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检测ADAM33基因T1位点多态性在中国华南地区汉族人群中的分布频率,探讨T1位点多态性与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及DNA测序的方法,对160例哮喘患者及95例健康人进行ADAM33基因T1位点多态性分析.结果 在英国、美国、德国、韩国及中国华南地区的不同种族人群ADAM33基因T1位点等位基因频率的比较χ2=9.085,P=0.059,差异无显著性.ADAM33基因T1位点3种基因型(TT、TC、CC)在哮喘组分布为129(80.6%)、27(16.9%)、4(2.5%),在对照组分布为90(94.7%)、3(3.2%)、2(2.1%),χ2=10.955,P<0.05,差异有显著性.哮喘组ADAM33基因T1位点等位基因T和C的频率分别为0.891、0.109;对照组ADAM33基因T1位点等位基因T和C分别为0.963、0.037.哮喘组与对照组T及C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8.299,P<0.05).(4)进行单变量logistic回归探讨T1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哮喘的关系,相对TT基因型而言,TC杂合型与TC CC均能显著增加哮喘发生的危险性,OR值(95%CI)分别为6.279(1.849~21.328)、4.326(1.620~11.550),P<0.05.结论 ADAM33基因T1位点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华南地区汉族人群哮喘易感性相关.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MRI对颅内生殖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9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颅内生殖细胞瘤患者的MR表现进行分析。结果19例中,10例位于鞍区,其中男性5例、女性5例;6例位于松果体区,3例位于丘脑基底节区,均男性。其MR表现为(1)T1WI等或稍低信号,T2WI等或稍高信号,鞍区和松果体区肿瘤无水肿,丘脑基底节区肿瘤轻至中度水肿和占位效应;(2)Gd-DTPA增强扫描肿瘤呈不均匀或均匀明显强化。结论MRI的多轴位成像及Gd-DTPA应用有助于颅内生殖细胞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病人性别、发病年龄和肿瘤部位、大小、形态及信号强度具有一定特点,在多数情况下是可以做出术前诊断的。  相似文献   
83.
异位胰岛细胞瘤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 女 ,18岁 ,乏力 1年 ,发现腹部包块 1个月 ,右上腹痛 2 0d入院。 1年前无明显诱因而出现乏力伴头晕 ,精神、食欲较差 ,不伴其他不适。 2 0d前出现间歇性轻度上腹痛 ,但无恶心、呕吐、腹胀、发热、黄疸等症状。入院后体检 :体温 3 7 1℃、脉搏 88次 /min、呼吸 14次 /min、血压 115/ 88mmHg( 1mmHg =0 13 3kPa) ;无黄疸 ,肝脾不大 ,右上腹可触及一大小约 5cm× 5cm肿块 ,位置深 ,界不清 ,深压痛 ;肠鸣音正常。螺旋CT三期扫描 :平扫肝十二指肠韧带区 (即肝脏左叶网膜区 ,胰头前外侧 ,胃窦后壁、右肾前及下腔静脉前方 )见一圆形中等密…  相似文献   
84.
原发性颅内畸胎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MRI对畸胎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9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畸胎瘤患者 ,对其MR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术前MRI诊断定位正确率为 10 0 % ,定性正确率 (8/9)为 88.8%。其MRI特征性表现为 :(1)肿瘤形态以分叶状为主 ,边界清楚。(2 )肿瘤信号多不均匀 ,表现复杂。 (3 )Gd -DTPA增强肿瘤呈不均匀强化。结论 MRI的多轴位成像及Gd -DTPA应用有助于畸胎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5.
目的 利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研究正常成人视放射的部分各向异性和视放射纤维束构象特征.方法 对3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常规磁先振成像(MRI)及DTI序列检查,重建各向异性(FA)图和DEC图,分别测量双侧视放射区的FA值和平均扩散率(MD)值.采用扩散张量纤维束跟踪软件对视放射纤维束进行追踪.结果 方向编码彩色图能清晰显示视放射,正常视放射的FA值分别为左侧0.509±0.029、右侧0.502±0.026,MD值分别为左侧(0.763±0.050)×10-3mm2/s、右侧(0.748±0.052)×10-3mm2/s.双侧视放射的FA值和MD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可显示视放射纤维束起自丘脑的外侧膝状体,位于侧脑室三角区旁的矢状层,分为3束投射到原始视皮质.背侧束和外侧束向后到达距状裂的上缘,腹侧束先向前形成Meyer环.再向后终止于距状裂的下缘.符合经典解剖学的研究.结论 DTI和DTT可清晰显示视放射纤维柬的各向异性和构象特征,为了解视功能与视觉通路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86.
原发性肝脏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探讨肝脏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脏MFH的CT及临床资料。3例患者均行上腹部CT平扫、三期动态增强扫描。结果:3例肝脏MFH体积均较大,2例表现为边界尚清晰的单发肿块,1例为边界不清的弥漫性多发瘤灶;瘤内均有不同程度的囊变坏死,无钙化;增强扫描可表现为延迟强化(2例)或快进慢出(1例);1例伴胆管扩张及胆管癌栓。3例均无门静脉癌栓、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结论:肝脏MFH的CT表现形式多样,临床最终诊断依赖病理,特别需与原发性肝细胞癌或胆管细胞癌鉴别。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新生儿室管膜下-脑室内出血(SEH/IVH)、脑内出血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上的表现。资料与方法搜集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97例新生儿并同时行头颅MR常规序列(T1WI、T2WI)和SWI序列的扫描。结果 97例新生儿SWI共检出SEH/IVH13例,大脑实质内出血(IPH)7例,小脑内出血(ICEH)10例。常规MR序列检出SEH/IVH8例,IPH3例,ICEH5例。SEH/IVH、IPH、ICEH在SWI上表现为多发斑点状、类圆形、不规则形或铸形的低信号,类球形出血灶在相位图上表现为X-Y轴平面中间层面中心为低信号,外周为高信号,Z轴前后两极层面为低信号。结论较常规MR序列,SWI能更敏感地显示SEH/IVH、IPH、ICEH,表现为典型顺磁性物质的信号特征。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双源CT(DSCT)双能量扫描对肝脏病变的诊断价值及限度.方法 将53例B超拟诊肝脏占位患者行上腹部普通平扫(TNE)及三期增强扫描(动脉期、双能量门静脉、延迟期).双能量扫描后自动生成80 kV、140 kV以及120 kV加权图像.数据导入工作站的虚拟平扫(VNE).从图像定性评估(肿瘤可见度、图像噪声、诊断接受度)及定量数值(脏器平均CT值、图像噪声、对比噪声比)比较VNE与TNE的图像质量;判断VNE能否取代TVE、80 kV图像中病变的微小血供、双能量纯(彩)碘图、以及感兴趣区(ROI)分解CT值的诊断作用.最后,对比TNE与VNE的有效辐射剂量.结果 53例中有7例在80 kV中较140 kV及120 kV加权图像更清晰显示肿瘤内血管.VNE肿瘤可见度、诊断接受性显著低于、噪声显著高于TNE(P<0.05).TNE及VNE平均CT值分别为:肝实质(58.5±5.6) HU、(58.2±6.7) HU(P=0.226);肝占位(38.8±8.1) HU、(37.4±8.3) HU(P<0.05).VNE图像噪声及对比噪声比显著高于TNE(P<0.001).超出的肝边缘及伪影对诊断无影响,除4例外,VNE均能取代TVE.纯(彩)碘图直观展示病变血供范围及程度,ROI可分解平扫及碘增强的CT值.TNE与VNE有效剂量:(3.38±0.55) mSv,(3.36±0.90) mSv(P>0.05).结论 双源CT双能量80 kV较常规CT对病变血供更敏感,其后处理功能对病变定性诊断有一定作用.VNE图像质量较TNE差,但可取代之并减少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89.
子宫腺肌病是常见的妇科疾病,严重影响妇女健康。如今无创的影像学技术已用于诊断子宫腺肌病。文章重点分析不同的影像学方法及指标在子宫腺肌病诊断中的优势及不足,以帮助妇科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诊断方法,提高疾病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对鼻咽癌患者放疗后颞叶常规 MRI 上表现正常的脑白质采用1 H-MRS 进行监测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活检病理证实的75例鼻咽癌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常规 MRI 和1 H-MRS 检查,且常规MRI 上无明显异常。以放疗前的1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放疗后的57例患者为放疗。根据进行 MRS 检查时处于放疗后的不同时期而将放疗组患者分为5个组:1组(放疗后≤3个月,16例)、2组(放疗后3~6个月,12例)、3组(放疗后6~9个月,10例)、4组(放疗后9~12个月,8例)、5组(放疗后>12个月,11例)。测量每例患者颞叶白质的平均 NAA/Cho、NAA/Cr 和 Cho/Cr,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放疗前及放疗后各组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各组间 NAA/Cho 和 NAA/Cr的均值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值分别为8.394、4.855,P 值均<0.05)。进一步两两比较,放疗后一年内(1~4组)各组中 NAA/Cho 和 NAA/Cr 的均值均较放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放疗一年以上组(5组)的平均NAA/Cho 和 NAA/Cr 基本恢复,与放疗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放疗后各组的平均 Cho/Cr 对比放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鼻咽癌放疗后患者,1 H-MRS 可以在常规 MRI 发现异常之前检测到脑白质代谢异常,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更多影像学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