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64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69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10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测量磁共振正中矢状位上正常成人胼胝体面积,探讨不同年龄组及不同性别间可能的差异.方法:磁共振检查286例正常成人,其中男性127例,女性159例,年龄由20岁至81岁,分为20~29岁组、30~39岁组、40~49岁组、50~59岁组、60岁以上组共5组;其中20~29岁组男25例、女26例;30~39岁组男26例、女33例;40~49岁组男33例、女50例;50~59岁组男32例、女36例;60岁以上组男11例、女14例.测量磁共振成像T1加权像正中矢状位上胼胝体面积及颅内大脑面积,进行标准化.经统计学处理研究分析.结果:286例正常成人胼胝体面积平均值为(619.01±90.61)mm2;其中男性127例面积平均值为(635.99±85.62)mm2;女性158例面积平均值为(605.37±92.46)mm2;20~29岁组、30~39岁组、40~49岁组、50~59岁组、60岁以上组各年龄组胼胝体面积平均值分别为(627.52±83.34)mm2、(622.13±123.68)mm2、(615.84±85.53)mm2、(621.34±74.32)mm2、(605.81±77.53)mm2.结论:胼胝体面积标准化平均值在20~29岁组、30~39岁组、40~49岁组之间无明显变化,在50岁后逐渐缩小,不同年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性别胼胝体面积平均值女性大于男性,但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62.
影像学检查手段的多样化及其广泛应用一方面使得临床诊断的准确率得到大大提高,另一方面却使得影像学检查和诊断中存在的低效率和低效能的状况凸显;与此同时,影像学诊断质量的管理与快速发展的影像学技术手段相比则显得明显滞后.影像学诊断质量评价和管理研究的方法学的提出,为下一步进行疾病的影像学诊断质量评价与管理研究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3.
动态增强MRA在胸腹部大血管成像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3DDCEMRA具有无创伤、检查快速、操作简便、图像空间分辨率高、诊断假阳性率低等特点。笔者搜集 3 0例行 3DDCEMRA检查的病人进行分析 ,探讨其对胸、腹部大血管疾病诊断的价值及限度。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搜集 3 0例在本院诊治行 3DDCEMRA检查的病人 ,其中男 2 1例 ,女 9例 ,平均年龄 5 0 .6岁 ( 7~ 82岁 )。包括主动脉夹层 6例 ,真性动脉瘤 6例 ,肾动脉瘤 3例 ,肾动脉狭窄 3例 ,假性动脉瘤和动脉粥样硬化各 2例 ,正常 8例。1.2 成像方法 应用超导型 1.5T磁共振检查仪 (GESignaMR/i)。被检查者常规取仰卧位 ,足先进 …  相似文献   
64.
目的 应用分析维数方法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血管树空间结构重塑随氧分压的变化规律.方法 分别对106例COPD患者及100例非COPD健康对照者进行CT扫描并进行血气分析.应用后处理软件形成肺血管树,以ImageJ软件计算外周肺血管树分形维数(FD);比较对照组与COPD组FD值;分析COPD患者FD改变与动脉血氧分压的相关性.结果 COPD组外周肺血管树FD显著低于对照组(t=5.21,P<0.01).COPD患者FD与动脉血氧分压存在显著正相关性(r=0.692,P<0.01).结论 FD分析能够有效评估COPD患者病程中肺小血管(动脉及静脉)重塑,COPD患者肺血管树FD值与氧分压显著相关,一定程度验证了低氧在肺血管重塑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讨人工智能(AI)定量检测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不同分型中胸部CT动态变化特征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0年5月期间多家医疗中心确诊的95例COVID-19非重症患者和22例COVID-19重症患者的连续动态CT扫描结果及首次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使用AI技术自动分割COVID-19病灶得到CT定量结果。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比较两组间定量指标的差异。对发病后天数与CT定量数据进行三次多项式曲线回归函数拟合,得到变化曲线。结果 重症组患者除GGO%小于非重症组外,剩余CT定量指标均大于非重症组(P<0.05)。非重症组CT定量指标约第10~11天达到峰值,10~30天内迅速好转,30~40天基本消散。重症组发病高峰迟于非重症组1~2天,病变吸收速度远低于非重症组,并且消失时间延长。结论 AI定量检测有助于准确识别COVID-19肺炎胸部CT的动态演变过程。不同定量指标能够客观地评估肺内病变性质,为疾病的转归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66.
目的:比较7种常用的脑白质病变(WMLs)MRI视觉分级方法,评价各分级之间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并计算两两间相互转化的参数.方法:随机选取50例MRI T2-FLAIR显示有不同程度WMLs患者,由两名医师分别用7种分级方法对其WMLs进行评分. 视觉分级间的相关性评价采用Spearman 等级相关分析,不同评估者之间的一致性分析采用Kappa检验,通过回归分析计算各分级间相互转化的参数.结果:不同视觉分级在WMLs评分上均有较强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s: 0.579~0.917, P<0.05). 除Schelten(modilified)分级和Ylikoski分级外,其它分级在不同观察者间的一致性好(κ>0.585). 除Aharon-Peretz J分级和De Groot JC分级外,通过回归分析得出了其它5个分级间相互转化的参数,其确定系数R2的范围为0.5856~0.8892.结论:7种不同白质病变的MRI视觉分级间有较好的相关性,而不同评估者间Aharon-Peretz J分级的一致性最好.  相似文献   
67.
目的 初步评价计算机辅助诊断(CAD)技术诊断肺栓塞的可行性及诊断效能.方法 回顾性收集因临床高度怀疑肺栓塞或下肢深静脉血栓而行CT肺血管成像(CTPA)检查的住院患者资料.由2名低年资医师及CAD软件分别阅片,记录肺栓塞患者人数、栓子数目及位置.3个月后由2名低年资医师在CAD辅助下重新评估患者资料.以2名高年资医师...  相似文献   
68.
69.
乳腺癌的相关影像学表现与B淋巴细胞瘤基因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乳腺癌的钼靶X线表现与B细胞淋巴瘤基因 (bcl 2和bax)表达的关系 ,旨在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预测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5 4例乳腺癌和 2 6例乳腺良性病变均经病理证实 ,且所有患者均行乳腺钼靶X线摄影。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测定这些乳腺癌和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bcl 2和bax的表达水平。比较它们在乳腺癌和乳腺良性病变中的表达并且分析其表达与乳腺癌的钼靶X线表现的关系。结果 乳腺癌中bcl 2和bax的表达均高于其他两种乳腺良性病变 (χ2 =15 116、11 36 1,P <0 0 5 )。结节状肿块中bcl 2和bax的表达均高于其他形态肿块组 (χ2 =10 35 8、12 818,P <0 0 5 ) ;肿块边缘有“毛刺征”的bcl 2和bax的表达均高于无“毛刺征”组 (χ2 =10 996、10 6 6 7,P <0 0 5 ) ;钙化形态为泥沙样者 ,其组织bcl 2的表达较在其他钙化形态中为高 (χ2 =10 4 0 5 ,P <0 0 5 ) ;病变内有簇状钙化者的bcl 2表达较仅表现为肿块者高 (χ2 =6 84 1,P <0 0 5 )。结论 乳腺癌的一些重要钼靶X线征象与bcl 2和bax的表达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乳腺癌的钼靶X线表现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 ,对早期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0.
影像检查在肺癌早期检测、诊断、疗效评估各个环节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相较其他检查方法 ,CT检查技术因简单便捷、广泛普及与快速高效成为肺癌早期筛查、诊断、疗效评估的主要手段。简要介绍低剂量CT、高分辨增强CT、双源能谱CT、PET/CT等在肺癌早期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作用。基于形态与功能信息融合的CT肺癌系统评价体系,更能反映肿瘤的生物学行为特点,更符合现代肺癌治疗学的发展需求,将在肺癌精准治疗临床实践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