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8篇 |
免费 | 20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5篇 |
口腔科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26篇 |
内科学 | 55篇 |
皮肤病学 | 2篇 |
神经病学 | 4篇 |
特种医学 | 12篇 |
外科学 | 40篇 |
综合类 | 78篇 |
预防医学 | 13篇 |
眼科学 | 2篇 |
药学 | 13篇 |
中国医学 | 13篇 |
肿瘤学 | 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21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17篇 |
2020年 | 13篇 |
2019年 | 13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7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15篇 |
2011年 | 9篇 |
2010年 | 9篇 |
2009年 | 18篇 |
2008年 | 19篇 |
2007年 | 10篇 |
2006年 | 9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12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94年 | 2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弓状韧带上入路或前路腰方肌阻滞(QLB)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的镇痛效果。
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38例,年龄18~64岁,BMI 16~29 kg/m2,ASA Ⅰ或Ⅱ级。随机分为经前路QLB组(C组)和经弓状韧带上QLB组(E组),每组19例。麻醉诱导前在超声引导下C组行双侧前路QLB,E组行弓状韧带上QLB,每侧给予0.3%罗哌卡因20 ml。记录术后住院时间、阻滞操作时间、阻滞后起效时间,测定阻滞后5、10、20、30 min的阻滞平面和术中瑞芬太尼和麻黄碱用量。记录术后2、6、12、24、48 h的VAS疼痛评分和补救镇痛,局麻药中毒、血肿、严重低血压、内脏损伤、肌力下降等神经阻滞并发症和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结果 两组术后住院时间、阻滞操作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组阻滞起效时间明显短于C组(P<0.05)。阻滞后5、10、20、30 min E组阻滞平面节段数量明显多于C组(P<0.05)。术后2、6、12 h E组静息和活动时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两组均无补救镇痛,术中瑞芬太尼、麻黄碱用量,局麻药中毒、血肿、严重低血压、内脏损伤、肌力下降等神经阻滞并发症和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经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较传统前路腰方肌阻滞起效更快,阻滞平面更广,术后12 h镇痛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比较改良经肋软骨膜入路胸腹神经阻滞(M-TAPA)与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用于病态肥胖患者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SG)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2月至2021年8月择期行LSG患者60例,男15例,女45例,年龄18~64岁,BMI≥35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单纯全麻组(C组)、TAPB组(T组)和M-TAPA组(M组),每组20例。全麻诱导前,T组和M组予0.25%罗哌卡因行神经阻滞操作,每侧30 ml。术后均行舒芬太尼PCIA。记录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术后48 h内镇痛泵舒芬太尼用量和术后补救镇痛例数。记录拔管后即刻及术后2、4、6、12、24、48 h静息和活动时VAS疼痛评分。记录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记录术后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C组比较,T组和M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术后48 h内镇痛泵舒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术后补救镇痛率明显降低,术后2、4、6、12 h静息和活动时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缩短(P<0.0... 相似文献
74.
先天性胆系异常临床少见 ,部分患者因无临床特异症状而未被发现 ,我院收治 2例 ,均在手术时发现 ,报告如下。例 1 男 ,45岁 ,船员 ,因右上腹持续性胀痛 2 0年加重 1年于 2 0 0 1年 3月收住院。病程中否认皮肤、巩膜黄染 ,无进行性消瘦。查体 :右上腹深压痛 (+) ,肝肋下两指 ,肝区叩击痛 (+) ,其它无异常发现。检查 :血常规 WBC3.8× 10 9/ L,Hb 92 g/ L。生化 :TBIL 2 3(2~ 2 0 ) μmol/ L,SBIL 15μm ol/ L,AL T 86 (1~ 5 0 ) U/ L,AKP2 6 0 3IU/ L,HBs Ag(- ) ,抗 HBs(- ) ,HBe Ag(- ) ,抗 HBe(- ) ,抗 HBc(- )。B超 :… 相似文献
75.
重症急性胆管炎的急诊腹腔镜治疗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总结运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急诊治疗重症急性胆管炎(acute cholangitis ofsevere type,ACST)的治疗经验。方法1993年9月至2006年12月间,运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的手术方式(包括胆总管切开,胆管镜取石,T管引流等)有选择地对45例重症急性胆管炎患者进行急诊手术治疗。结果重症急性胆管炎45例中,急诊完成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45例,无中转开腹。术后胆漏2例,应激性溃疡出血1例;术后死亡1例。术后其他多种并发症均经非手术综合疗法治愈。结论只要选择合适的病例,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急诊治疗重症急性胆管炎,对于有较高胆管镜和腹腔镜技术者是可行、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76.
1 临床资料 例 1,男性 ,5 5岁。皮肤、巩膜黄染进行性加重一月 ,伴有右上腹隐痛 ,既往有乙肝病史。总胆红素 5 48μmol/L ,直接胆红素 30 3μmol/L ,AKP830IU/L。HbsAg(+) ,抗Hbe(+) ,AFP>30 0 μg/L。B超、CT和MRCP均提示肝门占位 ,肝内外胆管扩张 ,有肝门胆管癌可能。积极术前准备 ,择期行手术治疗 ,术中见肝硬化严重 ,呈结节状 ,胆总管内可见 2cm× 1.5cm大暗红色组织。行癌栓清除 ,“T”管引流 ,病理示胆管癌栓 (肝癌细胞 ) ,术后诊断为原发性肝癌伴胆管癌栓。术后 1月黄疸消退 ,术后 3个月…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Y14和Upf1在乳腺癌组织与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以及人乳腺癌组织中Y14和Upf1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激光共聚焦方法测定Y14和Upf1在人乳腺癌组织与正常乳腺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①乳腺癌组织中Y14和Upf1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P〈0.05)。②在乳腺癌组织中,组织学Ⅲ级组的Y14和Upf1表达明显高于Ⅰ和Ⅱ级组(P〈0.05)。③有腋窝淋巴结的乳腺癌组织中Y14和Upf1表达高于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p〈0.05)。结论Y14和Upf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强于正常乳腺组织。在组织学Ⅲ级和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中Y14和Upf1表达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78.
79.
80.
目的 探讨开腹胆囊切除术(OC)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胆管损伤的术中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和2006年术中诊断和治疗OC和LC致胆管损伤患者各1例临床资料.结果 2例惠者均术中发现胆管损伤,1例由术者自己行胆管对端吻合T管内支撑,拔管后又产生吻合口狭窄,改行肝管空肠Roux-Y吻合术,随访至今恢复良好.1例LC术中发现胆管损伤,由肝移植专家行胆管对端吻合T管支撑1年,拔管后随访4年多.目前情况良好.结论 OC和LC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避免胆管损伤,必要时适时中转开腹,术中发现损伤由肝胆外科专家以合适的材料、合适的方式修补,可以大大提高成功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