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近年来,消化内镜技术不断发展,在消化道疾病诊治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隧道内镜技术(tunnel endoscopy,TE)是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和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项技术。TE拓展了消化内镜治疗的适应证,为很多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式,本文就TE临床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通过全面了解上海市消化内镜诊疗工作现状,为上海市消化内镜诊疗规范和质控标准的修订提供决策支持。此次调查针对上海市145家开展消化内镜诊疗工作的医院,调查采用网络填报方式,调查对象通过调查网页填报各项条目,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消化内镜从业人员情况、诊疗技术开展情况和质量安全情况。结果显示:2019年上海市消化内镜医师数量为1 212名,占全部执业医师比率(1.59%)居全国第一。全年内镜诊疗共开展190.26万例,医师工作压力较大。从单病种质控指标来看,各类消化道早期癌检出率和肠腺瘤检出率保持在较高水准。以上结果提示,2019年上海市消化内镜医师数量、诊疗量和单病种质控指标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我国县域医院消化内镜学科发展现状,推动全国县域医院消化内镜学科能力提升。方法 以网络填报的方式,对2019年我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县域医院消化内镜学科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含科室规模、消化内镜中心基本情况、临床诊疗能力、教学及学术能力4个方面。结果 共纳入114家县域医院数据进行分析。2019年,我国县域医院消化内科平均拥有床位38.9张、医师8.6名、内镜护士6.4名。消化内镜中心平均拥有主机3.1台、消化内镜11.0条。2019年平均每家县域医院消化专科门诊量2.2万例次、病房出院人数0.23万例次,消化内镜诊疗量0.78万例次,53家(46.5%)医院向上级医院转诊率<3%。在教学、学术能力方面,114家医院中,5家(4.4%)为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内镜医师培训基地,52家(45.6%)举办过地市级及以上学术会议,21家(18.4%)在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67家(58.8%)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结论 大部分地区县域医院硬件设施齐全,具备良好的医疗能力、管理水平和良好的科研团队建设,达到县域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推荐标准。 相似文献
14.
胸腺上皮性肿瘤(TET)在临床工作中相对常见,尤其是自开展低剂量肺癌筛查以来,其发现越来越多。TET的生物学行为及病理学分型复杂,不同类型侵袭性程度不同,导致在制定临床治疗策略和预后评估上存在差异。因此,准确预测TET的侵袭性,甚至病理分型,对于临床有重要意义。多种影像检查手段能够发现TET,并各具优势,就其各自的诊断价值,尤其是新进展情况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乳腺癌患者接受赫赛汀治疗的常规凝血功能指标,分析凝血指标对临床治疗效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解放军第四〇一医院接受赫赛汀治疗的67例女性乳腺癌患者,按患者治疗效果,分为有效组(47例)和无效组(20例),统计分析其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凝血指标差异,分析各项凝血指标与患者治疗效应的相关性。结果与有效组比较,无效组患者PT、APTT、TT略延长,D-D水平略升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Fib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接受赫赛汀治疗无效的乳腺癌患者容易出现高Fib状态,其血浆浓度的确定有助于判定患者的赫赛汀治疗预后。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日渐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CRC的病因尚未明确,但对其发病的危险因素已有较多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饮食习惯被认为与CRC发病率有关,至今已有若干因素被认为与CRC发病相关。目前认为CRC是由环境、饮食、生活方式与遗传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由致癌物作用、结合细胞遗传因素导致细胞遗传基因突变而逐渐发展。本文拟对CRC发病危险因素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1病例
男患,60岁,因腹痛腹泻1天到诊所就诊,开了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口服此药2粒,回到家中,1小时后,觉全身发红瘙痒,接着觉胸闷、头晕,急来我院急诊,测血压为60/40mm-Hg,意识模糊,听诊双肺呼吸音清,心率104次/分,律齐,心音低,腹软,既往健康,否认药物过敏史。就诊时血常规:白细胞13.1×10^9/L,中性细胞比率92.6%。立即给予地塞米松10mg静脉注射,盐酸肾上腺素1mg肌肉注射,又将地塞米松10mg加入0.9%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0分钟后症状减轻,30分钟后头晕胸闷消失,测血压为130/80mmHg,心率96次/分,律齐。继续观察3小时,生命体征平稳,随访半个月,一直无异常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18.
侯丽娜杨晓棠张建新杜笑松辛磊赵致楷张俊杰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7,(8):1142-1143
侵袭性纤维瘤病(aggressive fibromatosis,AF)是一种少见的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源性肿瘤,其患病率约占所有肿瘤的0.03%。通常根据其发病部位分为腹壁型、腹内型及腹外型。腹壁型因其特定的发病部位诊断较为容易,腹内型临床上极为少见,而腹外型发病率高且发病部位广泛,术前影像学误诊率较高,本研究分析总结了我院20例腹外型AF的CT及磁共振成像(MRI)征象,以期提高该病的影像诊断水平,减少术前误诊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能谱CT多期扫描颈部淋巴瘤计算所得的碘含量(IC)与CT灌注各参数的相关性及对淋巴瘤诊断的特异性及敏感性.方法 选取20例经病理证实的淋巴瘤患者,使用GE能谱CTPerfusion GSI序列同时获得能谱扫描的淋巴瘤动脉、静脉期IC与灌注扫描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等灌注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IC和各灌注参数的最佳诊断界点、敏感性、特异性.结果 能谱扫描的动脉期IC与各灌注参数BF、BV、MTT和PS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00、0.302、0.013、0.148,静脉期IC与各灌注参数BF、BV、MTT和PS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09、-0.022、0.002、0.211,均无相关性(均P>0.05),动脉期、静脉期IC的最佳诊断界点为14.51、21.23时,对颈部淋巴瘤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论 能谱CT多期颈部淋巴瘤的IC有助于定性诊断淋巴瘤.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