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13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46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青年与老年直肠癌临床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青年与老年直肠癌的临床、病理及预后差异。方法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自1990年1月至2000年1月收治40岁以下直肠癌患者138例(青年组),65岁以上者163例(老年组),对这组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生存分析和预后的多因素分析。结果青年组Ⅲ期直肠癌患者比例(53.6%,74/138)明显高于老年组(34.3%,55/163);P=0.001;青年组中黏液腺癌和低分化腺癌患者比例(28.2%,39/138)也高于老年组(10.4%,17/163)P〈0.001。青年组和老年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50.4%和6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按照TNM分期进一步分析显示.同期别两组的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T分期(P=-0.001)和淋巴结转移(P〈0.05)是影响两组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与老年直肠癌相比,青年直肠癌患者的病期较晚、肿瘤分化程度较低,影响其预后;但相同病期者生存率相似。早期诊疗是提高直肠癌总体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2.
胃肠道间质瘤多因素预后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生物学行为并对多因素进行预后分析。方法 对194例胃肠道间质瘤构建组织微阵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CD117、CD34、a-SMA、desmin、S-100、p53、Ki-67、PCNA的表达,结合随访资料,对其生物学行为进行分析。结果 全组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93.5%、72.1%、63.2%。单因素分析,患者的预后与肿瘤部位、肿瘤大小、核分裂数、肿瘤有无坏死、出血、细胞密集程度、肿瘤细胞类型、核异型性、Ki-67标记指数、p53、性别等因素有关(P〈0.05)。初治患者预后同时与手术方式、周围脏器组织有无侵犯及黏膜有无受侵等因素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核分裂数、坏死、周围组织侵犯、性别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结论影响胃肠道间质瘤的预后因素较多,胃间质瘤肿瘤直径〉10cm,核分裂数〉10个/50HPF,肿瘤有坏死,黏膜受侵提示肿瘤恶性度较高,Ki-67标记指数≥5%及p53蛋白(+)有助于预测胃间质瘤侵袭行为;小肠间质瘤肿瘤直径〉5cm,均应高度警惕肿瘤的复发转移。CD34、SMA、desmin、PCNA、S-100蛋白阳性表达与预后无关。  相似文献   
33.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乳腺X线照相可发现一些乳腺微小病变,为明确这些病变的性质,往往需行乳腺手术活检。Sickles[1]报道约2~4%的病人因乳腺像检查提示有可疑癌变而行外科手术活检,而这些病变中有70~90%为良性。因此寻找一种简单可靠、损伤性小的诊断方法已成为必要。X线立体定位下乳腺粗针穿刺活检(Stereotacticneeedlecorebiopsy,SCNB)为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诊断方法之一,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在欧美一些国家已被普遍应用。本文就这一技术的适应证、方法和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1.…  相似文献   
34.
35.
中国北方肝细胞癌与乙肝病毒感染的紧密关联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确立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及丙肝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在中国北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发生中的病因学地位。方法采用Abbott AxSym系统检测119例连续系列中国北方地区HCC病例的血清HBV、HCV标志,对血清HBV标志阴性病例,采用免疫组化、巢式PCR和DNA测序等对HBVX基因进行鉴定。结果119例HCC中,血清HBsAg阳性率为82.4%(98/119);anti-HBc阳性率为94.1%(112/119);4例血清HBsAg及anti-HBc均阴性病例中,3例HBVX基因阳性,因而HBV感染的阳性率达99.2%(118/119)。本组anti-HCV阳性率11.8%(14/119),且均伴有HBV感染标志。结论中国北方地区HCC与HBV感染具有紧密关联性,是本地区HCC发生的主导病因。HCV感染是一个HOC发生的重要辅助因素。  相似文献   
36.
Vater壶腹及乳头癌的淋巴结转移特点及相关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Vater壶腹及乳头癌的淋巴结转移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52例Vater壶腹及乳头癌患者根治术后的淋巴结转移特点,分析其临床病理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对152例Vater壶腹及乳头癌行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淋巴结转移率为31%,其中T1、T2、T3、T4期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0、20%(11/54)、26%(19/72)及94%(16/17).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有:肿瘤直径(<3 cm与≥3 cm相比,P=0.002)、肿瘤分化程度(P=0.012)、十二指肠壁浸润(P=0.008)、T分期(P=0.000)及胰腺受侵(P=0.005).结论 Vater壶腹及乳头癌淋巴结转移率高;根治性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式;行肿瘤局部切除时应选择适合的病例.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再次肝切除在结肠癌肝转移肝切除术后肝内复发(RCLM)中的应用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0月至2006年8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4例RCLM再次肝切除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4例RCLM首次和再次肝切除时均无手术死亡和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中位生存期从第1次肝切除时算起为57个月,从再次肝切除算起为25.5个月。结论对RCLM再次肝切除安全可行,对经过选择的病例可明显延长存活期。  相似文献   
38.
混合细胞性肝癌14例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混合细胞性肝癌(MHC)的临床特征、诊断及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近30年来病理学检查证实的14例MHC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本组男性9例,女性5例,发病年龄33-62岁(平均50岁),10例(71例)伴有乙型肝炎病史,9例(64%)合并肝硬化,血清甲胎蛋白(AFP)升高9例,阳性率64例,全组病例手术切除率为86%(12/14),总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1%(10/14),43%(6/14),29%(4/14),其中切除癌灶病例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3%(10/12),50%(6/12),33%(4/12)。结论:本病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术前明确诊断较为困难,最终诊断有赖于病理学检查,根治性手术切除是MHC的有效治疗手段,癌灶内胆管细胞癌成分可能是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9.
多发性大肠癌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相似文献   
40.
乳腺是一个性器官。乳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和卵巢激素的关系十分密切。绝经前乳腺癌手术时机的选择影响其预后。在月经周期中的黄体早期实施手术和在非黄体早期手术者,术后局部复发率无差异;3、5年远处转移和生存率相似;10年远处转移率黄体早期组低于非黄体早期组(P<D.05);10年生存率黄体早期组高于非黄体早期组(P<0.05)。提示:黄体早期是绝经前乳腺癌的优选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