收率均在47.2%~110.8%。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适用于各类粮食样品中T-2与HT-2毒素的检测。  相似文献   
79.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与创伤愈合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创伤愈合是一复杂生物学过程,通常认为是由进入伤口的成纤维细胞增殖、分化和合成分泌,细胞外基质的纤维化,新生血管长入伤口的血管化和表皮细胞增生覆盖创面的再上皮化等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在愈合过程中产生的生长因子,包括bFGF,大多对皮肤伤口的纤维化、血管和再上皮化有介导和调控作用,可促进愈合。现将bFGF与创伤愈合的关系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0.
1 临床资料1.1 例1男,38岁,体重65 kg。因全身重度烧伤,于全身麻醉下行削痂植皮术。术前用药,苯巴比妥钠0.1 g,东莨菪碱0.3 mg。入手术室实施心电监护,并行有创动脉压监测,心率90次/min,血压105/67 mm Hg。首次静注氯胺酮2mg/kg。用药后5 min 开始手术,15 min 时静注地西泮(安定)6 mg,术中间断静注氯胺酮2 mg/kg 维持麻醉。病人生命体征平稳,手术顺利,历时约4 h,共用地西泮10 mg,氯胺酮500 mg。术毕送返病房。回病房2 h 后病人神志恍忽,语无伦次,大声喊叫,躁动,两手乱抓,两脚乱蹬,持续不停,甚至骂人。肌注地西泮10 mg,效果佳。1 h 后又静注地西泮10 mg,病人安静。药物作用消失后病人又出现上述症状,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