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0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9篇
眼科学   1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41.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GF)对激光致视网膜损伤后内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蛋白表达的影响,以探讨激光致视网膜损伤的分子病理机制。方法Wistar二级大鼠,分为3组,即损伤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NGF组,分别于倍频Nd:YAG激光损伤后,玻璃体内注射NGF,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方法、苏木精-伊红染色及视觉电位仪测量视网膜电图(ERG)b波幅值,观察视网膜bFGF蛋白表达量的变化及对视网膜组织结构、视功能的影响。结果激光损伤视网膜后玻璃体内NGF组3dbFGF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损伤对照组(P〈0.01);NGF组28d感光细胞结构的恢复较损伤对照组差,NGF组的b波幅值在各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源性NGF减少了激光视网膜损伤后bFGF产物,不利于感光细胞结构和功能的修复。  相似文献   
42.
S波段高功率微波对家兔眼的损伤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S波段高功率微波(HPM)对家兔眼的损伤效应。方法:家兔在散瞳麻醉只暴露头部的务件下,分3个剂量水平,单次HPM远场平面波照射,于照后7个时间点,通过肉眼、眼底镜、裂隙灯观察,以及视网膜电图测定、组织病理学方法等研究HPM对家兔的角膜、晶状体、视网膜等眼重要部位的结构与功能的影响。结果:HPM照射后,角膜表面粗糙,一周内恢复;晶状体后皮质出现点状混浊斑,逐渐发展为片状;视网膜组织病理切片观察到弥漫性视网膜损伤,视乳头下方视敏感区损伤重,其他部位较轻,感光细胞的内外节层以及外核层均有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视网膜电图b波幅值降低说明视网膜功能下降。结论:单次HPM照射兔眼(平均功率密度≥60mW/cm^2,照射时间≥30min),可导致眼结构和功能的损伤,损伤程度呈现一定剂量相关性。  相似文献   
43.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视网膜下移植观察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鉴定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在体外不诱导的条件下视网膜下移植后的定位。方法:体外培养雄性大鼠MSCs,直接作为细胞供体视网膜下移植于成年雄性大鼠视网膜下,4周后将动物处死,取眼球做石蜡切片,用Y染色体鉴定,为做进一步验证,将MSCs用重组腺相关病毒AAV-gfp感染后移植,分别于4、8周取动物眼球作冰冻切片,于荧光显微镜下做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GFP)表达观察。结果:培养的MSCs集落生长迅速,均一性好;Y染色体原位杂交鉴定表明来源于MSCs的阳性细胞融合入了原来的视网膜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可分布于视锥,视杆细胞层,双极细胞层及节细胞层;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GFP标记的阳性细胞存在,分布于视网膜色素上皮层、视锥,视杆细胞层,双极细胞层及节细胞层,细胞形态与结构同周围的视网膜相似;2种标记方法检测到的视网膜结构完整,未见到玫瑰花结样结构。结论:MSCs可在视网膜下移植后4周与原视网膜结构相融合,2种方法检测到的阳性细胞分布于视网膜色素上皮层,视细胞层,双极细胞层及节细胞层。  相似文献   
44.
50只兔眼暴露于静态钕玻璃激光,入射剂量0.96~69.95J/cm~2,眼前部和视网膜均遭受严重损伤。本文详细叙述了临床和病理所见。  相似文献   
45.
低强度激光对细胞增殖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自从 60年代梅曼发明第一台激光器后 ,激光就在医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最初因激光具有高亮度、高方向性等特点用于手术治疗或非手术治疗 ,这主要是利用激光的热、光化学、机械、电磁作用 ,其功率密度是较高的。而辐射量或辐射度较低的激光 ,因不引起生物组织产生最小可检测的急性损伤而又有刺激或抑制的作用 ,称之为生物刺激作用[1] 。国内外学者已对低强度激光从整体、细胞、分子等水平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目前大多数人的观点是低强度激光被细胞的光接受体吸收后 ,促进了细胞的新陈代谢 ,提高了基因的表达 ,使酶的活性增强 ,作用之一…  相似文献   
46.
目的 系统观察研究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LI-lra)对角膜碱烧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日本大耳白兔及Wistar大鼠,制成角膜碱烧伤模型。通过裂隙灯与病理组织学观察,进行角膜OD值与角膜上皮细胞活性测定。烧伤斑图像分析。以及IL-1酶联免疫吸附测定(IL-1ELISA)。结果 应用IL-1ra后兔角膜水肿程度减轻,角膜OD值较大,角膜上皮细胞活性恢复较好,并能明显抑制大鼠角膜中的IL-1水平。结论 IL-1ra能抑制炎症反应。有利于角膜透明度和上皮细胞活性恢复。  相似文献   
47.
48.
借鉴医用激光源的保障模式提出了基于计量检定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操作使用人员的对科研设备的全程质量计量保障体系的三级模式。该模式的顺刺实施,将标志着我院针对实验设备的条件保障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从而对各项科研任务的全面、顺刺地完成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49.
从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的水平探讨激光生物效应是激光生物医学研究的热点。在进行激光生物效应研究,特别是探讨生物组织受到较强激光作用的操作修复规律及信号传导通路的分子机制时,为避免体内诸多因素的影响,需要建立体外培养细胞的激光损伤模型,以便为深入探讨组织受到激光损伤后的变化提供直观,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0.
视网膜中神经生长因子及其受体作用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神经生长因子对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的生长、生存及成熟神经系统的维持都是必不可少的。但也有相反的报道 ,NGF可通过神经营养素低亲和型受体 p75 NTR诱导细胞凋亡的发生。我们综述了NGF这两方面的内容 ,着重介绍神经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视网膜的分布和作用以及p75 NTR介导细胞凋亡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