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03篇
  免费   442篇
  国内免费   302篇
耳鼻咽喉   61篇
儿科学   107篇
妇产科学   25篇
基础医学   228篇
口腔科学   38篇
临床医学   1041篇
内科学   1149篇
皮肤病学   27篇
神经病学   109篇
特种医学   40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24篇
综合类   1866篇
预防医学   695篇
眼科学   80篇
药学   936篇
  14篇
中国医学   730篇
肿瘤学   314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95篇
  2022年   203篇
  2021年   194篇
  2020年   212篇
  2019年   186篇
  2018年   183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180篇
  2015年   169篇
  2014年   363篇
  2013年   319篇
  2012年   357篇
  2011年   516篇
  2010年   477篇
  2009年   384篇
  2008年   421篇
  2007年   381篇
  2006年   354篇
  2005年   309篇
  2004年   389篇
  2003年   314篇
  2002年   263篇
  2001年   216篇
  2000年   215篇
  1999年   112篇
  1998年   142篇
  1997年   127篇
  1996年   128篇
  1995年   106篇
  1994年   104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1966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目的评价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二级预防阿帕替尼联合吉西他滨+多西他赛(GT)方案化疗致血小板减少的有效性。方法 90例在一线治疗过程中出现血小板减少,拟行阿帕替尼联合GT方案治疗的晚期骨与软组织肉瘤患者,随机分为3组(1∶1∶1), 30例空白对照组患者不给予rhTPO二级预防;治疗组1(n=30):GT化疗第1~5天皮下注射rhTPO 300 U/kg/d,每日1次;治疗组2:GT化疗第1、3、5、7、9天皮下注射TPO 300 U/kg/d,隔日1次。动态记录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组1和治疗组2发生1~2级血小板减少人数分别为12、6和5例,3级血小板减少人数分别为8、3和2例,对照组血小板减少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2个治疗组(P<0.05);对照组、治疗组1和治疗组2化疗第14天时的血小板绝对值分别为(56.86±41.49)×109/L、(84.60±37.31)×109/L和(85.67±39.67)×109/L,对照组显著低于2个治疗组(P<0.05);对照组、...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观察标准化服务模式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PCI术后出院患者随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6月—2019年4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接受PCI治疗的ACS患者500例,随机分为2组各250例,对照组于出院后采用常规集中式电话随访,观察组采用标准化服务模式进行集中式电话随访,随访2年后,比较2组服药遵医行为依从率、疾病认知水平、再入院率、护理满意度及随访人员考评情况。结果 随访2年,观察组和对照组服药遵医行为依从率分别为95.6%(239/250)、77.2%(193/25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2年,2组疾病认知水平评分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再入院率分别为7.6%(19/250)和27.2%(68/25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随访护理满意率分别为85.2%(213/250)和66.8%(167/25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随访服务满意率、随访问卷记录完整率及准确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讨卵裂期胚胎培养液中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G(sHLA-G)表达与胚胎发育和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冻融胚胎移植的86例不孕患者,共计100个周期为研究对象.根据妊娠结局分为妊娠组和未妊娠组,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比较两组基本信息及sHLA-G含量...  相似文献   
104.
选择性5-HT3受体阻断药昂丹司琼是近年使用较多的强效抗恶心呕吐药,其效果已被很多临床研究所证实,但给药最佳时间尚有争论[1],我们观察了甲状腺切除术病人使用昂丹司琼的止吐作用和定时效果,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选择ASAⅠ或Ⅱ级全麻下择期甲状腺切除术病人112例。排除有以下情况者:重要脏器异常者;体重超过正常值50%以上者;术前24h内用过止吐药物者;孕妇和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或有同类药物过敏病史者;有术后恶心呕吐(PONV)及眩晕病史者。病人随机分为三组:A组(n=36)麻醉诱导前静注昂丹司琼70μg/kg,术毕静注生理盐水10ml;B…  相似文献   
105.
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特点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开始启动的人类基因组计划(HGP)揭开了人类遗传信息的秘密。随着研究的深入,人类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的研究应运而生,并且得到迅猛的发展。SNPs数量大、分布广,且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频率也有差异,这些差异可以代表某一种族或人群间的遗传差异。因此,SNPs的研究有助于解释个体间的表型差异、不同群体和个体对疾病,特别是对复杂性状疾病的易感性以及对各种药物的耐受性。此外,SNPs还可用于定位疾病相关基因、分析疾病的关联性、阐明疾病发生的分子遗传机制以及药物基因组学中的用药指导和药物设计等,目前已成为疾病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药物基因组学和环境基因组学研究的重要内容。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人们越来越重视SNPs的医学意义及其应用,特别是在应用SNPs进行连锁分析、关联分析、定位和寻找疾病致病基因方面有了很大进展。本文对SNPs的特点及其在医学方面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6.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心血管系统疾病逐渐成为对生命和生活质量威胁最大的疾病.1999年美国心脏协会专家预测,2010~2020年冠心病致死率将在全球排名第一,且平均发病年龄逐渐提前,我们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7.
慢性完全闭塞性冠状动脉病变(CTO)约占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的10%~20%,是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最大的难题和挑战之一.手术时间长,患者及术者接受的射线量多,手术费用高,成功率低于非闭塞性病变但术后再狭窄率较高.对于病变时间长、严重钙化和病变段较长等患者,成功开通血管并保持较好的长期效果存在更多的问题.手术成功率的提高,有赖于术者临床经验的积累、器械的研究改进以及循证医学的证实和支持.本文就CTO介入治疗的研究进展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和外周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peripheral intervention,PPI)联合应用的策略、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0年1月~2007年1月接受联合介入治疗的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住院患者141例,根据患者临床和病变严重程度及耐受程度同次或分次完成PCI和PPI。术前、术后常规用抗血小板药、控制糖尿病药、抗高血压药并常规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结果141例患者中多支冠状动脉病变90例(占63.8%);共对225支靶冠状动脉的264处靶病变行PCI,冠状动脉靶病变狭窄88%±11%,共植入冠状动脉支架289枚,每例1~4枚。PCI即刻成功率100%,术后心绞痛完全缓解率98.6%(139/141,仅2例术后有轻微心绞痛)。合并2~3处外周动脉粥样硬化靶病变45例(占31.9%),外周动脉靶病变狭窄85%±10%。PPI共治疗靶血管189支,共植入189枚外周动脉支架,每例1~2枚。54例与PCI同台完成PPI(占38.3%),PPI即刻成功率为100%,外周动脉病变患者术前存在的相关缺血临床表现完全缓解。介入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2.8%(4/141,PCI术中冠状动脉螺旋撕裂1例、股动脉穿刺局部较大血肿1例、假性动脉瘤1例、肾周围血肿1例,均处理成功);术后一过性肾功能改变3例,经治疗恢复正常。无死亡、急性心肌梗死、肾功能不全等发生。结论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患者其病变以多支、多处居多,提示其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严重性和不良的预后,单行PCI或PPI不能明显改善其生活质量;联合行PCI和PPI安全可行,近期疗效好,并发症发生率低;PCI和PPI可同次或分次完成,但首次介入治疗应完成主要罪犯冠状动脉的PCI,以保证患者安全并提高对PPI治疗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09.
<正>笔者对近年来有关动物腹泻模型的实验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将动物腹泻模型根据致泻原因分为药物型、感染型、应激型、抗生素型和过敏型腹泻[1],以期为开展与腹泻/泄泻相关的研究提供参考。1药物型腹泻模型1.1番泻叶番泻叶中大部分结合型蒽醌不经小肠吸收,直接进入大肠,在肠内多种细菌(酶)作用下经水解、还原等不同途径代谢成为大黄酸蒽酮及其衍生物,这些成分一方面可阻止葡萄糖和Na+的跨肠壁转运,抑制Na+-K+-ATP酶活性,增加肠腔内容积继而刺激肠壁反射性地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针刺对2型糖尿病免疫细胞因子、胰岛素敏感指数及血高凝状态的影响。方法:将本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常规药物组(对照组)和常规药物加针刺治疗组(加针刺组)。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6、胰岛素敏感指数及体外血栓长度、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部分凝血酶原活性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空腹血糖治疗前后的量值变化,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加针刺组能显著降低免疫细胞因子和血高凝状态指标含量,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水平(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也呈现重要的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表明针刺对2型糖尿病的作用机理可能与其调节免疫细胞因子、减少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素对靶细胞的敏感性和改善微循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