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2篇
基础医学   25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85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78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61.
目的总结脊髓小脑共济失调7型(SCA7)的临床表现,开展基因检测。方法对1个表现为视力下降、辨色力异常和行走不稳的家系完成家系调查及体格检查,部分成员行视网膜形态学及电生理检查;19名家系成员及12名健康对照者行SCA7突变基因PCR,测序仪直接检测三核苷酸胞嘧啶-腺嘌呤-鸟嘌呤(CAG)重复数目。结果6例成员存在小脑性共济失调、视力下降和辨色力异常,眼底示黄斑及视网膜周边色素异常,视网膜电图波形熄灭,震荡电位幅值和光闪视觉诱发电位振幅明显下降;正常等位基因CAG重复数目为8~25次,该6例异常等位基因CAG重复数目为50~97次,诊断为SCA7患者;1例无异常临床表现的成员CAG重复数目分别为18次和56次,后者超出正常范围,诊断为未到发病年龄的症状前患者。结论SCA7患者的临床表现具有异质性,CAG重复数目检测可以为基因诊断和症状前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62.
目的 研究 L- dopa对 PC1 2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及诱导机制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以 PC1 2细胞为多巴胺神经元的细胞模型 ,利用 DNA凝胶电泳结合图像分析仪、流式细胞术及共焦镜等技术检测不同浓度 L- dopa所致的凋亡率以及 Ca2 浓度、p H值的改变。结果  50、1 0 0、1 50μmol/ L处理组凋亡率分别为 1 2 .4%、2 4 .4%、37.2 % ,与片断化 DNA比例基本一致 ;1 50μM L- dopa处理后 ,细胞内 Ca2 浓度升高 ,p H值下降。结论  L- dopa可以诱导 PC1 2细胞凋亡 ,呈明显量效关系 ,提示 L- dopa可能会通过这条途径损害 DA神经元 ,导致疗效减退 ,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胞浆 Ca2 浓度升高或胞浆酸化介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63.
线状体肌病     
线状体肌病(nemaline myopathy,NM)由Conen等和Shy等于1963年首先报道[1-11],其定义为肌纤维结构异常,即可在肌纤维中发现线状体(nemaline body)或称肌杆(rod),又称杆状肌病."线状(nema)”一词由Shy等首先应用,因肌杆呈线样结构而得名[5].NM发病率约为2∶10万,可呈常染色体显性和隐性二种方式遗传,其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无差别[3-7,9,12].现将有关此病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64.
上海地区91名正常人强直性肌营养不良基因CTG重复数测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上海地区正常人强直性肌营养不良(DM)基因中三核苷酸CTG重复数的值。方法:用PCR扩增及Southern杂交法检测91名正常人DM基因的CTG数。结果:测出7个等位基因,其CTG重复数分别为5,11,13,15,19,23及30个,其中以13的频率最高(80.21%)。结论:上海地区91名正常人的结果与日本人群相似,与欧洲人群及中国成都人群不同。  相似文献   
265.
266.
善得定在急性颅脑损伤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急性颅脑损伤伴上消化道出血(又称急性胃粘膜病变AGM)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直接影响颅脑损伤病人的预后。我科自1996年1月~7月间在一般的治疗方案上加用善得定治疗10例,并与一般治疗方案的另10例作对比,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颅脑损伤中呕吐物中潜血>++;或呕吐中可见咖啡色及血性液;大便潜血>++;并排除原有胃溃疡及门静脉高压史。 1.2 一般资料:20例颅脑损伤病人中,男17  相似文献   
267.
目的了解遗传性运动感觉性神经病(HMSN)合并肥厚心肌病(HCM)的经颅多普勒(TCD)局部脑血流量(cCBF),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和心电图(ECG)的变化。方法,对一家三代HMSN合并HCM12例患者和1例无症状者常规进行了这四项检查,结果TCD,rCBF,BAEP和ECG的异常率分别为85%,76%,92%和92%。结论绝大多烽HMSN合并HCM患者的TCD,rCBF,BAEP和EC  相似文献   
268.
探讨强直性肌营养不良(DM)患者及家系成员三核苷酸重复数CTG(胞嘧啶、胸腺嘧啶、鸟嘌呤)的变化。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及DNA杂交法对5例临床诊断DM患者及其中3个家系的其他11名成员和1名正常人进行了DM基因的CTG重复数的测定。结果1名正常人CTG三核苷酸重复数是30个,5例DM病人均在85个以上,其中2例在1605个以上,明显高于正常人CTG重复数,而且CTG重复数与临床症状轻重有关。11名家系成员中除2名正常外,余9例CTG拷贝数均超过正常范围,此9例据此诊断为DM。结论DM基因诊断与其临床诊断相一致,而且该基因诊断可早期发现DM家系中无临床症状的DM患者,也可对临床可疑的DM患者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69.
进行性桥延麻痹伴耳聋又称VanLaere氏病 ,Brown VialettoVanLaere(BVVL)综合征 ,由Brown于 1 894年首次报道 ,是一种罕见的遣传病。目前认为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遣传 ,临床表现为青少年进行性的耳聋伴运动神经元病样的损害 ,即进行性耳聋、呛咳、声音嘶哑、吞咽困难、胸闷、心慌、四肢无力、肌肉萎缩等。1 资料   2例均系女性 ,分别为 2 8岁及 1 7岁。临床症状均有双耳听力减退 ,四肢无力、变细 ,声音嘶哑、呛咳 ,病史均为 6年。听力障碍及四肢无力进行性加重。均无肉跳感 ,无痛觉障碍 ,无二便障碍…  相似文献   
270.
散发性脑炎,一般起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近年来发病有增高的趋势。有关本病病因国内一般认为可能与多种病毒感染有关,国外有人认为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是散发性脑炎最常见的一种,约占散发性脑炎的20~76%。目前国内主要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中药等治疗。尚未见用干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