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3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30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1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探讨尤文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避免误诊影响治疗。方法:分析1例36岁女性肺转移性尤文肉瘤患者临床表现、组织学特征和免疫表型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了解该肿瘤的病因、临床表现、鉴别诊断。结果:尤文肉瘤是一种比较少见的骨肿瘤,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本例患者主要发现肺部占位,曾有过尤文肉瘤病史,临床需要在肺原发的小细胞性恶性肿瘤与转移的尤文肉瘤进一步鉴定,最后病理结果为小细胞恶性肿瘤,结合病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符合骨尤文肉瘤肺转移。结论:尤文肉瘤发生肺转移者较为少见,易误诊为小细胞肺癌,应加强对尤文肉瘤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的认识并结合病史,避免或减少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双重围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中治疗频次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口服盐酸伐昔洛韦和甲钴胺,联合双重围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试验组双重围刺法配合刺络拔罐的治疗频次为每日2次,对照组双重围刺法配合刺络拔罐的治疗频次为每日1次。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止疱、结痂、脱痂时间,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疼痛缓解程度,每疗程末疼痛持续时间以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4.0%;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止疱、结痂、脱痂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疼痛缓解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前3个疗程末日疼痛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10.0%,对照组为18.0%。结论西药口服联合每日2次的双重围刺配合刺络拔罐对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疼痛持续时间及疼痛程度,缩短病程,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原发性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primary mediastinal large B-cell lymphoma,PMBL)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诊断要点。方法:收集2010年9月~2014年12月病理确诊为PMBL的病例,对其对PMBL进行临床特点、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PMBL2例为男性,1例为女性,3例均侵犯邻近器官,2例伴颈部或锁骨上淋巴结受累,1例椎体受累(C7-T4)。镜下见不同程度的纤维化,瘤细胞呈巢状或弥漫浸润,瘤细胞胞质空亮丰富,细胞核圆形或卵圆形,其中1例可见坏死。免疫组织化学均表达CD20、CD79a、CD23、bcl2、CD23,其中2例表达CD30,均不表达CD3、CD5。随访3例均生存,化疗后1例获得CR,2例获得PR。结论:纵隔原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很少见,形态变化多端,容易引起误诊。提高对PMBL的认识,对避免误诊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胃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对所获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诊断为胃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1例病例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胃镜检查发现胃窦见直径约6.0 cm以前壁和大弯侧为主、浸润生长的、周边不规则的溃疡型隆起,中央污秽苔,并见紫蓝色血痂,诊断为胃体窦交界部溃疡型癌。后经我院活检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证实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类型考虑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结论:胃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及病理类型少见,易误诊为低分化癌,应加强对胃淋巴瘤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的认识并仔细分析病情,以避免或减少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中NPY的表达情况及氟西汀的干预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抑郁模型组、氟西汀治疗组和对照组。模型组和氟西汀组给予21 d的应激刺激,此期间对照组正常饲养,刺激期间氟西汀组每天腹腔注射氟西汀(10mg/kg),模型组和对照组每天腹腔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行为学检测应用open-field法和液体消耗实验。采用western-b 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NPY表达的水平。结果应激后模型组水平穿越格数(19.5±7.2)、竖立次数(10.2±2.6)、修饰次数(6.6±2.4)、糖水消耗百分比[(53.1±9.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1.4±7.3)、(19.0±2.4)、(14.0±2.4)、(76.0±2.7);均P<0.01]。应激后氟西汀组水平穿越格数(26.2±3.5)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高于模型组(P<0.05);竖立次数(13.9±4.2)低于对照组(P<0.01),但高于模型组(P<0.05);修饰次数(10.3±1.6)低于对照组(P<0.01),但高于模型组(P<0.01);糖水消耗百分比(61.5±8.5)%低于对照组(P<0.01),与模型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模型组大鼠慢性应激后海马中NPY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氟西汀组大鼠慢性应激后海马中NPY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但明显高于模型组大鼠,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中NPY的表达降低并可以被氟西汀部分逆转。  相似文献   
16.
目的:完善医院痰情网络报告系统,提高医院疫情报告输入质量。方法:依据疾病预防控制需要,用科学的技术和方法对系统软件进行编程改进。结果:完善后的医院疫情网络报告系统,界面友好、一目了然;报告输入过程回避了因工作人员可能的操作失误导致疫情信息失真现象;报告数据填写的细节要求上增加了智能审核提示功能,进一步规范了医院疫情原始数据采集、输入的质量。结论:完善后的医院疫情网络报告系统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给予匹维澳铵同时合并抗抑郁药或团体认知行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病人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罗马ⅡIBS诊断标准首次诊断为IBS的103例病人按就诊编号顺序分为3组,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口服匹维溴铵,联合用药(口服匹维溴铵加文拉法辛),联合心理治疗(口服匹维溴铵加团体认知行为治疗)3种疗法。治疗前与治疗8 wk后分别进行症状学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的评定,对比3种方法的疗效。结果(1)从症状学评定来看,3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5%、94%和94%,联合用药组和联合心理治疗组与常规用药组相比较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3组间肠道单项症状学的积分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治疗后联合用药组、联合心理治疗组与常规用药组相比较存在着显著差异(P<0.01)。3组治疗后肠道单项症状学的积分分别和治疗前相比较明显下降,均有显著差异(P<0.05)。(2)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的评定结果来看,3组的显效率分别为56%、75%和83%,联合用药组和联合心理治疗组与常规用药组相比较存在着显著差异(P<0.01);3组HMAD总分均值治疗后分别与治疗前相比较有显著下降(P<0.01)。治疗后3组病人的HAMD总分、各因子分均值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3种治疗方法对IBS均有明显疗效;联合抗抑郁药和联合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IBS疗效优于常规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8.
慢性应激对大鼠心肌超微结构与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慢性应激对大鼠心肌细胞的损害和动员的保护因素。方法将青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1只和实验组12只。实验组大鼠每笼1只喂养。实验第1~21天,接受各种不同的应激。对照组大鼠群养不给任何刺激。实验第22天杀死所有大鼠,速取心左室心尖部心肌各4块,制成电镜切片用透射电镜观察,制成免疫组化切片免疫组化法检测蛋白HSP70表达,进行图像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体质量明显下降[(239.17±32.18)粒,P<0.01],水平穿越格数减少[(19.12±9.76)次,P<0.01]、直立次数减少[(9.47±3.93)次,P<0.05]、修饰次数减少[(3.98±2.19)次,P<0.05],粪便粒数增多[(4.83±2.13)粒,P<0.01]、中央格停留时间增加[(5.10±2.11)s,P<0.01]。结论慢性应激可引起大鼠体质量下降及行为学改变。慢性应激可引起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改变,慢性应激可引起心肌HSP70表达增强。  相似文献   
19.
出血破入脑室在高血压脑出血中并不少见,我科自1999年1月至2004年12月共收治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病人42例,采用双侧脑室外引流加持续腰大池引流术治疗,效果良好,现报道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bcl-2、bax、P53在肺神经内分泌癌中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背景与目的bcl-2和bax是调控细胞凋亡的主要因素,两者均为野生型p53的下游基因。本研究旨在分析肿瘤相关基因蛋白bcl-2、bax、P53、C-erbB-2和nm23-H1在肺神经内分泌癌中的表达与肿瘤生物学特点及患者生存时间的关系。方法采用HE染色及免疫组化SP法,对59例肺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预后和免疫表型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Cox风险模型分析。结果bcl-2、bax、P53、C-erbB-2、nm23-H1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46%、56%、27%、14%、90%。bcl-2表达与肺神经内分泌癌类型、TNM分期及淋巴结有无转移有关(P值分别为0.037、0.011及0.020),但与肿瘤大小无明显相关性;bax表达则与肿瘤大小、种类、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均无密切关系。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bcl-2、P53均与生存时间呈负相关(P值分别为0.0338和0.0375),nm23-H1与生存时间呈正相关(P值为0.0021)。Cox多因素生存分析发现,只有bcl-2与生存时间密切相关(P值为0.011)。结论bcl-2是肺神经内分泌癌独立的预后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