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用6mol/L 盐酸或硝酸浸提发中锌、铜、锰、镁12h,代替消化法进行样品处理。然后,用无泵流动注射法,取酸浸提液各100μl,进行原子吸收测定。4种元素的回收率在96.0~101.0%之间,重现性:变异系数在0.78~2.21%之间。结果与直接喷雾法一致,而且此法简单、快速,节省试样与试剂,适于卫生检验批量分析。  相似文献   
72.
目的观察益气补血、活血解毒法对大动脉炎血管内皮损伤的影响。方法将40例活动期大动脉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复脉饮+常规西药)和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24周后观察临床疗效,并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第4、24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1(ET-1)、血管紧张素II(AngII)、循环内皮细胞(CECs)水平和数量变化。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4周、24周后VEGF、ET-1、AngII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4周后CECs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提高大动脉炎的疗效,改善血管内皮损伤。  相似文献   
73.
血液灌流及血液滤过技术是人工肝支持系统的一种,对血中胆红素有较强的吸附作用。高胆红素血症是肝炎患者的危险警钟,极易发展成重型肝炎。为尽快降低肝炎患者的血清胆红素,减少重型肝炎的发生率,我们应用血液灌流及滤过技术治疗38例高黄疸肝炎患者,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4.
1981年Siegel提出红细胞不仅具有运送气体的功能,还有免疫功能.为观察血液病与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我们对85例血液病患者进行了红细胞C_3b受体花环率(RCR)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ICR)的检测,以探讨其在血液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后处理通过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介导的p70核糖体蛋白S6激酶(p70S6K)信号传导通路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影响,阐明舒芬太尼后处理对大鼠MIRI的保护作用。方法:7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I/R)组、二甲基亚砜(DMSO)组、PD组(缺血末到再灌注开始后15min给予20 μmol·L-1ERK的抑制剂PD98059)、舒芬太尼后处理组(Sufen组)和Sufen+PD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缺血30min后再灌注2 h。于缺血前即刻(T0)和再灌注30min(T1)、60min(T2)、90 min(T3)、2h(T4)时记录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再灌注末测定大鼠心肌梗死面积,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p-ERK1/2和p-p70S6K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T0时比较,T1~T4时I/R组、Sufen组、DMSO组、PD组和PD+Sufen组大鼠MAP和HR降低(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其余各组大鼠HR降低(P<0.05),MAP升高(P<0.05);与I/R组比较,T3时Sufen组大鼠HR降低(P<0.05),MAP升高(P<0.05)。与I/R组比较,Sufen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减少(P<0.05);与Sufen组比较,PD+Sufen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增加(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I/R组、Sufen组和DMSO组大鼠心肌组织中p-ERK1/2和p-p70S6K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I/R组比较,Sufen组大鼠心肌组织中p-ERK1/2和p-p70S6K蛋白表达水平均进一步升高(P<0.05);与Sufen组比较,PD+Sufen组大鼠心肌组织中的p-ERK1/2和p-p70S6K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舒芬太尼后处理通过ERK1/2介导的p70S6K信号通路对大鼠MIRI起保护作用,可改善MIRI大鼠的心功能指标,减少心肌梗死面积。  相似文献   
76.
临床上当患者出现肝功能损伤,且以碱性磷酸酶及γ谷氨酰转肽酶升高为主,同时抗平滑肌抗体(SMA) 阳性,常提示自身免疫性肝病.然而导致此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却大有不同.现分析我院收治的3例免疫相关性肝病患者的病历,有针对性地阐述SMA阳性的免疫相关性肝病的特点,并寻找其诱因.  相似文献   
77.
闻颖  周莹  孙翠明  邵臻  陆旭  刘沛 《中国医师杂志》2012,14(10):1368-1370
目的 探讨艾滋病患者中抗巨细胞病毒治疗的疗效预测因素.方法 对住院的41例伴巨细胞病毒血症的男性艾滋期患者给予抗巨细胞病毒治疗.根据CMVDNA阴转时间(<14 d)分快速应答组(RVR)、延迟应答组(DVR),评价两组CD4+T细胞计数、CMVDNA载量的差异.结果 DVR组基线CMVDNA载量显著高于RVR组(t=5.270,P<0.05).DVR组基线及6个月时CD4+T细胞计数均明显低于RVR组(U=62,P<0.05;t =2.257,P<0.05).DVR组采用5周疗程仍可防止停药后复发.结论 延迟应答者、基线CMVDNA高载量、低CD4+T细胞计数是3个抗CMV疗效不好的预测因素,针对这些患者宜采用联合治疗并延长疗程至5周.  相似文献   
78.
董孟林  王庆玲  闻颖 《护理研究》2008,22(9):819-820
自1910年勇敢的瑞典内科教授Jacobaeus第1次成功地完成了胸腔镜手术以后,1992年我国也成功地完成了第1例胸腔镜手术.胸腔镜手术作为新型的外科技术,在短短的几年内发展极为迅速.它以对病人创伤小、疼痛轻、瘢痕小、手术操作简便、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迅速被医生和病人接受.我院于1999年引进了胸腔镜设备,成功地开展了胸腔镜手术25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9.
目的:脂肪细胞分化障碍是肥胖引发胰岛素抵抗的途径之一,观察中药姜黄提取物姜黄素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在细胞水平分析姜黄素防治糖尿病可能的机制。方法:实验于2005-12/2006-03在哈尔滨医科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完成。以3T3-L1前脂肪细胞为靶细胞,在常规培养时,分别加入0,5,10,15,20,25,30,35,40,50,80和100μmol/L浓度的姜黄素(购自美国Sigma公司),每个剂量设12个平行孔,培养3d,在此期间,分别在24,48,72h时,于姜黄素各剂量组中分别选取4个平行孔,以MTT法测定其增殖情况。在诱导分化时,设一组空白对照,实验组与诱导液同步加入0,2.5,5,10,15和20μmol/L的姜黄素,于诱导分化的第6天,采用油红O染色方法测定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程度。结果:①姜黄素作用3T3-L1前脂肪细胞48h,5,10μmol/L剂量组的细胞吸光度值与空白对照相比显著增加(0.67±0.01,0.69±0.02,0.57±0.01,P<0.01),15μmol/L剂量组细胞吸光度值与空白对照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0.54±0.01,P>0.05),其余剂量组(20,25,30,35,40,50,80和100μmol/L)细胞吸光度值显著降低(0.53±0.01,0.47±0.01,0.42±0.03,0.45±0.03,0.18±0.01,0.2±0.01,0.16±0.04,0.44±0.05,P<0.01)。②姜黄素作用细胞48h时,促进或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最强,40μmol/L以上浓度的姜黄素出现细胞毒性作用,大部分细胞成片脱落死亡。72h时,15~35μmol/L姜黄素组细胞的生长率有所增加,而40μmol/L以下姜黄素处理组细胞生长率仍维持在较低水平。③脂肪细胞油红O染色分光光度法结果显示2.5,5,10,15和20μmol/L姜黄素剂量组的细胞吸光度值与空白对照相比显著增加(0.38±0.05,0.49±0.04,0.56±0.06,0.75±0.06,0.77±0.1,0.83±0.06,0.38±0.05,P<0.05~0.01)。结论:不同浓度姜黄素对3T3-L1前脂肪细胞具有促进增殖和抑制增殖双重作用,低浓度姜黄素促进细胞增殖,高浓度姜黄素抑制细胞增殖。姜黄素通过促进3T3-L1前脂肪细胞的分化,从而增加脂肪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这可能是其防治糖尿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0.
肝肾综合征(HRS)是在严重肝功能失代偿的基础上,由多种因素引起肾脏血流灌注减少所致功能性肾衰竭。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普遍认为肾脏小动脉收缩致肾血流减少是主要机制[1]。现就肝肾综合征时肾血流减少的机制综述如下。1内脏舒血管物质增加门脉高压患者血浆中存在高浓度的舒血管物质,且以内脏循环中水平最高。首先内脏舒血管物质增加,使内脏血管扩张;同时外周动脉扩张,尤其大量腹水形成加重了血管扩张导致的有效血容量不足,肾血流也减少。因此门脉高压引起内脏血管扩张是肝肾综合征发生的始动因素。1.1 NO的作用NO是以左旋精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