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1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0篇
综合类   16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7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分析16例嗜酸性肉芽肿的临床资料,其中5例接受了手术和放疗,11例行单纯放疗。结果5年生存率为100%,至末次随访时有3例治疗失败,占18.8%。提示嗜酸性肉芽肿行手术加放疗或单纯放疗后的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82.
分析25例放疗后的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所有患者的双耳分别予以纯音听阈和鼓室导抗图测试。25例患者随访12~94个月(中位53个月)。结果低频段传导性耳聋的发生率为42%,其中重听者为30%,耳聋者为12%;高频段传导性耳聋的发生率为68%,其中重听者为42%,耳聋者为26%。鼓室图测试发现50只耳中有50%出现异常,提示有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其中36%呈B型曲线,14%呈C型曲线。分泌性中耳炎的出现与低频段和高频段传导性耳聋的发生均有明显的相关性(x^2=13.894,P=0.001;x^2=8.909,P=0.012)。认为放疗对鼻咽癌患者中耳功能的障碍是由于电离辐射引起咽鼓管功能障碍而产生分泌性中耳炎以及电离辐射对中耳的直接损伤所致。故在制定鼻咽癌患者的放疗计划时,应根据肿瘤情况尽量避免或减少耳部的照射。  相似文献   
83.
高分级脑胶质瘤综合治疗的循证医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高分级胶质瘤是一种常见的原发脑瘤,预后差,综合治疗可以提高其疗效。就目前研究情况来看,对于大多数预后不良的高分级脑胶质瘤,首程尽量完全切除和术后短程放疗被推荐为标准的前期治疗方法,而多疗程的化疗作为后续的治疗手段,疗程的多少要根据患者的体力状况而定;而对存活时间短的少数患者,可实施临终关怀。从循证医学的角度,综述目前高分级脑胶质瘤综合治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4.
目的:观察阻断EGFR的西妥昔单克隆抗体(cetuximab,C225)是否能提高奥沙利铂(OXA)对头颈部鳞癌细胞株HN5移植瘤的抗瘤效应。方法: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50只,当裸鼠右大腿的肿瘤直径达到8.0mm(7.6~8.3mm)时开始实验。实验共分5组(每组10只),分别为对照组、单用C225组、单用OXA组、C225 OXA(6h)组和C225 OXA(24h)组。观察指标为肿瘤生长延迟时间(肿瘤从8.0mm生长至12.0mm所需时间)和肿瘤治愈的情况。结果:除C225 OXA(6h)组中有1只荷瘤裸鼠在治疗过程中死亡外,其余荷瘤裸鼠有8只肿瘤消失,其中单用C225组和单用OXA组各1只,C225 OXA(6h)组有4只,C225 OXA(24h)组有2只。余下41只的裸鼠肿瘤生长情况为:单用C225组和单用OXA组的绝对延迟时间分别为(21.4±8.2)天和(2.7±2.4)天,而C225 OXA(6h)组和C225 OXA(24h)组的绝对延迟时间则分别为(32.5±8.1)天和(30.0±10.4)天,其标准化的延迟时间分别为(11.1±8.1)天和(8.6±10.4)天,增益因子分别为4.11和3.19。结论:C225能提高OXA对头颈部鳞癌细胞株HN5移植瘤的抗瘤效应。  相似文献   
85.
[目的]观察脑星形细胞肿瘤治疗的疗效,并探讨采用综合评分方法判断该肿瘤预后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脑星形细胞肿瘤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筛选出影响预后的临床因素,随后把这些因素进行编码评分,并且累计每个患者的变量值总分.同时将整组患者的编码评分值均分为三个等级的综合评分值,统计分析三个不同等级分值组的预后差异.[结果]71例患者的5年局控率和生存率分别为34.8%和31.1%.单因素分析提示年龄、放疗前KPS、术前临床分期和术后病理类型对局控率和生存率的影响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经综合评分后统计发现:4~6分(9例)、7~9分(36例)和10~12分(26例)组的5年局控率分别为0,13.68%和72.75%(p=0.0000);而5年生存率分别为0,10.35%和71.34%(p=0.0000).[结论]初步结果表明采用临床预后因素综合评分能较可靠而全面地判断脑星形细胞肿瘤的预后.  相似文献   
86.
陈杰  陆雪官  唐军  范我 《中华核医学杂志》2005,25(6):360-362,i0005
目的探讨肿瘤组织^99Tc^m-双半胱氨酸(EC)-甲硝唑SPECT显像与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建立昆明小鼠S180肉瘤肿瘤模型12个,对其进行^99Tc^m-EC-甲硝唑SPECT乏氧显像,测定其肿瘤/对侧肌肉放射性比值(T/M)。显像结束后即刻断颈处死小鼠,取出瘤体,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测定肿瘤组织HIF-1α及其调控的下游基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结果12只荷S180肉瘤昆明小鼠注射^99Tc^m-EC-甲硝唑后3hSPECT显像的T/M为1.93~4.46(中位值3.13)。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表达HIF-1α的细胞占31.2%~60.8%(中位值50.4%),与T/M呈直线相关(t=2.732,r=0.654,P=0.021);表达VEGF的细胞占33.8%.57.5%(中位值53.1%),与HIF-1α表达细胞亦呈直线相关(t=3.011,r=0.690,P=0.0131)。结论肿瘤组织^99Tc^m-EC-甲硝唑SPECT显像与其HIF-1α的表达水平呈线性相关,两者结合能较可靠地反映肿瘤组织的乏氧状况。  相似文献   
87.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of target during fractionated radiotherapy for e-sophageal cancer, and to assess their impact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radiotherapy. Methods Fourteen pa-tients with unresectable esophageal cancer were enrolled to receive full course conformal radiotherapy. CT scans were performed after every ten fractions. New targets (GTV) were delineated on repeated CT scans. Then the pretreatment radiotherapy plans were copied to the new targets to investigate the conformity between the new GTV and the plans. Results The majority of the GTVs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ing fractions dur-ing radiotherapy. However, GTVs of 35.7% (5/14) patients increased by 2.0%-37.7% at the tenth frac-tion. The PTVs covered by 95% isodose curve at the time of pretreatment,tenth fraction,twentieth fraction and thirtieth fraction were 97.81%±1.53%, 91.95%±5.25%, 94.27%±4.23% and 94.03%±6.45%, respectively. Moreover, at tenth, twentieth and thirtieth fraction, there were 6,5, and 4 patients whose PTVs covered by 95% isodose curve were below 95%, respectively. Conclusions There are signifi-cant target changes during fractionated radiotherapy for esophageal cancer, which may result in uncertainties of radiotherapy implementation.  相似文献   
88.
83例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颈淋巴结转移复发的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颈淋巴结清扫术治疗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颈部淋巴结转移未控或复发患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因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颈淋巴结转移未控或复发行颈清扫术的83例患者,其中rN1期54例,rN2期19例,rN3期10例。按年龄、性别、放射治疗结束至手术之日的间隔时间、rN分期、是否行术后放射治疗、是否有软组织侵犯、病理检测阳性淋巴结个数和各组淋巴结阳性情况分为2个组。生存率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差异显著性检验采用Logrank法,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模型。结果 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0、7%、47、1%、34.9%,其预后因素与有无软组织侵犯、放射治疗结束至手术之日间隔时间有关,术后放射治疗可提高生存率。结论 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颈部复发或未控的淋巴结的治疗可采用根治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对有包膜浸润和(或)周围软组织侵犯的患者可补充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89.
季永领  王蓓  田野  陆雪官 《中国肿瘤》2003,12(4):195-197
[目的]研究直线加速器和钴60治疗机放射治疗的成本状况。[方法]调查分析了6所医院放射治疗的固定资产投入,及其年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结果]使用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的4所医院,固定资产投入均超过800万元,且每野次成本差异较大(最小44元,最大127.30元)。而使用钴60治疗机的2所医院固定资产投入均为55万元左右,每野次成本均约30元。[结论]各单位应根据自身特点合理配置设备,并加强成本管理。  相似文献   
90.
辐射所致残存染色体易位与放射敏感性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研究人肿瘤细胞放射敏感性与染色体残存易位关系及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采用3种放射敏感性不同的人肿瘤细胞系:鼻咽鳞癌(CNE)、肺腺癌(SPC)和乳腺腺癌(MCF-7)。通过克隆形成方法测定2Gy,4Gy,6Gy和8GyX线照射剂量下肿瘤细胞的存活率。采用常规染色体片过程和2号染色体涂染探针及FISH方法。测定2Gy,4Gy和6GyX线照射24h后,肿瘤细胞2号染色体内在和诱导的畸变量。结果:未照射的对照细胞2号染色体存在不同程度的内在畸变,2Gy,4Gy和6Gy照射后24h,CNE、SPC和MCF-7细胞诱导生成的残存染色体畸变与剂量关系一致,能够反映细胞的放射敏感性,所有细胞系诱导2号染色体生成的畸变与细胞存活率均存在良好相关性(rs=0.96)。结论:诱导的残存染色体畸变与照射剂量呈线性关系,采用FISH方法计数照射诱导的残存染色体畸变,可以预测肿瘤细胞间的放射敏感性差异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