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2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41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494篇
综合类   66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增生性瘢痕组织中血管形成的形态学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王臻  郭树忠  张琳西  鲁开化 《医学争鸣》2001,22(17):1612-1614
目的 研究血管形成在增生性瘢痕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采用CD34抗体对增生性瘢痕组织的微血管进行染色。结果 增生期的增生性瘢痕组织中微血管的含量明显高于萎缩期的增生性瘢痕及正常手术后瘢痕。结论 瘢痕的增生可能具有一定的血管依赖性。  相似文献   
22.
扩张术对血管束移位预构带软骨的复合组织瓣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扩张术对血束移位预构带软骨复合组织皮瓣的预构进程成活面积的影响。方法采用雄性日本大耳白兔30只,分为扩张组、硅胶膜衬垫组及正常预构组,每组10只,血管束移位后,在肉膜深面分别植入扩张囊及硅胶膜,扩张囊组1wk后开始注水50mL,2wk后再补注50mL。3wk后形成仅以预构血管为蒂的岛状皮瓣,观察记录其成活面积,并行钼钯X线造影观察新生血管情况。结果3组动物形成的预构皮瓣成活面积经方差分析  相似文献   
23.
目的 观察正常的黑色素细胞(MC)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SFib)的生物学效应。方法 收集MC的上清液按不同的浓度加入培养的HSFib中,MTT法测定细胞的增殖率,^3H-TdR参入法测定细胞DNA合成率。结果 加入MC上清液的HSFib,培养48h后,较正常对照组,实验组细胞增殖明显(P〈0.05(,DNA合成率各实验组(MC1组外)与对照组相差显著(P〈0.01),但高浓度组(75%)的合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DIEP)皮瓣游离移植修复下肢外伤后大面积严重缺损的方法及疗效. 方法 2009年7月-2011年11月,应用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DIEP)游离移植修复下肢外伤后大面积严重缺损患者共8例,其中足底外伤后全部缺损伴肌腱外露3例,胫骨骨折术后钢板外露伴大面积缺损3例,足跟部外伤植皮术后反复破溃2例. 结果 术后除1例皮瓣远端血运不良经积极处理后成活外,其余皮瓣全部成活良好,术后3例皮瓣略显臃肿,经皮瓣修薄后外形良好,其余外形及功能良好,患者均较满意. 结论 DIEP皮瓣存活率高;皮瓣为穿支皮瓣,保留全部腹直肌,避免了腹部并发症的发生.DIEP皮瓣游离移植是修复下肢外伤后大面积严重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5.
随着社会的进步,美容外科的蓬勃发展,利用自体脂肪移植进行软组织填充已经成为最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自体脂肪移植可用来填充各种先天或后天形成的组织缺损,例如乳腺癌切除术后的乳房重建、颜面萎缩等,也可用于各种美容手术,如隆乳、隆颏等.目前,自体脂肪移植是软组织填充的首选材料,因为自体脂肪具有来源丰富、取材方便,无需手术切口及无异物导致的并发症等优点.自体脂肪移植术和脂肪来源干细胞移植在整形外科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现将自体脂肪移植以及脂肪来源干细胞在自体脂肪移植中的作用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6.
目的 用基因芯片表达谱筛选出恶性黑色素瘤的差异基因。方法 用Agilent Human 1A OligoDNA芯片对恶性黑色素瘤和色素痣组织中基因表达情况进行检测,提取总RNA,进行荧光标记探针、杂交、洗涤后分析。结果 恶性黑色素瘤和正常色素痣组织共有1596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733个,下调基因863个。结论 基因芯片技术可筛选出恶性黑色素瘤相关基因。  相似文献   
27.
目的:研究他克莫司(FK506)在换脸术患者体内药动学特征及规律,并以此为依据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确保免疫抑制剂FK506用药的安全有效.方法:口服FK506达稳态后,给药前和给药后0.25,0.5,0.75,1,1.5,2,2.5,3,4,6,8 和12 h 抽取全血样品,采用MEIA法进行全血药物浓度测定,以DAS2.0药动学软件程序拟合求算FK506在体内药动学参数;基于此临床药动学特征,结合该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制定合理安全的给药方案,总结出适合该患者的治疗窗.结果:口服FK506达稳态时,其主要的药动学参数:达峰时间Tmax为1.5 h,最大全血浓度Cmax为51.4 ng/mL,消除半衰期T1/2为13.4 h,曲线下面积AUC0-12为600.58 ng/(mL·h);治疗窗谷浓度范围控制在15~20 ng/mL ,活检检验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FK506的剂量控制在安全的治疗窗内,移植术后未出现严重的排异反应和明显的免疫抑制剂的毒副作用.结论:FK506治疗窗谷浓度范围15~20 ng/mL具有良好的免疫抑制效果,此浓度范围既可满足此患者免疫抑制作用,又可减少FK506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28.
目的:建立人毛细血管瘤裸鼠移植模型,探讨血管瘤裸鼠模型建立的最佳条件。方法:将手术切除的1例雌激素受体阳性的儿童增生期血管瘤组织制成组织块,植入20只裸鼠(BALB/cnudemice)皮下,每只4处,将20只裸鼠分为4个实验组。实验1组在移植后给予普通鼠食喂养;实验2组在1组基础上每周肌注雌二醇0.01mg;实验3组在1组基础上每周肌注雌二醇0.1mg;实验4组在1组基础上每周肌注雌二醇1mg,于移植后第30、60、90天切取移植瘤。移植瘤标本进行病理学光镜检查,用血管内皮细胞单克隆抗体CD31、CD34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移植后早期各组标本内皮细胞大量变性、坏死,30天后,单纯喂养的实验1组及实验2组部分移植瘤开始吸收或形成脓肿及纤维化。实验3、4组移植瘤开始缓慢生长。90天后实验1组、实验2组移植瘤均未成活,实验4组移植瘤部分成活,而实验3组移植瘤全部成活。光镜下成活的移植瘤与原血管瘤组织生物学特点相似。结论:不同剂量的雌激素对血管瘤裸鼠移植模型的建立有一定影响,适量的应用雌激素可建立稳定的人血管瘤裸鼠移植动物模型。该模型可以应用到基础和临床的血管瘤研究。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供体抗原特异性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对同种异体复合组织 移植(CTA)受体大鼠细胞免疫耐受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磁珠法分选CD4~+CD25~+Treg,将数 量1×10~6的CD4~+CD25~+Treg输注入CTA受体的大鼠,术后30 d采取外周血,尼龙毛柱分离T、B细 胞,检测在IgM 抗体刺激下的增殖放射强度的液体闪烁测定(CPM)值及血清lgG和IgA水平,判断 CD4~+CD25~+Treg对T、B细胞功能的影响及CTA的存活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分选的CD4~+CD25~+Treg纯度为95.6%.T、B细胞CPM值:正常对照组分别为2436±358、2418±348,Treg 局部干预组为2273±136、2252±127,Treg全身干预组分别为2338±228、2315±218,Treg未干预组分 别为3749±245、3720±224;Treg 未干预组与其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IsG、IgA水平:Treg 局部和全身干预组分别为(12.56±1.30)g/L、(2.38±0.21)g/L和(13.48±1.23) g/L、(2.86±0.24)g/L,与正常对照组(12.35±1.28)g/L、(2.36±0.12)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P>0.05),三组与Treg未干预组(16.58±1.12)g/L、(3.75±0.37)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Treg 局部和全身干预组CTA存活时间分别为(97±13)和(63±lO)d,显著长于Treg未 干预组的(22±8)d(P<0.01).结论 供体抗原特异性CD4~+CD25~+Treg对T、B细胞功能有明显的 抑制作用,能诱导CTA免疫耐受,延长其存活时间,且局部应用效果优于全身.  相似文献   
30.
pCDNA3.0载体介导METH1基因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生长的抑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METH1基因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体外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METH1,转染肝癌细胞系HepG2中。体外扩增HUVEC,采用MTT法检测HepG2/METH1及HepG2培养的上清对HUVEC增殖的影响。结果成功的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METH1,并在HepG2中稳定表达。MTT法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HepG2/METH1组对HUVEC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P<0.01);而HepG2组对HUVEC增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呈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pCDNA3.0-METH1对HUVEC体外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提示METH1对瘢痕内血管的抑制治疗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