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邱娟  杭太俊  张灿 《药学进展》2006,30(6):267-270
目的:建立N-辛基-O-硫酸酯基壳聚糖质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高效凝胶色谱法测定分子质量,湿法消化后重量法测定磺化度(总硫酸根含量),EDTA返滴定法测定游离硫酸根。结果:3批样品重均分子质量分别为9.7×105,8.9×105,7.4×105;数均分子质量分别为2.0×105,1.8×105,1.6×105;总硫酸根含量约为32%;游离硫酸根含量均小于1%。结论:质量分析指标适宜,结果准确,适用于N-辛基-O-硫酸酯基壳聚糖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2.
我们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了1990—1991年临床分离的80株淋球菌对五种抗生素的敏感度,同时用显色头孢菌素法检测了细菌的β-内酰胺酶,结果表明80株淋球菌中产酶株有3株,多酶率为3.8%。青霉素G对淋球菌的MIC_(50)为0.25mg/L,MIC_(90)为<0.06mg/L,MIC范围为<0.06—4mg/L,抑菌率为71%,耐药率已达29%,产酶率为3.8%均说明本地区淋球菌对青霉素G已有较高的耐  相似文献   
83.
84.
目的 探讨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水平在高血压病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原发性高血压病人122例,其中轻型20例,中型78例,重型24例,分别于治疗前后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浆PRA、AngⅡ、ALD含量。结果 高压组血浆PRA、AngⅡ、ALD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轻、中、重型三组血浆PRA、AngⅡ、ALD含量呈逐步升高态势,组间相互比较有显著性和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0.01);治疗后血浆PRA、AngⅡ、ALD含量有较明显的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PRA、AngⅡ、ALD含量是治疗高血压病的关键;血浆PRA、AngⅡ、ALD是监测原发性高血压病疗效的可靠而且灵敏的指标。  相似文献   
85.
陈凤姣  毛凌  王颖莉  邱娟  冷亚美 《广西医学》2020,(17):2320-2324
目的探讨成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和对患者出院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144例成人血液恶性肿瘤患者,于入院48 h内采用营养风险筛查工具2002(NRS2002)对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获取患者基本资料和血生化营养指标数据,并跟踪获取患者出院结局和住院时间资料,分析成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以及营养风险对患者出院结局的影响。结果 144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中有97例(67.4%)入院时存在营养风险。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质指数<18.5 kg/m2、初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较高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存在营养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入院时是否存在营养风险对患者住院时间无影响(P>0.05),但入院时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不良出院结局的比例更高(P<0.05)。结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入院时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其可影响患者不良的出院结局,体质指数<18.5 kg/m2、初诊以及NLR值较高是患者发生营养风险的危险因素,应对...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长期高脂饮食能否诱发大鼠高血压及其机制。方法将8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高脂组31只、对照组30只,分别予高脂饲料喂养和正常饲料喂养,喂养36周,每2周记录收缩压变化;36周后采血检测游离脂肪酸(FFA)、活性氧(ROS)、丙二醛(MDA)、还原性谷胱甘肽(GSH)水平;行正常血糖高胰岛素钳夹试验评价胰岛素敏感性(GIR);观察离体主动脉环对乙酰胆碱或硝普钠的舒张反应(动脉环张力);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主动脉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脂组收缩压、FFA、MDA、ROS水平明显升高,GSH水平、GIR、内皮依赖性动脉环张力、eNOS mRNA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长期高脂饮食可诱发高血压。可能机制为高FFA血症诱导机体氧化应激增强,抑制血管内皮细胞eNOS表达,导致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87.
【目的】观察^89SrCl2(二氯化^89锶)联合^99Tc—MDP(云克)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8例各种肿瘤伴骨转移的病人,随机分为A组即使用放射性核素89SrCl2联合云克治疗和B组即单独使用^89SrCl2治疗,并追踪观察疗效。【结果】A组有效率为95.83%(23/24);B组有效率75.00%(18/24),A组有效率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骨髓抑制作用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89SrCl2联合“云克”治疗比单独应用^89SrCl2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效果好。^89SrCl2联合“云克”有相互协同作用。无明显副作用。个别病人血象降低明显,应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8.
目的了解高血压所致的冠心病(简称高冠心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浆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醛固酮(ALD)的水平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及其与冠脉损伤的相互关系。方法108例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并以放射免疫法测定浆肾素、血管紧张素和醛固酮含量。结果高冠心病组血浆PRA、AngⅡ和ALD水平分别为2.53±1.85(μg/L/h)、41.30±11.80(ng/L)1、50.00±85.03(ng/L),较对照组明显增高;高冠心病组轻型、中型、重型三组各组血浆PRA、AngⅡ和ALD水平呈逐步升高态势,轻型<中型<重型,组间相互比较均有显著性和非常显著性差异。高冠心病组治疗后血浆PRA、AngⅡ和ALD含量分别为(1.87±2.15)μg/L/h(、37.13±8.80)ng/L和(110.00±62.22)ng/L,与治疗前比较有差异非常显著性(P<0.01)。冠状动脉损害程度越重,血浆PRA、AngⅡ和ALD含量越高。结论降低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和醛固酮水平,可直接调控血压,使血压维持在一个适当水平,是治疗高冠心病,减少心脏事件发生的关键,同时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水平对预测高冠心病冠脉损害程度及监测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9.
邱娟 《伤残医学杂志》2014,(14):128-129
目的:探讨产时胎心监测在过期妊娠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提高过期妊娠新生儿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保障其生命安全。方法:指导孕妇去平卧位对其进行胎心监测OCT实验,记录73例过期妊娠患者胎心监测结果及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73例过期妊娠患者中胎心异常所占比例为34.25%,且胎心晚期减速所占比例最高(13.70%),胎心正常与异常新生儿性别对比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Apgar评分情况胎心正常新生儿显著优于胎心异常新生儿,胎心正常新生儿发生羊水III度胎粪污染率为16.67%、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6.25%、手术产率为10.42%,均显著低于胎心异常新生儿发生羊水III度胎粪污染率为72.00%、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68.00%、手术产率为76.00%,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过期妊娠患者监测胎心可及时判断其体内胎儿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并积极做好各项临床抢救干预措施,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0.
邱娟 《中外医疗》2014,(16):62-63
目的探讨凶险性前置胎盘危险因素及妊娠结局,为降低凶险性前置胎盘发生率提供可靠依据,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方法对35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患者年龄、孕产史、剖宫产手术史、吸烟、流产史、胎盘状态、妊娠结局等,将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 35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均具有剖宫产手术史,且年龄≥30岁、具有流产史以及吸烟患者所占比例较高;患者大多发生产前及产后大出血,所占比例分别为71.43%、60.00%,此外,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还易发生胎盘植入、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切除子宫等异常情况;59例围生儿大多早产(86.44%),且部分发生新生儿死亡(8.47%)及死胎(1.69%)等严重后果。结论临床医师应对具有凶险性前置胎盘危险因素患者提高警惕,积极应用各项检查方法及时确诊,给予适当干预降低凶险性前置胎盘发生率;若患者已发生凶险性前置胎盘,则应预见其可能发生的异常情况并及时做好抢救处理工作,确保母婴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