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9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34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3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59篇
预防医学   1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6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综合征。由于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习惯可直接影响其血糖水平,因此,饮食疗法是糖尿病患者的基础疗法,它与运动疗法、药物疗法、糖尿病健康教育和血糖的自我监测一起构成了糖尿病治疗的五大要素。  相似文献   
103.
冉秀荣  陆菊明 《临床荟萃》1999,14(20):927-928
肢端肥大症是由于生长激素(GH)分泌过多引起的,有致糖尿病(DM)倾向,其DM的发生率在24%~50%,是较常见的继发性DM,我院自1990~1998年收住肢端肥大症患者98例,其中合并DM 38例(38.8%),糖耐量减低(IGT)16例(16.3%),累汁糖耐量异常54例(55.1%),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肢端肥大症合并DM 38例,男24例,女14例,发病年龄和病程及GH值与不合并DM者比较见表1。DM病程1个月至8年,平均病程2年4个月。出现肢端肥大症到诊断DM的时间0~29年,平均6.4年,时间最短者与肢端肥大症同时出现,共3例。  相似文献   
104.
为探讨中国人北方汉族2型DM醛糖还原酶(AR)基因5’端的(AC)n的多态性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易感性的关系,用^32PdCTP掺入PCR,6%甲酰胺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放射性自显影的方法,分析了116例2型DM「包括无并发症(NDC)组66例,视网膜病变(DRP)组50例」和42例正常对照组(CON)AR基因5’端(AC)n的多态性。结果显示,DM组和对照组均发现7种等位基因Z-6~Z+6,Z-2  相似文献   
105.
目的:分析和总结Graves病(GD)甲亢在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后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值转归,为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帮助. 方法:门诊就诊的GD甲亢患者379例,均选用ATD治疗,服药时间至少3个月,治疗及停药随诊期间定期复查TT3、TT4、FT3、FT4和TSH,并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①ATD治疗后TSH恢复正常的时间明显落后于甲状腺激素(TH)降至正常的时间; ②停药时TSH正常者复发例数明显低于TSH减低者;③ATD治疗过程中血清TSH值仅与TT3具有负相关性.结论:ATD治疗过程中TSH恢复正常的时间明显落后于TH降至正常的时间;血清TSH值与TT3密切相关,同时可以作为判断ATD治疗预后的一个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06.
老年糖尿病的进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随着经济的增长、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人口老龄化、高热量摄入、低活动量、高压力状态等诸多凶素导致了糖尿病发病率的迅猛增长。近年来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在4%左右,糖耐量异常人群甚至超过糖尿病人群。在糖代谢障碍的人群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占到了相当大的比例。解放军总医院1996~2000年对一组老年人群的随访调查显示6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的平均患病率为28.7%,  相似文献   
107.
脂肪酸对HepG2肝细胞脂联素受体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游离脂肪酸(FFA)在胰岛素抵抗中可诱发β细胞的凋亡,并可降低胰岛素介导的肝脏和骨骼肌细胞的葡萄糖摄取和利用,减弱胰岛素对肝糖原产生的抑制作用[1].脂肪因子如TNFs、脂联素、瘦素等在FFA介导的胰岛素抵抗中也起着重要作用[2].以往的研究显示,在高脂诱导的胰岛素抵抗(IR)模型中,大鼠血浆FFA明显升高且与IR有关,而脂联素的降低参与了IR的发生.我们观察了不同脂肪酸浓度培养条件下肝细胞脂联素受体(R1/R2)的表达,以判断肝细胞脂联素受体是否参与了高FFA诱导的IR过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分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住院期间的血糖特点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查阅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和中日友好医院心内科以ACS为第一诊断入院、住院时间不少于3d且住院期间测血糖不少于10次的1756例ACS患者的病历资料,平均年龄为(61±9)岁,其中男1270例,有糖尿病史者596例.将每例患者住院期间平均血糖(MBG)及血糖变异系数(GluCV)以四分位法分为4组,分析不同的MBG、GIuCV水平对于所有ACS患者、合并糖尿病及无糖尿病史的ACS患者近期预后[包括住院期间发生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和死亡]的影响.以住院期间死亡为结局即应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ACS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风险因素.结果 对于总体ACS患者,住院期间MBG>(8.4±2.0)mmoL/L,GluCV>13.33%时,MACE和住院期间死亡率均明显升高(均P<0.05).对于无糖尿病史的ACS患者,MBG>(7.0士2.4)mmol/L时,住院期间MACE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均明显升高(均P<0.05).GIuCV>10.47%时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GluCV>19.99%时住院期间死亡率明显升高(P<0.05).对于合并糖尿病的ACS患者,MBG>(11.0±3.1)mmol/L时,MACE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而当MBG>(8.7±1.5)mmoL/L时,死亡率明显升高(P<0.05).GluCV>30.33%时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但各组间住院期间死亡率未见明显差别.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CS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风险因素为合并高血压、GluCV、合并糖尿病、MB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之MBG,GluCV是更强的住院期间死亡的风险因素(OR值分别为1.479、1.165).结论 ACS患者住院期间的MBG、GluCV 均为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风险因素,住院的ACS患者(尤其是无糖尿病史者),降低血糖变异性可能是其住院期间血糖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09.

近年来关于抗利尿不适当综合征(SIAD) 的研究报道日益增多,国际上SIAD 诊断及治疗的指南和共识相继颁 布。然而,不同机构制定的指南之间存在些许差异,以至于我们临床医师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困惑。文章主要对2013 年发布的美国低钠血症诊治、评估和治疗专家共识以及2014 年欧洲专家组发布的低钠血症临床诊治指南间的异同 进行对比分析,以期总结出更实用的方法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10.
mRNA差异显示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 ,是在基因表达水平上研究生理或病理机制的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该技术在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研究中的应用尚处于初期 ,但在微量元素缺乏性疾病、2型糖尿病发病及致病分子机制、激素作用分子机理等领域中已显示了其优越性 ,并将在内分泌代谢疾病发病、致病分子机理研究及诊断等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