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我院自1987年以来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住院病人进行B型超声检查,方法简单,临床诊断符合率高,便于普及推广,现报告如下。临床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35例,男性27例,女性8例;年龄19—60岁,平均38岁。病程6个月—24年,平均90个月。B型超声诊断35例,与临床诊断符合率为100%。经手术探查27例,证实椎间盘突出26例,腰4—5椎体后缘骨赘甚大将硬膜顶起致腰椎管狭窄(7mm)1例。 相似文献
22.
本文分析38例术后椎间盘炎病人的资料,对远期效果进行了随访,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术后椎间盘炎临床表现为术后原手术前腰腿痛症状缓解后,又突然发生剧烈腰痛,血沉增快。X线片2周后出现软骨板破坏。术后椎间盘炎一旦作出诊断,应立即采用石膏腰围外固定;对有发烧、血沉增快明显、白血球增高的病人,可选用抗生素。术后初期发病的病例,可顺原切口显露,行冲洗与引流。经皮穿刺椎间隙冲洗引流,是一简单、可靠,效果较好治疗方法。采用适当的预防措施,可明显降低术后椎间盘炎发生率。本组长期随访资料显示两组在客观症状、生活能力方面没有差异,作者认为脊柱良好的稳定性与早期诊治是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3.
小切口潜行开窗术摘除椎间盘突出远期随访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3
采用小切口潜行开窗摘除椎间盘突出1874例,随访5~11年486例,平均8.6年,优良率97%(425例)。采用等动功能测试系统评价开窗摘除椎间盘的远期效果显示对腰椎稳定性破坏小。手术显露范围小,出血少,神经粘连和医源性椎管狭窄机会少。文章讨论了椎间盘突出的早期诊断,手术方法的选择和手术方式对脊柱生物力学的影响,椎间盘摘除术作者首推小切口开窗。 相似文献
24.
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简称破裂型突出,下同),系指腰椎间盘纤维环完全破裂或破碎,并同髓核甚至软骨板脱出于纤维环外,但未完全游离椎管内,该类型突出非手术疗法难以治愈。反复非手术疗法可延误诊治,甚至使病情加重。因此,对破裂型突出应尽早作出诊断,这在提高疗效上具有一定的意义,我科1983年到1995年6月共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167例,作者对资料齐全的162例破裂型突出的病例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在该型诊断中的意义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25.
1983~1989年我院施行的400余例椎间盘手术中,有12例腰3~4以上腰椎间盘突出,现报道如下。 1.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和诊断 除与一般腰椎间盘突出症相同之外,还有以下特点:(1)大腿前区疼痛8例;(2)股四头肌明显萎缩6例:(3)突发性瘫痪,有2例病人在推拿治疗后发生不全性瘫痪;(4)病人膝反射减弱10例;(5)双大腿外侧皮肤感觉减退9例, 相似文献
26.
腰脊神经后支阻滞麻醉的临床应用及其解剖学基础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研究了腰脊神经后支解剖学的基础上,采用后支神经阻滞麻醉行腰部脊柱手术,效果良好。还介绍了麻药的配方及麻醉方法。对后支阻滞麻醉的优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8.
后路椎间镜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后路椎间镜系统(MEDTm)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价值和作用。方法 对68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行腰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结果 68例患者中,65例获门诊随访≥3个月,术后优良率达93.8%,若遽例术后复查CT示减压彻底,椎管内无疤痕长入。结论 MEDTm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在保持简单手术入路同时,具有损伤小、减压彻底,并发症少、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29.
30.
射频热凝腰脊神经后支治疗腰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32例腰痛患者,均经物理治疗、中西药物治疗效果不佳.采用邵振海的腰痛神经定位法.经皮穿刺将射频针刺入损伤的腰脊神经后支处,射频热凝腰省神经后支.结果:32例患者中有27例取得明显的治疗效果.提示射频热凝腰省神经后支是治疗腰痛的一种有效方法。并对此种治疗方法的并发症、治疗机理及适应症的选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