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13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46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全国大肠癌5—FU门静脉插管化疗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永孚 《浙江肿瘤》1997,3(4):195-196
  相似文献   
22.
远端胆管癌外科治疗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远端胆管癌外科治疗的并发症、术后生存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 12年间外科治疗的 2 3例远端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出现手术并发症的患者其术前症状持续的时间 ( 0 .5 0± 0 .18)个月显著短于无手术并发症的患者 ( 1.2 9± 0 .2 3 )个月 (P <0 .0 5 )。总体术后中位时间生存 18( 1~ 70 )个月 ,17例 ( 73 .9% )生存 1年以上 ,5例 ( 2 1.7% )生存 3年以上 ,2例 ( 8.7% )生存 5年或 5年以上。是否行根治性切除、手术时是否出现远处转移与术后生存率显著相关 (P <0 .0 5 )。结论 首发症状持续时间可能和外科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有关。胰十二指肠切除是治疗远端胆管癌的有效手段。手术时出现远处转移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23.
直肠癌治疗的主要手段是手术切除,而治疗失败的因素是术后复发。作者复习了我院1958年6月~1987年6月间有较完整记录,并经临床或手术确诊的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患者共60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1.本组患者男37例,女23例。年龄23~67岁,平均47.3岁。 2.在我院手术者49例,外院手术后来我院就诊者11例。不同手术方法与复发部位的关系见表1。  相似文献   
24.
OK432(力尔凡)是由溶血性莲球菌Su株经青霉素处理、冷冻干燥制成的菌苗,在日本常用于癌的免疫治疗.OK432(力尔凡)主要通过免疫增强发挥其治疗作用.OK432(力尔凡)的治疗作用由免疫细胞介导和细胞因子介导.OK432(力尔凡)激活的中性粒细胞能够杀死IFN-γ或者TNF-α处理的癌细胞.OK432(力尔凡)诱导的中性粒细胞对自体瘤细胞的杀伤作用通过CD11b/CD18和ICAM-1之间的反应实现的.OK432(力尔凡)诱导的单核细胞能够杀死自体瘤细胞,OK432(力尔凡)抑制肿瘤生长的主要机制.OK432(力尔凡)刺激淋巴细胞后,显示出LAK细胞活性,这种激活的淋巴细胞甚至对抗NK细胞的瘤细胞都显示出活性.  相似文献   
25.
重视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直肠癌约占结直肠癌的60%,根治术后5年生存率达50%~60%.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局部复发可能是在直肠癌手术后近期死亡的一个主要因素,约80%的患者死于局部复发而无远处转移.文献报道直肠癌局部复发率在12.7%~31%[1-2],可见预防直肠癌根治手术的局部复发,对提高直肠癌的生存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6.
端粒酶与原发性肝癌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我国是肝癌高发国家,其年发病率位于全部恶性肿瘤的第四位,而病死率位于第二位,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有关肝癌发生,发展,转归的研究尚存许多疑点。近年来国外学者广泛开展了有关端粒酶活性的研究,发现绝大多数恶性肿瘤细胞均呈端粒酶活性阳性,而在正常人体组织中却无表达(在人生殖细胞,一些淋巴细胞和造血细胞中除外),提示端粒酶可能是一个广泛的肿瘤标志物,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成为近年来分子肿瘤学研究的热点,本文就有关原发性肝癌端粒酶活性的研究新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7.
十二指肠癌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提高十二指肠癌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45例十二指肠癌的诊治方法及预后作用回顾性分析。结果 行纤维十二指肠镜检查的十二指肠癌确诊率为95%(20/21),十二指肠X线低张造影检出率为96%(22/23),腹部B超及CT的检出率分别为29%(13/45)及73%(19/26),5例行核磁共振(MRI)检查,4例显示肿瘤。手术治疗44例,肿瘤切除率为53%(24/45),根治性切除率为42%(19/45)。根治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1%、39%、26%,肿瘤未切除组的中位生存期仅为5个月。结论 联合应用纤维十二指肠镜和十二指肠低张造影能较理想地诊断各段十二指肠肿瘤。B超、CT及MRI均能判断梗阻性黄疸者的梗阻部位,且有助于检出转移瘤。手术切除肿瘤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8.
外科医师使用手术器械缝合组织的方法已延续了近200年.作为最成功的手术器械之一,吻合器在现代外科中的使用已十分广泛,胃肠管手术的所有人工缝合都可以通过吻合器进行,胃肠管吻合器被认为是20世纪下半叶手术器械领域最重要的进展[1].越来越多的外科医师在进行食管肠管吻合、低位直肠癌保肛等手术时都愿意使用吻合器.使用直线闭合器进行的胃肠管闭合手术是黏膜黏膜对合,临床实践表明,这种黏膜黏膜对合也能顺利愈合,对传统的胃肠管吻合的"浆膜浆膜对合"观念需要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29.
目的提高原发性肝癌骨转移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肝癌骨转移的诊治方法及疗效。结果肝癌发生骨转移后的中位生存期仅为4,5个月,放疗对骨转移瘤引起的疼痛有较好的缓解作用。结论肝癌骨转移的预后较差,尚无特效治疗,强调支持对症的重要。早期诊断骨转移灶,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有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0.
160例肝血管瘤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肝血管瘤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1990-2001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60例肝血管瘤的临床治疗。66例行肝部分切除,30例行肝血管瘤缝扎术,37例肝动脉栓塞,27例肝血管瘤放射治疗,随访6个月至3年。结果:66例肝血管瘤切除组3年内复发率4%,30例肝血管瘤缝扎组3年内复发率40%,37例肝动脉栓塞3年内肿瘤增大占67%,27例肝血管瘤放射治疗效果不明显。结论:肝部分切除是治疗单一较大肝血管瘤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