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卵巢移行细胞癌脾脏转移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57岁,住院号117098。因腹胀、下腹不适伴乏力消瘦4月余(4个月内体重下降5kg),伴阴道出血、尿频1个月,于1997年11月22日入院。既往体健,月经规律,53岁绝经,生育3胎。查体:一般状况好,心肺正常,肝脾未及,腹膨隆,移动性浊音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女性生殖道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和性行为、孕产史、文化程度等因素的相关性,探寻主要相关因素。方法以2005年1月~2006年8月绍兴市区门诊至少有1年以上性生活史的女性1119例为研究对象。对其阴道宫颈分泌物标本,进行21种(6、11、16、18、31、33、35、39、42:43、44、45、51、52、53、56、58、59、66、68、CP8304)HPV基因型的分型检测。同时调查其文化程度、初次性生活年龄、性生活年限、性伴侣数、避孕套/药使用情况、妊娠次数、流产次数、分娩次数等因素。用SPSS10.0软件进行卡方检验和单因素及多因素ligostic回归分析。结果初次性生活年龄过早,多个性伴侣是女性生殖道HPV感染的危险因素。分娩史,文化程度可能与HPV感染有关。性生活年限、避孕套及避孕药使用情况等因素和HPV感染无明显关系。结论初次性生活年龄,性伴侣数是HPV感染的独立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定量灌注参数在鉴别子宫肌瘤病理亚型中的价值,并分析其与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Ki-67等免疫组化指标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9月于绍兴市人民医院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63例患者,根据病理亚型分为普通组(29例)、富细胞组(12例)、变性组(22例),术前均行DCE-MRI增强扫描,运用Extended Tofts双室模型拟合计算出定量灌注参数(Ktrans、Kep、Ve、Vp)及灌注参数彩图;免疫组化方法测定组织标本的MVD、VEGF、Ki-67的表达;比较分析3组子宫肌瘤定量灌注参数、免疫组化分数的组间差异以及两者间的相关性。 结果 3组子宫肌瘤的定量灌注参数指标间存在差异,富细胞组子宫肌瘤Ktrans、Kep、Vp值高于普通组及变性组(均P<0.05);子宫肌瘤Ktrans、Kep、Ve、Vp与微血管密度MVD呈不同程度正相关(r分别为0.770、0.524、0.276、0.472;均P<0.05),Ktrans、Kep、Vp与ki-67正相关(r分别为0.637、0.421、0.439;均P<0.05),Ki-67与MVD亦有相关性(r=0.681,P<0.001),定量灌注参数指标与VEGF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DCE-MRI定量灌注参数有助于不同病理亚型子宫肌瘤间的鉴别诊断,且可以作为子宫肌瘤微血管情况及细胞增殖活性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4.
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癌(UPSC)是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的一种特殊类型,约占子宫内膜癌的1%~10%[1]。UPSC是BokhmanⅡ型(即非雌激素依赖型)子宫内膜癌的典型代表,其恶性程度高、分化程度低、手术病理分期高、早期易转移、预后差,  相似文献   
15.
对5例巨块型Ⅱ期宫颈癌患者采用术前超选择髂内动脉灌注化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宫颈癌5例均系1998年10月~2000年8月间住院病人,年龄29~61岁,平均42.4岁.所有病例术前均经病理证实,其中Ⅱa期1例,Ⅱb期4例,腺癌1例(Ⅱb期),鳞癌4例.   ……  相似文献   
16.
阮雅文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7):4266-4267
目的:探讨腹腔镜术后联合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87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其中372例经单纯腹腔镜手术治疗(单纯腹腔镜组),500例术后联合米非司酮(米非司酮联合组)。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复发和受孕情况。结果:米非司酮联合组治愈率为64.0%(320/500),总有效率为87.6%(438/500),单纯腹腔镜组治愈率为34.9%(130/372),总有效率为56.7%(211/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10,P<0.01;χ2=106.86,P<0.01);米非司酮联合组复发率为6.4%(20/314),受孕率为34.4%(64/186),单纯腹腔镜组复发率为22.2%(28/126),受孕率为11.2%(14/1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3.25,P<0.01;χ2=21.12,P<0.01);米非司酮联合组出现轻微恶心2例,转氨酶升高3例。结论:腹腔镜术后联合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能有效提高疗效,减少复发,增加受孕率,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异丙酚联合芬太尼、米索前列醇用于人工流产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人工流产中异丙酚手术麻醉联合芬太尼、米索前列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 175例早孕患者随机分为 3组 ,A组 5 0例单用异丙酚 ,B组 6 0例采用异丙芬联合芬太尼 ,C组 6 5例在第 2组的基础上术前口服米索前列醇 4 0 0 μg ,将 3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宫颈扩张情况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C组较A、B组手术时间短 (P <0 0 1) ,出血量少 (P <0 .0 1) ,宫颈扩张明显 (P <0 .0 1)。结论  3药联合应用行人工流产是一种经济、简便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围绝经期不良妊娠3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围绝经期是妇女生育功能旺盛走向衰退的过渡时期 ,受孕率低。我们回顾分析了 1997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本院收治的 31例围绝经期不良妊娠的临床诊治情况 ,以提高对围绝经期妇女的保健认识和对此年龄组妇女妊娠的诊断率。1 临床资料住院患者中 45岁以上 2 6 31例 ,其中不良妊娠 31例 ,占1.18%。 30例的诊刮宫内物与 1例手术切除的标本均送病理检查。以病理诊断为最后诊断 ,辅以血清总hCG ,B超检查。年龄最小 45岁 ,最大 5 5岁 ,均已婚已育 ,妊娠次数最多6次 ,最少 2次 (不包括本次妊娠 ) ,均无剖宫产史。不避孕 2 6例 ,占 83.87% ,I…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考察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在本院的应用情况.方法 2004年2月-2011年1月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843例,随机抽取105例作为术前内膜组,此105例术后1~6个月回诊收集子宫内膜作为术后内膜组,同期不明原因不孕行腹腔镜检查患者100例为对照内膜组.比较3组组织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结果 105例顺利完成手术,6 个月随访,满意度93.3%(98/105),与正常内膜组比,术前内膜组VEGF表达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内膜组VEGF表达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子宫内膜VEGF表达可作为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手术效果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中的手术方式和临床效果.方法 对该院2003年12月~2008年12月569例子宫内膜异住囊肿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的治疗方式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 569例患者均行腹腔镜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手术,其中一侧肿块剥除术288例,双侧肿块剥除173例,一侧附件切除加对侧病灶剥除术98例,子宫及一侧附件切除加对侧病灶剥除术6例,子宫及双附件切除4例,上述术中同时行电凝、烧灼腹膜等处的异位病灶,分离粘连,行通液术58例,术后服用孕激素类药物.569例术者中有生育要求的58例,23例术后半年妊娠,另30例术后一年半妊娠,5例未孕;总有效率55%.115例痛经者症状完全缓解97例,部分缓解17例,总有效率80%.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是一个安全有效的方法,通过研究发现手术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合并不孕者,可同时治疗,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