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48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了探讨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中影像质量和血管的显示与X线管电压设置的关系,作者对30例病人进行了检查。共分3组,每组10例。分别应用了140、120、80kV的电压。应用140kV的一组平均年龄为61.6岁,年龄中位值为62.0岁。应用120kV的一组平均年龄为58.4岁,年龄中位值为65.5岁。应用80kV的一组平均年龄为51.5岁,年龄中位值为58.0岁。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MSCT在上肢动静脉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DSA及手术病理证实的上肢动静脉瘘患者的CTA资料。9例中,7例行DSA检查,6例经手术治疗。以DSA及手术检查结果为标准,分析CTA检查在上肢动静脉瘘诊断中的准确性。结果:所有患者血管重建图像显示良好。CTA可以很好地显示上肢动静脉瘘的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明确病变的部位、范围以及受累的肌肉组织,与DSA检查及手术结果一致。结论:MSCTA是一种高度准确、非侵袭性的成像技术,在上肢动静脉瘘的诊断和治疗中有重要价值,可在很大程度上替代DSA检查。  相似文献   
23.
24.
目的 探讨MR排粪造影在出口梗阻型便秘的诊断及治疗方式的选择方面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经临床检查拟诊出口梗阻型便秘行MR排粪造影检查患者的图像资料,以其最终出院诊断为标准,对照分析患者的临床检查结果及MR表现,以评价MR排粪造影的诊断价值;同时评价其对患者治疗方式选择的影响.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结果 在42例女性患者中,MR排粪造影对直肠下降、膀胱膨出及耻骨直肠肌痉挛的诊断价值明显优于临床检查;对直肠前突及子宫膨出的诊断,两者无明显差别;对直肠套叠的诊断,临床检查明显优于MR排粪造影.发现40例患者有盆底下降,其中中、重度下降32例,累及2盆及以上者占20例;在14例男性患者中,8例表现为耻骨直肠肌痉挛,其中4例伴轻度盆底下降.在全部(56例)患者中,MR检查与临床检查基本一致者有26例.28例患者的MR检查相对于临床检查有新发现,其中19例的治疗方式因此改变.结论 MR排粪造影以其多方面的优势,在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尤其是女性患者)的诊断以及治疗方式的选择上均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对比剂、不同内径冠状动脉对冠状动脉内斑块性质及管腔狭窄程度定量测量准确性的影响.方法 模拟冠状动脉内径分别为3 mm、4 mm及5 mm,内置不同大小的偏心狭窄斑块材料模拟管腔轻、中和重度(25%,50%和75%)狭窄,斑块材料具有不同的CT值(-100 HU和100 HU)以模拟不同性质的斑块.采用GE Lightspeed 64层螺旋VCT,以心脏扫描模式对模拟冠状动脉进行扫描.测量不同浓度对比剂条件下不同冠状动脉内径内斑块的CT值及管腔狭窄程度.结果①冠状动脉内斑块CT值的测量误差随对比剂浓度增加而随之增大.②对于不同管径的冠状动脉,管径越大,管径内斑块CT值测量误差越小.③对比剂浓度对斑块狭窄程度测量的影响并不明显.结论 采用模拟冠状动脉实验评价斑块性质及狭窄程度的准确性,对临床研究和应用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6.
螺旋CT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发达国家 ,肺癌是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美国Parker等人统计 ,1997年美国肺癌发病人数是 17.8万 ,死亡人数是 16万[1] ,死亡率高达 90 % ,其主要原因在于肺癌确诊已是晚期。因此 ,早期诊断 ,早期治疗是提高肺癌病人生存率的关键。而目前所采用的肺癌普查方法不利于降低肺癌病人的死亡率。研究表明 ,CT检查是发现早期肺癌的唯一实际而有效的手段[2 ,3] 。一、常规X线检查的局限性常规X线检查是诊断胸部疾病的主要影像学方法。在胸部平片上 ,肺野具有良好的空间分辨率 ,但纵隔、心脏、横膈等部位相对曝光不足 ,位于其中或邻近的异…  相似文献   
27.
目的 评价64层螺旋CT数字减影技术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64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每例患者均行常规CTA及减影CTA(digital subtraction CTA,DSCTA)重建,以DSA检查结果为标准,对比研究2种重建技术的图像质量、诊断准确性.结果 36例患者共计40个动脉瘤,经DSCTA检出动脉瘤40个,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100%,经常规CTA检出动脉瘤37个,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2.5%和100%.2组后处理图像质量单项有序行乘列表秩和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1),DSCTA图像质量优于常规CTA.结论 64层螺旋CT DSCTA可作为筛查及诊断动脉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8.
门静脉病变以往多采用经动脉CT门静脉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rterial portography,CTAP)进行门静脉造影,属有创检查。多排螺旋CT具有快速、薄层大范围容积采集的优势,门静脉成像能显示4~6级分支血管的走行、形状及分布,直观地评价其位置、轮廓以及管腔、管壁的改变,具有无创、快速、经济及三维多角度观察的优点。本研究使用64排螺旋CT行门静脉造影,探讨不同对比剂注射流率下门静脉最佳成像延迟时间的选择,并分析比较不同对比剂注射流率对门静脉成像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PET)-CT在肺部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因肺部病变行PET-CT检查的图像资料,将全部病例按照肺内原发病变、转移性淋巴结病变、远处转移性病变进行编组,以其病理或长期随访结果为标准,与CT比较,评价PET-CT的临床应用价值。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结果肺内原发病灶共50处,PET-CT和CT的诊断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90·0%、95·2%、62·5%、93·0%、71·4%和74·0%、76·2%、62·5%、91·4%、33·3%,PET-CT的诊断准确率与C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性淋巴结病变,PET-CT和CT的诊断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PPV、NPV分别为97·9%、100·0%、96·4%、95·5%、100·0%和69·3%、61·9%、75·0%、65·0%、72·4%,PET-CT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CT(P<0·01);远处转移性病变,PET-CT和CT的诊断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PPV、NPV分别为95·0%、91·6%、100·0%、100·0%、93·2%和87·8%、68·7%、100·0%、100·0%、82·8%,PET-CT和CT的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T-CT在肺部病变的定性诊断及肺癌的临床分期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3D-FIESTA序列内耳及内听道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GE signa 3.0T超导型磁共振对25例共50耳应用3D-FIESTA序列做颞骨三维容积扫描,采用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强度投影(MIP)及仿真内窥镜(VE)行后处理,观察3D-FIESTA序列对内耳及内听道内各解剖结构的显示.结果:3D-FIESTA序列扫描结合MPR、MIP和VE重组对内耳迷路及内听道内神经及血管显示清晰,能够清晰显示两者之间的关系,MPR和VE重组对神经的显示优于MIP重组,MIP对半规管显示与双斜面MPR并无明显差别,VE和斜矢状面对于内听道内各神经孔的位置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结论:3D-FIESTA序列对内耳及内听道的结构显示清晰,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