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9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76篇
预防医学   2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7篇
  1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探讨孕前及孕期增补叶酸与子痫前期(PE)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2年3月至2016年9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9 048例单胎活产孕妇为研究对象,以882例PE孕妇为病例组,8 166例非PE孕妇为对照组,收集孕妇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孕前及孕期增补叶酸情况、妊娠并发症及相关影响因素等信息。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增补叶酸与PE发生风险的关系及孕前BMI对增补叶酸与PE关系的影响。结果 调整孕妇年龄、文化程度等因素后,与未增补叶酸者相比,增补叶酸者发生PE的风险降低(OR=0.79,95% CI:0.64 ~ 0.96)。孕前和孕期均增补叶酸可降低PE的发生风险(OR=0.63,95% CI:0.49 ~ 0.81);单纯增补叶酸片及增补叶酸片和含叶酸的复合维生素是PE的保护因素(OR=0.81,95% CI:0.66 ~ 0.99;OR=0.64,95% CI:0.49 ~ 0.85),单纯增补含叶酸的复合维生素与PE未显示关联;增补叶酸剂量<400、400及>400 μg/d与PE发生风险降低有关(OR=0.62,95% CI:0.42~0.91;OR=0.81,95% CI:0.66~0.99;OR=0.68,95% CI:0.49~0.94)。按孕前BMI分层后,孕前BMI<24.0 kg/m2的孕妇增补叶酸是PE的保护因素(OR=0.75,95% CI:0.59~0.96);在孕前BMI≥24.0 kg/m2的孕妇中未发现增补叶酸与PE有关。结论 孕前和孕期均增补叶酸与PE发生风险降低有关,且孕前BMI可能影响增补叶酸与PE的关系,应对不同孕前BMI人群分别提出适宜的增补叶酸建议。  相似文献   
52.
肝细胞癌(HCC)是全球发病率和致死率都很高的恶性肿瘤。目前以手术治疗为主的治疗方法远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肿瘤免疫治疗,包括树突状细胞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免疫检查点阻滞剂(如PD-1阻滞剂、CTL4阻滞剂)等,是近年发展迅速且具有良好前景的肿瘤治疗新方法。本综述着重介绍PD-1阻滞剂、DC-CIK细胞、TIL细胞在治疗肝细胞癌中取得的进展,并对本课题组发明的多能免疫杀伤转基因细胞(PIK)做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53.
目的 对比分析齐拉西酮、奥氮平对早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择90例早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奇偶性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试验组应用齐拉西酮,对照组应用奥氮平;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阳性及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8周后,试验组PANSS评分略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略高于对照组91.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11.11%,显著低于对照组2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齐拉西酮及奥氮平对早期精神分裂治疗效果相当,然而,齐拉西酮安全性更佳,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妇的术前焦虑情绪对其应激反应及术后疼痛的影响,为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剖宫产产妇缓解术前焦虑情绪获取更满意的分娩结局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安吉县妇幼保健院2015年1-10月收治的剖宫产产妇18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产妇术前焦虑情绪,存在焦虑情绪的98例产妇作为观察组,无焦虑情绪的86例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SAS评分、应激反应指标血糖、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以及皮质醇水平及急性应激反应量表(ASRS)评分、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观察组产妇SA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血糖、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以及皮质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产妇ASRS评分总分以及情绪反应、行为变化、生理反应维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产妇VAS评分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剖宫产产妇的术前焦虑情绪对其应激反应及术后疼痛的影响显著,存在焦虑情绪的产妇应激水平更高、术后疼痛更明显,临床工作者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剖宫产产妇缓解术前焦虑情绪,获取更满意的生产结局。  相似文献   
55.
<正>继发性机化性肺炎(secondary organizing pneumonia SOP)属于病因明确的机化性肺炎,有别于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ryptogenic organizing pneumonia COP),感染后继发的机化性肺炎临床确诊比较困难。现报道我院确诊的感染后继发性机化性肺炎一例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病例资料患者男,63岁,农民。反复发热半月余于2012年8月10日入我院呼吸内科。患者于2012年7月27日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40℃,伴畏寒,无寒战,发热无规律性。咳嗽、咳少量黄脓痰,无咯血。  相似文献   
56.
产妇由于乳头凹陷于严重影响新生儿吸吮,容易导致新生儿进食不足,乳汁淤积等.鉴此,我科使用婴儿奶嘴协助母乳喂养,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7.
<正>静脉血栓栓塞(VTE)包括深静脉血栓(DVT)和肺栓塞(PE),以及内脏或脾静脉血栓形成。目前,癌症及其治疗被公认为VTE的危险因素。有证据表明,VTE的绝对风险取决于癌症类型、癌症分期和抗肿瘤药物。VTE的危险因素通常同时存在于癌症病人本身,包括手术、住院、活动量少、中心静脉导管的置入等。本文将讨论癌症病人抗肿瘤药物治疗相关的VTE。  相似文献   
58.
  目的  分析影响子痫前期发病的危险因素,建立子痫前期风险评估模型,以期早期评估子痫前期的发生风险。  方法  以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产科于2012年3月-2016年9月分娩的所有产妇为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共收集合格问卷10 319份,排除其他妊娠期相关高血压疾病后,共纳入9 623例,随机抽取其中70%的对象作为训练样本,分析子痫前期的影响因素,建立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其余30%的对象作为测试样本,验证模型效果。  结果  用训练样本建立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Logit P=-2.517-0.696×孕前偏瘦+0.200×孕前超重+0.944×孕前肥胖-1.295×居住在城市-0.409×孕前补充过叶酸+1.323×双胎及多胎妊娠+1.708×既往妊娠期高血压病史。Ho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P=0.377。模型AUC=0.767(95%CI:0.747~0.786,P < 0.001)。用测试样本进行验证模型,得到模型灵敏度81.68%,特异度75.05%,阳性似然比为3.27,阴性似然比为0.24。测试样本模型AUC=0.771(95%CI:0.763~0.790,P < 0.001)。  结论  建立了一个纳入可控因素,且简单、高效的子痫前期风险评估模型,模型拟合度好,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  相似文献   
59.
60.
目的探究卵巢癌患者在临床早期诊断中应用血清肿瘤标志物与癌胚抗原检测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70例卵巢癌患者设为A组,该70例患者均经过临床病例诊断为早期卵巢癌,另选取另选取同期于我院实施健康体检的志愿者70名作为B组,两组行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血清糖类抗原153(CA153)、癌胚抗原四项指标检验,分析两组检验结果。结果 A组的四项指标检验结果水平显著高于B组(P0.05)。A组中联合检查敏感度、准确度、特异性均高于单一检查。结论卵巢癌诊断中应用四项联合诊断的灵敏度、准确性高,可使卵巢癌患者早期诊断的确诊率提高,对于患者诊疗康复具有极高诊断价值,可作为卵巢癌早期诊断的指导性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