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1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46篇
耳鼻咽喉   13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41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114篇
内科学   135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37篇
外科学   58篇
综合类   188篇
预防医学   107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04篇
  5篇
中国医学   76篇
肿瘤学   21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王鑫  金晶 《癌症进展》2010,8(3):234-241
胃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尽管其发病率在近几十年间呈下降趋势,但在世界每年新发肿瘤中胃癌仍占10%,并占所有死亡病例的12%。根治性手术(R0切除)是胃癌患者的惟一治愈手段,  相似文献   
142.
目的 回顾性分析早期鼻腔和韦氏环NK/T细胞淋巴瘤调强放疗(IMRT)的初步临床结果.方法 48例患者中42例为原发鼻腔NK/T细胞淋巴瘤,6例为韦氏环NK/T细胞淋巴瘤.根据Ann Arbor分期,I_E期37例,Ⅱ_E期11例.22例接受单纯放疗,26例接受放化疗.95%计划靶体积(PTV)处方剂量为50 Gy.放疗副反应分级采用RTOG标准.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结果 中佗随访18个月,2年局部控制率、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100%、73%和75%.剂量体积直方图显示PTV最高、平均、最低剂量均值分别为62.6、55.0、20.3 Gy,接受低于95%处方剂量的体积仅占靶体积的2.4%.脑干、脊髓、视交叉、左视神经、右视神经、左晶体和右晶体接受的最高剂量均值分别为43.5、32.7、48.2、50.3、51.3、7.8和7.6 Gy.左腮腺、右腮腺、垂体、左颞颌关节和右颞颌关节接受的平均剂量分别为17.1、16.5、32.5、47.3和46.8 Gy.全组口腔黏膜反应1级37%、2级41%、3级16%;皮肤急性反应1级78%、2级16%;急性口干反应1级65%、2级18%.结论 鼻腔和韦氏环NK/T细胞淋巴瘤IMRT使靶区剂量分布均匀,有效保护了腮腺和其他重要器官,并取得了很好的局部控制率和总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3.
目的 根据ER、PR和Her-2的免疫组化检查结果,把改良根治术后的高危乳腺癌患者分为不同亚组,了解放疗对不同亚组患者的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437例改良根治术后病理为浸润癌的乳腺癌患者资料,分期为T3-4N1或N2-3期,有ER、PR和Her-2的免疫组化检查结果.408例接受了化疗,352例接受了放疗.ER+或(和)PR+定义为受体阳性(Rec+),ER-和PR-定义和受体阴性(Rec-),Her-2++或+++定义为Her-2阳性(Her-2+).根据结果分为Rec-/Her-2-(69例)、Rec-/Her-2+(62例)、Rec+/Her-2+(89例)和Rec+/Her-2-(217例)组,分别分析4个组在放疗和未放疗下局部区域复发率(LRR)、远处转移率(DM)、无瘤生存率(DFS)和总生存率(OS)的差别.复发率和生存率计算用Kaplan-Meier法,差异检验用Logrank法.结果 中位随访48个月,除外5例放疗不详的患者,资料齐全可分析患者432例.放疗降低了4个组患者的5年LRR,Rec-/Her-2-、Rec-/Her-2+、Rec+/Her-2+和Rec+/Her-2-组放疗和未放疗的5年LRR分别为13.1%和33.3%、9.3%和21.2%、9.7%和47.0%、3.2%和15.4%;对Rec-/Her-2-、Rec-/Her-2+和Rec+/Her-2+患者,放疗降低了5年DM,放疗和未放疗患者的5年DM分别为26.7%和49.2%、27.6%和67.5%、18.4%和100%,并提高5年DFS和OS,三组患者放疗和未放疗的5年DFS分别为66.7%和33.3%、67.7%和33.3%、72.6%和0%,三组患者放疗和未放疗的5年OS分别为73.9%和25.2%、69.8%和41.5%、91.0%和32.8%.结论 不同ER、PR、Her-2状态的改良根治术后高危乳腺癌患者均能从术后放疗中获益.  相似文献   
144.
目的 调查宁夏农村地区回汉族成年人群代谢综合征(MS)的流行现况,评估不同MS诊断标准在宁夏农村地区成年人群中的运用价值.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 ,进行问卷调查,共调查1612人.对全部样本测定空腹血糖、血脂、BMI、血压等;用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05)和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指南Ⅲ(ATPⅢ2005 AHA 修订)以及中国糖尿病联盟(CDs2004)诊断标准的MS定义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宁夏农村地区回汉族成年人群三种标准MS标化患病率分别为15.00%(ATPⅢ2005 AHA 修订)、11.80%(IDF2005)和6.71%(CDs2004).按照IDF2005、ATPⅢ2005 AHA 修订的定义标准,回汉族成年人群MS标化患病率女性显著高于男性(16.3%vs.5.4%、18.9%vs.8.9%,P<0.01);但按照CDs2004标准研究发现男女性别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族MS患病率均高于汉族(P<0.05).两民族MS患病率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而且回族在35岁后MS患病率均高于汉族.男性MS患病率两民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MS患病率,回族显著高于汉族(P<0.05).结论 宁夏农村地区成年人群具有较高的MS患病率,不同民族的MS组分特点有较大差异,选择合适的MS诊断标准有利于该地区MS及心血管疾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45.
目的 探讨重组日本血吸虫琥珀酸脱氢酶铁硫蛋白(rSjSDISP)用于血吸虫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利用经原核表达并纯化的rSjSDISP, 建立基于重组抗原的快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F-ELISA),检测血吸虫感染不同时期的兔血清、健康人血清、寄生虫病患者血清(其中包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肝吸虫病患者血清、肺吸虫病患者血清),比较rSjSDISP F-ELISA与SEA-IHA两者的早期诊断价值及对rSjSDISP F-ELISA诊断方法的诊断效能做出评价;并与SEA-IHA法和SEA F-ELISA法平行检测血吸虫病疫区335份待测人血清比较3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成功构建pET32a/rSjSDISP重组质粒,当IPTG终浓度为0.1 mmol/L,28 ℃诱导6 h时SjSDISP重组蛋白表达量达到最大。rSjSDISP F-ELISA与SEA-IHA可区别出血吸虫感染28 d后的兔血清,两者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SjSDISP F-ELISA敏感度为94.4,特异度为93.0,Youden指数为0.88。在诊断335份血吸虫病疫区现场血清中,该方法与SEA-IHA 、SEA F-ELISA具有相似的敏感性和特异性(P>0.05)。结论 rSjSDISP重组抗原可作为一种成分均一的优势诊断抗原,替代成分复杂的虫卵可溶性抗原(SEA)用于血吸虫病的诊断。rSjSDISP F-ELISA方法操作简便、快速,抗原制备易于标化,稳定性强,在血吸虫病诊断上具有较大的应用潜能。  相似文献   
146.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调强放疗时直肠内气囊的应用对危及器官剂量学影响 方法 10 例 前列腺癌患者分别在放置与不放置直肠内气囊时进行模拟CT扫描,在获得的20套定位CT图像上分别定义靶区和危及器官(直肠、膀胱、双侧股骨头),制定7个野调强计划,处方剂量95%计划靶体积78 Gy分39次。分别采集放置与不放置直肠内气囊时危及器官的V1~V70(间隔10 Gy)和V75并行配对t检验。结果 放置直肠内气囊的直肠V10~V60低于不放置的,分别为75.5%∶82.2%、52.6%∶ 62.8%、35.3%∶ 43.9%、26.1%∶ 31.4%、19.6%∶24.0%、14.2%∶ 17.1%(χ2=9.46, P<0.01);但V70、V75相似,分别为8.7%∶9.9%、5.6%∶ 6.2%(χ2=1.82,P>0.05)。放置直肠内气囊后对膀胱和双侧股骨头的剂量分布无明显影响。 结论 前列腺癌调强放疗时应用直肠内气囊可明显降低直肠接受中低剂量照射的体积,从而可能降低前列腺癌调强放疗时直肠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7.
目的 探讨Ⅰ期低位直肠癌局部切除术后加与不加放疗的疗效及失败模式。方法 回顾分析2000—2008年间进行了局部切除术的 77例Ⅰ期低位直肠腺癌患者资料,其中 41例为术后放疗。54例病理T1期,23例病理T2期。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法检验,并行单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随访时间满 5年者为 40例。低危组患者单纯局部切除术与术后放疗 5年无局部或区域复发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均相似(86%∶83%,χ2=0.29,P=0.588和100%∶100%,χ2=1.50,P=0.221),高危组患者的 5年无局部或区域复发生存率相似(80%∶82%,χ2=0.27,P=0.600),但总生存率不同(92%∶66%,χ2=4.64,P=0.031)。全组 5年总生存率、无局部或区域复发生存率分别为83%、82%。单因素分析示病变大小、切缘状态、分化程度、肿瘤距肛缘距离及病理T分期影响 5年总生存率。全组总复发率为29%,局部或区域失败占70%,若行挽救性根治性手术 5年总生存率可达69%。结论 Ⅰ期低位直肠癌低危患者单纯局部切除术疗效可能较佳,高危者术后放疗价值待商榷;术后失败以局部复发多见,复发后行挽救性手术者有望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148.
目的:研究中药补肾活血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封闭抗体阴性复发性流产的疗效及对患者IL-10、TGF-β1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湖北省中医院收治的封闭抗体阴性复发性流产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独的中药补肾活血方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补肾活血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IL-10、TGF-β1表达水平变化及封闭抗体转阳率、妊娠结局。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的血清指标(IL-10、TGF-β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IL-10、TGF-β1表达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封闭抗体转阳率84.0%(42/50)高于对照组的62.0%(3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妊娠成功率82.0%(41/50)高于对照组的62.0%(3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补肾活血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封闭抗体阴性复发性流产的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中医症状,调节机体的免疫平衡及细胞因子水平,减轻炎性反应,提高妊娠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9.
崩漏是中医妇科常见的月经紊乱疾病。夏桂成在古代医家思想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形成了构架于"心(脑)-肾-子宫轴""心(脑)大主"之上的以心肾不交为主体、同时累及肝脾的崩漏病机,治疗上重视"心肾同调",形成了"调周"和"调轴"统一的崩漏理论,与其"月经周期节律"理论相统一,在各年龄段的崩漏治疗中保持体例一致,同时其崩漏理论与现代医学研究高度契合。  相似文献   
150.
目的 了解合肥地区结核分枝杆菌异烟肼(Isoniazid,INH)耐药株katG基因突变特点.方法 应用PCR-直接测序法对合肥地区肺结核病人痰液中分离的86株结核分枝杆菌的katG基因731bp序列进行测定分析.结果 86株结核分枝杆菌中67株对INH耐药,19株对INH敏感;67株耐INH临床分离株中PCR成功扩增61株,其中56株发生katG基因突变,突变率为91.8% (56/61);katG基因发生联合突变的有30株,突变率为49.2% (30/61),26株发生katG基因单位点突变,突变率为42.6% (26/61).突变位点主要集中在463位精氨酸和315位丝氨酸,突变率分别为93.4%(57/61)和42.6% (26/61).而在19株INH敏感株中发现有78.9% (15/19)株存在Arg4631eu突变,突变形式与INH耐药株相同.结论 在合肥地区,KatG基因315位密码子突变是菌株INH表型耐药的重要分子基础,以Ser315Thr错义突变为主.KatG基因463位密码子突变与INH耐药表型没有相关性,不是结核杆菌INH耐药的分子标志.该位点突变可能是基因多态性,与结核菌治疗带来的选择性压力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