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46篇 |
免费 | 4篇 |
国内免费 | 14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118篇 |
临床医学 | 44篇 |
内科学 | 46篇 |
皮肤病学 | 2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8篇 |
外科学 | 6篇 |
综合类 | 96篇 |
预防医学 | 7篇 |
药学 | 32篇 |
中国医学 | 1篇 |
肿瘤学 | 3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2篇 |
2016年 | 2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13篇 |
2011年 | 9篇 |
2010年 | 8篇 |
2009年 | 19篇 |
2008年 | 25篇 |
2007年 | 34篇 |
2006年 | 54篇 |
2005年 | 34篇 |
2004年 | 18篇 |
2003年 | 22篇 |
2002年 | 26篇 |
2001年 | 29篇 |
2000年 | 21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2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微课是以短小精干的视频为载体,对某个关键知识点或重要环节进行的情景式、移动式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微课教学在医药人才培养中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然而微课制作的主体是教师,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一方,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微课的推广和应用。为进一步提高微课教学的效果,本教研室尝试了"翻转"微课的教学改革活动,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免疫学》和《临床免疫学检验》课程的微课制作。通过三年多的实践,本教研室发现"翻转"微课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学习兴趣和巩固专业知识方面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同时,"翻转"微课的开展还有益于教师的成长和学科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2.
113.
目的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心肌功能损害时心肌核因子-κB(NF—κB)的活化及葡激酶的干预作用。方法63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9)、ANP组(n=27)、葡激酶干预组(n=27),ANP模型采用5%的牛磺胆酸钠胰胆管逆行注射方法建立。干预自造模前2d腹腔注射葡激酶1.5mg/kg体重,一天2次,共4次。ELISA法测定制模后6h、12h、24h各时点血TNF—α、IL-6含量;RT—PCR检测心肌NF—κB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NF—κB蛋白的表达,常规观察胰腺及心肌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ANP组术后6h大鼠心肌NF—κB mRNA及NF—κB蛋白表达异常增高,TNF—α、IL-6呈进行性升高,干预组胰腺及心肌组织的病理变化减轻。心肌NF—κB mRNA及蛋白表达下调,血TNF—α、IL-6明显下降,与ANP组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ANP大鼠的心肌损伤可能与循环中TNF—α、IL-6水平升高导致的心肌NF—κB活化有关。葡激酶对SAP并发的心肌损伤具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14.
[目的]研究重组葡激酶(r-Sak)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发展及心肌损伤的干预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63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A)组(n=9),模型对照(B)组(n=27),r-Sak治疗(C)组(n=27).SAP模型采用5%牛磺胆酸钠胰胆管逆行注射方法建立.ELISA法测定6、12、18 h各时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心肌肌钙蛋白(CTn1)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术后6、12、18 h各时点心肌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活化情况,光镜及电镜下观察胰腺及心肌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大鼠从术后6 h开始出现CTn1、CK-MB升高,治疗组各时点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IL-6、TNF-α水平亦从术后6 h开始升高,其变化在时点上与CTn1、CK-MB的变化具有一致性,治疗组各时点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胰腺及心肌组织的出血坏死减轻,微血管血栓的形成减少.[结论]r-Sak能减轻SAP的病变程度和心肌损伤,可能具有治疗SAP及预防心肌损伤等并发症的作用,特异性溶栓剂的应用可能成为治疗SAP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5.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icEscherichia co-li,EHEC)是出血性肠炎的主要病原体,其主要血清型是O157∶H7。该菌被确认为致病菌的20多年来世界各地包括中国都有不同规模的暴发流行。EHEC O157∶H7感染可使人患腹泻、出血性结肠炎(hemorrhagic colitis,HC),还可在5%~10%的病例中引发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emolyticuremic syndrome,HUS)及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等严重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死亡。EHEC O157∶H7的感染因具有暴发流行趋势、强烈的致病性与致死性以及抗生素治疗可能会加… 相似文献
116.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是一种新型人类病原菌,由它引起的感染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生命。对其进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可为该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和参考。现就目前常用的几种大肠杆菌O157:H7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117.
[目的]研究葡激酶(r-Sak)和益活清胰汤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作用及2药合用的协同作用.[方法]16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A)组(n=18)、造模(B)组、益活清胰汤治疗(C)组、r-Sak治疗(D)组及益活清胰汤合用r-Sak治疗(E)组(均n=36).每组随机选9只用于测定18 h存活情况,SAP造模术后6、12、18h各取9只测定胰腺血流量,计算腹水量,测定血清淀粉酶(AMY)、脂肪酶(LPO),并在光镜下观察胰腺病理变化.[结果]A、B、C、D和E组大鼠18 h存活数分别为9、2、6、7、8只.A、C、D、E 4组SAP术后6、12、18 h AMY、LPO、腹水均较B组明显降低,C组较D组低,E组较C、D组低(均P<0.05).术后各时点B组胰组织血流量呈逐渐下降趋势,B、C、D、E组较A组显著下降(P<0.05).C、D、E 3组各时点胰组织血流量降低值<B组,D组<C组,E组<C、D组(均P<0.05).C、D、E组胰腺的病理损伤程度较B组减轻.[结论]r-Sak及益活清胰汤均对大鼠SAP具有治疗作用,且2药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8.
目的构建表达肠血性大肠杆菌(EHEC)O157∶H7Ⅲ型分泌蛋白EspA与紧密粘附素C-端免疫保护性片断(IntiminC300)的融合蛋白(EspA-IntiminC300)。方法采用PCR技术从EHEC O157∶H7基因组中扩增EspA的编码基因espA及IntiminC300的编码基因eaeC300,T-A克隆后依次构建至表达载体pET-28a(+),转化宿主细胞E.coliBL21(DE3),测序鉴定,IPTG诱导表达,SDS-PAGE检测其表达量及表达形式,亲和层析法纯化目的蛋白,免疫印迹分析免疫反应性。结果PCR法自EHEC O157∶H7基因组中分别扩增出了约580bp(espA)和900bp(eaeC300)的目的片段,将二者融合构建了重组质粒pET-28a(+)-espA-eaeC300,测序结果与理论预测值一致性为99.9%(1501/1502)。融合蛋白在工程菌中表达量约40%,PAGE初步测定目的蛋白的相对分子量(Mr)约54×103Da,破菌后电泳证实目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表达,包涵体洗涤后纯化,获得目的蛋白纯度约90%。免疫印迹显示融合蛋白能分别与兔抗EspA和IntiminC300血清发生免疫反应。结论高效表达了融合蛋白(EspA-IntiminC300),此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和免疫原性,为研制EHECO157∶H7多亚单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9.
120.
目的 获得高纯度的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18(rhIL 18)。方法 采用溶菌酶加超声破菌的方法抽提包涵体 ,以8mol/L尿素溶解包涵体 ,变性条件下以阴离子柱层析进行首步纯化 ,复性后再进行凝胶过滤层析。对纯化的样品进行了SDS PAGE、HPLC、N端氨基酸序列、免疫印迹及生物学活性分析。结果 rhIL 18在大肠杆菌中以不溶性包涵体形式存在 ,所提取的包涵体中重组蛋白纯度可达到 80 %以上 ,包涵体经二步柱层析纯化后 ,HPLC分析纯度达 98%以上 ,SDS PAGE测定其分子质量约 19× 10 3 ,N端 15个氨基酸序列与预期一致 ,生物学活性分析证实纯化的rhIL 18具有诱导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产生IFN γ的能力。结论 所建立的纯化rhIL 18的方法简便有效 ,为开展rhIL 18的结构活性关系研究及其大规模纯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