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44篇
  免费   1507篇
  国内免费   910篇
耳鼻咽喉   174篇
儿科学   131篇
妇产科学   141篇
基础医学   1141篇
口腔科学   357篇
临床医学   3872篇
内科学   2122篇
皮肤病学   215篇
神经病学   553篇
特种医学   88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828篇
综合类   7448篇
预防医学   3159篇
眼科学   302篇
药学   3018篇
  47篇
中国医学   3306篇
肿瘤学   764篇
  2024年   173篇
  2023年   645篇
  2022年   645篇
  2021年   571篇
  2020年   627篇
  2019年   694篇
  2018年   716篇
  2017年   465篇
  2016年   604篇
  2015年   659篇
  2014年   1354篇
  2013年   1338篇
  2012年   1450篇
  2011年   1598篇
  2010年   1494篇
  2009年   1414篇
  2008年   1423篇
  2007年   1352篇
  2006年   1247篇
  2005年   1210篇
  2004年   1125篇
  2003年   1022篇
  2002年   989篇
  2001年   952篇
  2000年   748篇
  1999年   581篇
  1998年   525篇
  1997年   495篇
  1996年   498篇
  1995年   440篇
  1994年   395篇
  1993年   293篇
  1992年   258篇
  1991年   194篇
  1990年   177篇
  1989年   143篇
  1988年   133篇
  1987年   124篇
  1986年   111篇
  1985年   113篇
  1984年   73篇
  1983年   66篇
  1982年   67篇
  1981年   64篇
  1980年   52篇
  1979年   33篇
  1978年   10篇
  1965年   12篇
  1964年   12篇
  195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回顾分析腰椎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后深部感染的治疗,探讨其内固定移除的影响因素。方法 2008-01-2013-12病区共收治腰椎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后术区深部感染35例,根据末次随访内固定是否移除分为内固定移除组(13例)和内固定保留组(22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内固定移除的影响因素。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为腰椎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后深部感染最常见病原菌,占40%。单因素分析发现迟发型感染、术中异体输血、清创次数≥3次与内固定移除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迟发型感染(OR=17.458,95%CI=1.639~185.919)、清创次数≥3次(OR=53.154,95%CI=2.591~1090.417)是腰椎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后深部感染内固定移除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结论腰椎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后深部感染的治疗,对于迟发型感染及清创次数达到3次时应考虑移除内固定,以利于有效的控制感染。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采用MAST-QUADRANT可扩张微创通道管系统单切口治疗下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06-2013-06对32例在微创通道下行减压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并发症,对比术前、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椎间隙高度评价疗效,采用Bridwell标准评价植骨融合率。结果手术时间为145±29 min,出血量(180±96)ml,所有患者均未输血;2例患者出现硬脊膜损伤,发生并发症2例(6.2%)。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为18.6个月,VAS评分由术前(6.9±1.4)分、术后7 d(2.5±0.7)分、末次随访(2.3±0.4)分,VAS评分术前和末次随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DI指数术前和末次随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植骨融合率均为100%,内固定及椎间融合器位置良好,随访期间无融合器松动、脱落、钉棒断裂,椎间隙高度无丢失。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 Nab疗效评价标准评价手术效果,优19例,良10例,可3例,优良率90.6%(29/32)。结论手术适应证掌握恰当,MAST-QUADRANT可扩张微创通道管系统技术是治疗下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有效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993.
曾庆琪教授认为血精症肝肾阴虚是其本,湿热蕴结、瘀血阻络为其标,脾肾两虚乃其失精失血之结果,治疗重视恢复精室的“藏泄”功能,以滋阴降火为治疗血精之常,清热化湿为治疗血精之变,补益气血为治疗血精之本,凉血止血为治疗血精之标,临证治疗分为:肝肾阴虚型,方选二至丸合六味地黄丸加止血药化裁;湿热蕴结型,方选龙胆泻肝汤合小蓟饮子化裁;瘀血阻络型,方选失笑散合桃红四物汤化裁;脾肾两虚型,方选十全大补汤合鹿角胶丸加减.  相似文献   
994.
郭凤林  柴小青 《安徽医学》2016,37(9):1075-1078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定、地佐辛单独或联合用药对全麻腔镜胃癌根治患者术后苏醒期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安徽省立医院收治的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右美托咪定组(DEX组)、地佐辛组(DEZ组)和右美托咪定+地佐辛组(DD组),每组20例。DEX、DD组于麻醉诱导前15分钟时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DEZ组和DD组关腹时静脉注射地佐辛,C组关腹时静脉注射生理盐水。记录入PACU(T0)、吸痰拔管(T1)、拔管后5分钟(T2)及10分钟(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记录拔管后10分钟(T3)、30分钟(T4)、60分钟(T5)的VAS、Ramsay评分。结果 同C组相比,T0~T3时DEX、DEZ、DD组MAP降低,DEX和DD组HR减慢(P<0.05),T3~T5时DEX、DEZ和DD组VAS评分降低,Ramsay镇静评分增加(P<0.05)。同C组比较,其他各组躁动率和寒战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DD组与其他各组比较,躁动率和寒战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地佐辛单独或复合用药可使腔镜胃癌根治患者术后苏醒期血流动力学平稳,拔管后躁动和寒战发生率降低,复合用药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影响因素分析,为早期控制结核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12月31日韶关市7个县(区)的957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信息,采用描述性统计、单因素和构成比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统计分析患者就诊延迟的影响因素。结果肺结核患者平均年龄(49.99±17.46)岁,男757例,女200例,初治患者927例(96.87%),农民632例(66.04%),非农民325例(33.96%),延迟就诊742例(77.53%)。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居住地、职业、患者来源、痰检结果、重症是影响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的危险因素(P<0.05),就诊延迟与性别无明显关系(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居住地、职业、患者来源、痰检结果、重症患者是就医延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就医延迟与年龄、居住地、职业、患者来源、痰检结果、病情严重程度有关。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联合社区医院、定点医院、村委会协同开展肺结核相关知识普及工作,提高居民对肺结核的认识,促使尚不知病情的患者及时就医,切断传染源,提升疾病预防与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996.
目的:了解2014年1月-2017年1月某医院尿液标本分离肠球菌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情况,为肠球菌经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1月分离自尿液标本肠球菌,VITEK2-compact微生物鉴定系统对细菌进行鉴定,纸片扩散法联合MIC法行抗生素敏感试验,WHONET 5.6和SPSS 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014年1月-2017年1月尿液标本共检出病原菌908株,主要是大肠埃希菌,其中屎肠球菌84株,粪肠球菌68株,是位于第2位和第3位的病原菌。(2)屎肠球菌对于氨苄西林、高水平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呋喃妥因的耐药率分别89.6%,63.2%,91.5%,85.7%,69.4%、明显高于粪肠球菌的24.2%(2=65.001,P=0.000)、40.4%(2=8.246,P=0.004)、56.6%(2=26.129,P=0.000)、51.2%(2=21.144,P=0.000)、12.2%(2=50.193,P=0.000);粪肠球菌对于氯霉素的耐药率为33.3%,显著高于屎肠球菌2.6%(2=27.035,P=0.000)。二者对于喹诺酮类抗生素都有较高的耐药率(51.2%)。(3)检出一株对万古霉素耐药的屎肠球菌,耐药率为1.2%(1/84);未检出对万古霉素耐药的粪肠球菌;未发现对利奈唑胺、替加环素耐药的肠球菌。(4)屎肠球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结论:尿液标本屎肠球菌与粪肠球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性差异大,屎肠球菌多重耐药现象形势严峻,已发现耐万古霉素的屎肠球菌,必须严密监控,尽早诊治,切断传播链。  相似文献   
997.
比较广州市2008与2015年儿童乳牙患龋状况,为开展儿童龋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和标准,于2015年10-11月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广州市越秀、海珠、白云、花都、增城、从化6个区5,6,9岁儿童共4 482名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并与2008年广州市第一次儿童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015年广州市儿童5,6,9岁乳牙患龋率分别为76.78%,80.85%,74.56%,龋均分别为5.47,5.60,3.27,充填率分别为4.05%,5.81%,6.83%.2015年广州市小学生乳牙患龋率和龋均农村(88.77%,6.41)高于城市(73.94%,4.25)(x2=101.209,t=13.775,P值均<0.01);性别间患龋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充填率城市(7.38%)高于农村(1.08%)(x2=58.106,P<0.01).2015年广州市儿童乳牙患龋率、龋均和充填率均明显高于2008年口腔流调结果.5岁组2015年农村儿童患龋率最高,为86.05%,其次为2008年农村(78.89%),2015年和2008年城市儿童患龋率分别为74.22%和48.52%(x2=160.923,P<0.01).6岁及9岁组儿童患龋率及龋均分布情况与5岁组一致.结论 广州市儿童乳牙龋齿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农村高于城市,但城市龋病患病的增长速度快于农村,儿童龋病的治疗率较低,尤其是农村儿童.应加大农村地区口腔卫生资源的投入,以降低乳牙龋齿发病率.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针对现有的肩部理疗仪的缺点,研制一种便携式温控肩部理疗仪。方法:该装置由控制器、锂电池、电源适配器、电热板及肩部固定带等主要部件和附加部件载药敷料组成。该装置研制的重点和难点在于控制加热系统,由供电、主控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操作按键、控制加热、温度检测、显示和提示等部分组成。结果:该装置具有热敏实时测温、报警保护功能,在理疗的同时可进行功能锻炼,配合专用的载药敷料还可进行中药熏蒸,有助于肩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治疗效率,缩短治疗时间。结论:该装置质量轻、携带方便、操作简易、安全性高、舒适性好,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病毒(HBV)慢性感染者中健康携带者进展为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以2014年1—8月期间在河南大学淮河医院门诊确诊的623例HBV慢性感染健康携带者为前瞻性观察队列,在2016年6—12月间对所有观察对象进行随访体检,判断临床转归。根据健康携带者是否进展为CHB,将观察对象分为未进展组和进展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采用Cox回归分析HBV携带者进展为CHB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基线HBeAg阳性率和HBV-DNA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而言,进展组的男性、HBeAg阳性率与≥200 000 IU/ml的比例分别为47.0%、10.6%和10.2%,高于非进展组的32.3%、6.2%和1.8%。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女性是HBV携带者进展为CHB的独立保护因素,而HBV-DNA载量升高是独立危险因素(P0.05)。HBeAg仍然阳性的HBV-DNA载量均显著高于同期的HBeAg阴转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组的211例基线HBeAg阴性者中有4例发生HBeAg阳转,207例HBeAg持续阴性。HBeAg阳转者随访时的HBV-DNA载量显著高于HBeAg持续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两年的随访时间里约有1/3的HBV携带者进展为CHB,性别和HBV-DNA载量是进展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建议定期对HBV携带者检查HBV-DNA载量、血清学标志物和B超,尤其是男性携带者。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了解中国医务人员(HCPs)艾滋病污名现状,为向HCPs开展减少艾滋病污名干预活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Pub Med数据库,并辅以文献追溯法收集2001年1月—2017年6月公开发表的关于中国HCPs艾滋病污名现状的相关文献,应用R 3.3.1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3篇中、英文文献(中文文献40篇和英文文献3篇),累计研究对象21 335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有37.59%(95%CI=22.55%~53.96%)和47.02%(95%CI=34.41%~59.83%)的HCPs分别对艾滋病感染者/患者(PLWHA)存在负性刻板印象和恐惧心理;有31.43%(95%CI=18.72%~45.73%)的HCPs认为有权拒绝为PLWHA提供医疗服务;有22.20%(95%CI=12.23%~34.11%)的HCPs拒绝为PLWHA提供一般诊疗/护理服务;有37.96%(95%CI=20.64%~57.01%)的HCPs拒绝提供侵入性诊疗/护理服务;有54.44%(95%CI=45.05%~63.67%)的HCPs赞成对PLWHA实行就医隔离;有59.39%(95%CI=32.13%~83.85%)的HCPs认为应对PLWHA实行强制检测;有37.40%(95%CI=20.08%~56.57%)的HCPs认为可未经PLWHA同意擅自将其病情告知他人。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结果较为稳定;Egger’s检验和漏斗图结果均显示,除"拒绝提供侵入性诊疗/护理工作"指标外,其余指标存在发表偏倚的可能性均较小。结论中国HCPs艾滋病污名严重,亟需针对此人群开展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