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29篇
药学   10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干休所是老年人集中的特殊群体社区,医疗保健工作中重要任务之一是对突发性危急重病人的院前急救,这是完整的急救医疗体系(即院前急救、院内急救、院内ICU)中的首要环节,对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治愈率及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做好干休所院前急救,我们以近10年的工作实践,  相似文献   
93.
在颅脑外伤CT检查中的扫描技术问题辛英CT对于颅脑外伤已成为二种首选的检查手段。在日常的颅脑外伤CT检查中运用的常规的扫描技术条件,如120kV、315mAs、OM线为基线、10mm层厚及间隔、35/100左右的窗口参数图像显示等,对于绝大多数的颅脑...  相似文献   
94.
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夜尿症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夜尿次数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328例初诊或曾药物治疗但停药3个月以上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夜尿次数、前列腺及膀胱功能相关指标,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随着患者夜尿次数增多,生活质量评分(QOL)逐渐升高。夜尿次数0~1次者平均QOL评分3.45分,夜尿次数2~3次者平均QOI,评分3.57分,夜尿次数4次及以上者平均QOL评分5.08分。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及残余尿量与夜尿次数呈正相关,OR值分别为1.06(1.01~1.10)和1.01(1.00~1.01),单次尿量与夜尿次数呈负相关,OR值为1.00(0.99~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前列腺体积和最大尿流率与夜尿次数无相关性。结论夜尿次数增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相比前列腺增生而言,年龄和膀胱储尿功能对夜尿次数的影响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脂肪肝与体重指数、血脂间的相关性,以利于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从2012年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群中随机抽取607名体检客户为研究对象,并依据其彩色超声诊断分脂肪肝、非脂肪肝两组,对两组体重指数(BMI)、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检测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脂肪肝组的BMI、TC、TG、LDL-C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HDL-C异常检出率较非脂肪肝组低,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脂肪肝与超重、高血脂有密切相关性,控制患者体质量、血脂对预防脂肪肝有重要意义,应加强运动,合理膳食,积极降脂治疗。  相似文献   
96.
目的评价螺旋CT三维表面遮盖法重建(SSD)和多平面重建(MPR)对骨与关节损伤的探测能力。方法87例骨与关节损伤患者(包括82例外伤和5例非外伤)均经螺旋CT三维表面遮盖法重建(SSD)和多平面重建(MPR)成像,并与二维CT图像进行对照。结果螺旋CT3DSSD和MPR在显示骨折的部位方面与二维CT基本一致。但在显示骨折部位的解剖关系方面明显优于二维CT。结论SSD和MPR两种方法重建可互为补充,能够立体直观地显示骨折部位及关节脱位,是诊断骨折的有效手段,对制定手术计划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及后处理成像对颌面部骨折的诊断作用及临床指导价值。方法采用西门子somatom Balance高速螺旋CT扫描机,对23例颌面部骨折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后保留原始数据并进行后处理成像(MPR,SSD,MIP)。结果螺旋CT扫描结合后处理成像直观地显示了23例中的51处颌面骨折,并清晰显示了颌面部骨折的部位、形态、数目、骨折块的移位情况以及颌面部骨的立体结构。结论螺旋CT扫描图像结合后处理成像不仅可提高颌面部创伤性骨折的诊断准确率,而且能直观显示颌面部骨折的空间关系,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明显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8.
采用2008年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的数据,从需方角度,通过利用者感知质量对我国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影响农村居民对基层医疗服务的感知质量和利用水平的原因主要在于相对于其经济承受能力较高的医疗费用、基层医疗机构较差的设备环境和偏低的技术水平等。建议:一是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围绕改善设备环境、提高收费的合理性和提高医务人员技术水平等加强医疗服务质量建设。二是进一步完善农村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将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项目纳入保障范围,并适当提高补偿水平。  相似文献   
99.
刘金凤  辛英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4):8331-8332
肠套叠(Intussusception)是一种小儿常见临床急症,2月龄~3、4岁小儿均可见报道,发病高峰在4月龄~1.5岁。由于一部分肠管及其肠系膜套入到邻近肠腔内,导致不全或完全梗阻及出现的一系列症状。无明显性别差异。多好发于春末夏初。其可发生于任何段肠管,尤以回盲一升结肠最常见。本文主要探讨肠套叠的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0.
CT—M对脊柱创伤的应用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脊柱创伤多发生于青壮年男性,且极易合并脊髓神经损伤而引起严重后果。因此尽快明确创伤的性质、范围、程度及有无脊髓神经损伤是治疗和评估愈后的关键。过去对于脊柱创伤的诊断多采用X线平片、脊髓造影、CT平扫等手段,往往不能全面地了解创伤的整体情况,而仅靠临床的各项检查去推测有无损伤及大概部位。从94年起我们结合国内外有关资料采用了脊髓造影CT扫描(CT—M),造影剂注入珠网膜下腔使脊髓、蛛网膜下腔及硬膜外间隙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清晰地显示出来,从而对椎管内软组织结构有无改变提供了可靠及重要的依据,增加了对脊柱创伤的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