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4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32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8篇
特种医学   31篇
外科学   422篇
综合类   5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51.
目的:探讨Cervifix和Axis内固定系统对陈旧性寰枢椎脱位并脊髓不全损伤患者颈枕融合内固定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脊柱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骨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骨科1998-08/2003-06收治的110例陈旧性寰枢椎脱位并脊髓不全损伤患者,均经前路或后路减压、后路融合,随机分组行Cervifix或Axis内固定。对两组治疗结果及围手术期参数、并发症比较研究。结果:围手术期参数:Cervifix组平均手术时间犤(125±25.3)min犦低于Axis组犤(168±19.5)min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Cervifix组犤(212±53.2)mL犦少于Axis组犤(421±50.6)mL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引流量Cervifix组犤(50.4±15.8)mL犦少于Axis组犤(62.4±23.7)mL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无脊髓损伤加重、术后感染。全部患者均获骨性融合,术后JOA评分及优良率无差异。螺钉方向不佳:Cervifix组3枚,Axis组12枚,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7.007,P<0.05)。术后并发症:Cervifix组(0.752%)低于Axis组(5.50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18.11,P<0.05)。结论:两种内固定系统的融合率、神经功能恢复率无差异,Cervifix内固定优于Axis内固定。  相似文献   
552.
目的:探讨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技术治疗陈旧性齿状突骨折并寰枢椎失稳的疗效。方法:2005年1月~2010年1月,本院对48例陈旧性齿状突骨折并寰枢椎失稳患者行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复位固定,其中男性30例,女性18例,年龄19~56岁,平均45.1岁。本组术前均行颅骨牵引。结果:本组48例患者共置入寰椎和枢椎椎弓根螺钉各96枚,寰枢椎复位满意,术中无脊髓损伤。术中出血250—900ml,平均370ml,手术时间110-280min,平均155min。术中3例出现椎动脉损伤,3例出现寰椎后弓下壁破裂。术后均获得随访,9~64个月,平均46.6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均在术后6个月获得骨性融合,未发现螺钉松动、移位,螺钉断裂,寰枢椎再移位、失稳现象。JOA评分由术前的7.1-2.8,改善至术后的13.3-2.1,P〈0.05。结论: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具有良好的复位效果,为寰枢椎不稳患者治疗提供了一种较好的内固定术式。  相似文献   
553.
自 1992年 5月~ 2 0 0 3年 6月应用Apofix与Simmons技术治疗寰枢椎脱位 14 5例 ,其中合并脊髓不全损伤 6 1例 ,现就两种治疗结果及有关问题加以分析。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36例 ,女 2 5例。年龄 11~ 6 5岁 ,平均 35 9岁。寰枢椎脱位 2 3例 ,新鲜齿状突骨折 11例 ,陈旧性齿状突骨折 9例 ,先天性畸形致脱位 5例 ,创伤性寰椎横韧带断裂 8例 ,单侧椎弓骨折 3例 ,一侧关节脱位 2例。其中应用Apofix固定 2 9例 ,术前JOA评分法为 6 3~ 9 9分 ,平均 7 5分。Simmons技术固定 32例 ,术前JOA评分6 2~ 10 1分 ,平均为 7 4分。1…  相似文献   
554.
目的:探讨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减压融合术后的临床疗效及其相关因素。方法:2000年1月一2011年1月,我院共收治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64例,其中男39例,女25例,年龄42。67岁,平均54.1岁。采用后路椎板广泛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治疗者36例,采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治疗者12例,后外侧经关节突减压植骨融合者9例,前后路联合减压植骨融合者7例。评估患者的年龄、病程、影像学表现、病变类型、手术方式、术前合并疾患,及术后并发症和手术疗效的关系。手术疗效采用JOA评分及其改善率进行判定。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4.6年(1—12年)。术前平均JOA评分为(4.5±1.9)分,末次随访时(7.8±2.1)分,平均改善率为(48.4±38.1)%。后路椎板广泛切除、减压、植骨融合组为(37.6±36.8)%,前路减压、植骨融合组为(62.9±32.6)%,后外侧经关节突减压植骨组为(30.8±29.2)%,前后路联合减压植骨融合组为(59.5±39.1)%。患者的术前病程、年龄、手术方式,、MRI检查T2WI信号改变,及是否合并糖尿病对术后疗效有显著影响(P〈0.05)。30例(46.9%)患者合并术后1种或多种并发症:17例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恶化,12例患者合并脑脊液漏,3例患者硬膜外血肿形成,5例合并肺部感染。结论:对于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外科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患者术前病程、年龄、手术方式、MRI检查T2WI信号改变,及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影响手术疗效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55.
[摘要]目的:探讨颈椎管狭窄症后路减压术后脊髓漂移与疗效相关性及脊髓漂移机制。方法:①选择2007年1月~2011年8月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行颈椎管狭窄症后路减压手术94例,男62例,女32例,其中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54例,全椎板切除术40例,  相似文献   
556.
目的 探讨椎板薄化分解揭盖法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合并脊髓病的疗效.方法 1999年1月至2009年1月,采用椎板薄化分解揭盖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合并脊髓病患者126例,男73例,女53例;年龄35~71岁,平均50.2岁.压迫位于上胸段28例,中胸段32例,下胸段66例.采用改良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括约肌功能评分以及参照Epstein和Schwall标准评估疗效.摄胸椎正、侧位X线片,行CT及MRI扫描,观察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116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96个月,平均49.5个月.术前括约肌功能JOA评分为(1.981±0.543)分,术后为(2.654±0.413)分;术前下肢运动功能JOA评分为(1.196±0.964)分,术后为(3.720±0.709)分;术前及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按Epstein和Schwall评分标准,优73例,良31例,可9例,差3例;优良率89.7%.术后6例发生脊髓损伤,给予营养神经药物治疗后好转;5例发生脑脊液漏,给予床尾抬高30°,行保守治疗治愈;2例发生切口浅表感染,给予换药处理后愈合.术后6个月111例患者植骨融合;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植骨均获得骨性融合.结论 椎板薄化分解揭盖法对脊髓侵袭小,手术安全性可靠,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57.
寰椎侧块螺钉与枢椎弓根螺钉徒手植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徒手植入寰椎侧块螺钉与枢椎椎弓根螺钉方法,总结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新鲜成人寰枢椎标本各50具,男女各25具,用尖嘴咬骨钳咬除进钉点骨皮质,先后分别用1.5、2.5 mm克氏针制备钉道,再用锤子将导锥顺着制造的钉道小心击入,待有落空感时停止;寰椎侧块螺钉进钉点选择在寰椎后结节中点旁开18~20mm,与后弓下缘以上2 mm的交点,钉道方向在冠状面垂直,矢状面上螺钉头端向头侧倾斜约5°。枢椎进钉点为枢椎下关节突根部中点,钉道与矢状面夹角约15°,横断面夹角约30°。临床寰枢椎不稳患者26例,男15例,女11例,平均39.5岁;应用钉棒系统17例,钉板系统9例。术前JOA评分5.1~10.6分,平均7.5分。[结果]术后无1例发生脊髓和椎动脉损伤。随访9~32个月,平均15个月,JOA评分12.9~16.5分,平均14.5分,改善率87.6%。植骨块全部融合,无内固定断裂、松动。[结论]寰椎侧块螺钉与枢椎椎弓根螺钉徒手植入技术简单、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58.
目的探讨应用寰椎侧块螺钉与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治疗寰枢椎不稳的疗效。方法2002年2月至2004年3月,采用寰椎侧块螺钉结合枢椎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寰枢椎不稳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15~57岁,平均39.5岁;齿突陈旧性骨折5例,先天性游离齿突4例,新鲜齿突骨折6例(AdersonⅡC型)。所有患者均伴有寰枢椎半脱位或不稳,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颈枕区疼痛,活动受限。术前JOA评分5.1 ̄10.9分,平均7.6分。术前行颅骨牵引。寰椎侧块螺钉进钉点选择在寰椎后结节中点旁18 ̄20mm与后弓下缘以上2mm的交点处,钉道与冠状面垂直,矢状面上螺钉头端向头侧倾斜约5°。枢椎椎弓根螺钉进钉点为枢椎下关节突根部中点,钉道与矢状面夹角约15°,与横断面夹角约30°。螺钉直径3.5mm,寰椎侧块螺钉长28~32mm,枢椎椎弓根螺钉长22~26mm。应用Vertex7例,Axis3例,Cervifix5例。结果15例患者共置入寰椎侧块螺钉和枢椎椎弓根螺钉各30枚。术后无一例患者发生脊髓和椎动脉损伤。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25个月,平均14个月。术后6个月JOA评分13.2~16.8分,平均14.8分,改善率为87.5%。骨折的齿突均骨性愈合,植骨块全部融合,无内固定断裂、松动。结论后路寰椎侧块螺钉结合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具有稳定的三维固定效果,可用于治疗寰枢椎不稳。  相似文献   
559.
上颈椎失稳并脊髓不全损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讨论上颈椎失稳并脊髓不全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男116例,女76例,平均年龄41岁。齿突骨折47例(新鲜骨折38例,陈旧性骨折9例),Hangman骨折45例(新鲜骨折28例,陈旧性骨折17例),寰椎横韧带断裂24例,先天畸形23例,寰椎单侧椎弓骨折19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7例,一侧关节凸骨折9例,Jefferson骨折并慢性不稳3例,肿瘤4例。齿突螺钉固定29例,颈2-3椎间融合10例,寰枢椎Apofix固定融合27例,颈枕融合Axis固定29例、Cervifix固定36例,Simmos寰枢固定融合32例,Brooks固定融合8例,钢丝加关节突螺钉固定8例:经椎弓根加压螺钉固定,植骨融合4例,其他方法1例。结果平均随访4年9个月。189例获得骨性愈合,延迟愈合3例,钢丝断裂2例,椎体移位1例。椎动脉损伤6例次,神经根损伤12例次,退钉10枚。JOA改善率79.9%,无脊髓损伤加重者。结论恰当的手术方法是治疗的基础,内固定物的选择可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560.
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术病人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晓春  郝定均  谢恩 《护理研究》2009,23(28):2573-2574
[目的]探讨颈椎多节段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orient钛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477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病人进行术前心理指导、术前训练、术后功能锻炼和康复指导等护理.[结果]通过477例病人的护理,病人症状明显缓解,脊髓功能明显改善.[结论]运用术前和术后科学的护理方法,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功能恢复中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