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13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46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91.
目的提高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分析其临床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970至2005年外科治疗的28例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8例患者中AFP阳性率为10.7%(3/28),肝硬化阳性率25.0%(7/28)。根治性切除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2.3%、45.8%和45.8%;姑息性切除组1,3年生存率分别为11.1%和0。结论肝内胆管细胞癌以手术治疗为主。根治性手术切除是获得长期生存的惟一途径。  相似文献   
292.
目的探讨淋巴结栓出数对Dukes'B期及C期大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373例Dukes'B期及C期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检出数的关系,及不同淋巴结检出数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全组患者淋巴结检出数为13.71±9.38枚,肿瘤部位、大小及肿瘤浸润深度是影响淋巴结检出数的主要因素,结肠癌患者淋巴结检出数为17.51±12.79枚,显著多于直肠癌患者的11.09±6.17枚(P=0.000).淋巴结检出较少(0~10枚)的Dukes'B期大肠癌患者,其5年生存率仅为60.4%,而淋巴结检出较多(>10枚)的Dukes'B期患者,其5年生存率为74.5%,两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2).但淋巴结检出数对Dukes'C期大肠癌患者的预后无影响(P>0.05).将结、直肠癌患者分别分析表明,直肠癌患者淋巴结检出教<9枚,结肠癌患者淋巴结检出数<13枚时,其5年生存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为保证分期的准确及指导适宜的术后辅助治疗,直肠癌患者术后至少应检出9枚淋巴结.结肠癌患者至少应栓出13枚淋巴结.  相似文献   
293.
中段胰腺切除术治疗胰腺颈体部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段胰腺切除术在胰腺颈、体部肿瘤等占位性病变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2006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实施中段胰腺切除术的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患者为胰腺良性肿瘤,其中微囊性腺瘤2例、实性假乳头状瘤5例、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2例、胰腺良性囊腺瘤1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浆液性囊肿1例,1例为中分化腺鳞癌,1例为慢性胰腺炎。术后胰瘘4例(28.6%),腹腔感染1例(7.1%)。无术后死亡,无胰腺内、外分泌功能障碍的发生。无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中段胰腺切除术应用于胰腺良性、低度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可有效地保留胰腺内、外分泌功能和脾脏功能,是安全、有益和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94.
乳腺癌与多原发恶性肿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乳腺癌在MPMNs中的地位。方法:回顾性分析1958年~1997年收治的398例乳腺癌伴MPMNs。结果:1)双原发乳腺癌发生率为2.5%,发病年龄41岁,间隔时间5.4。5、10、20年生存率分别为86.6%、57.7%和25.8%。2)同一乳腺PD伴乳腺癌发病率为0.9%,高发年龄为47.3岁。5、10、20年生存率为:64.7%、50%和20.6%。3)乳腺癌伴其他脏器癌瘤的MPM  相似文献   
295.
腹壁韧带样纤维瘤53例病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腹壁韧带样纤维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 ;方法 回顾分析 1964~ 1997年间外科收治的 53例腹壁韧带样纤维瘤 ;结果  53例腹壁韧带样纤维瘤行广泛切除术 32例 ,根治切除术 19例 ,姑息切除术 2例 ,术后合并放射治疗 1例 ,全组病例复发率 2 0 8%,本院治疗者复发率 3 8%( 2 53) ;结论 腹壁韧带样纤维瘤呈侵袭性生长的特性 ,治疗应按低度恶性软组织肿瘤处理。治疗首选外科手术 ,配合放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96.
作者对1958年10月至1992年10月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70例妊娠期及哺乳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妊娠期及哺乳期乳腺癌患者治疗后5年生存率与肿瘤分期、治疗时妊娠和哺乳时间、病程、手术方式、病理类型、肿瘤分化程度、有无肿瘤复发转移和雌激素受体状况均有明显关系(P<0.05),与患者年龄和是否终止妊娠无明显关系(P>0.05)。妊娠期及哺乳期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比普通乳腺癌差,二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55.7%和74.3%,但在相同分期和年龄的患者,其生存率无明显差别。因此,对妊娠期及哺乳期乳腺癌应提高早期诊断率,一旦确诊应积极采取以根治性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不仅缩短疗程,还能提高生存率;终止妊娠不能改善患者预后而不应常规进行;治疗后近期再次妊娠可能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