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7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66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1篇
临床医学   68篇
内科学   46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3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65篇
预防医学   3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92篇
中国医学   78篇
肿瘤学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患者男,28岁。因头昏、记忆力减退6个月加重伴行走不稳1个月,于2004年10月14日入院。患者2004年4月无诱因出现头昏伴记忆力减退。头昏呈阵发性,无视物旋转、耳鸣、恶心和呕吐等伴随症状。近1个月来头昏加重伴双下肢无力、行走不稳。病程中出现——过性腹泻,每天6~8次,无腹痛,无脓血便,自愈。否认输血史。体检:意识清楚,精神萎靡,贫血貌。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非布司他片治疗痛风血尿酸下降程度及其肝肾毒性的相关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7年6月接受药物临床试验和延续试验的受试者120例,按治疗方案随机分为非布司他片(40 mg/d)组、非布司他片(80 mg/d)组、别嘌醇(300 mg/d)组,共计完成6周期(6个月)用药,期间9次随访,对比三组患者血尿酸、肝功、肾功、痛风急性发作率等。结果非布司他片(80 mg/d)组对血尿酸的降低效果最为明显,并且好于非布司他片(40 mg/d)组和别嘌醇(300 mg/d)组;非布司他片(40 mg/d)组和别嘌醇(300 mg/d)组对血尿酸的降低效果相当。三组的不良事件总体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布司他降血尿酸的达标率及控制痛风急性发作率优于别嘌醇组,安全性与别嘌醇组相当。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分析研究一名献血者ABO血型形成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用血清学方法检测ABO和H抗原,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tion,PCR)检测其基因型,再对ABO基因第6,7外显子进行直接测序。结果 该献血员血清学检测为AB亚型,PCR结果为A2/Bw12,直接测序结果为A205/Bw12。结论 该献血员血型是一例比较罕见的AB双侧亚型。为保障输血安全,在该献血员不含抗体的情况下,其血液可以输注给配血相合的AB型患者。  相似文献   
104.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44岁.体检时胸部X线片发现右侧第4肋侧后肋膨胀性骨质破坏,局部无肿胀、疼痛,无午后低热及盗汗,于2004年8月13日入院.入院查体右侧后胸壁局部未触及肿块.胸部CT平扫检查示右侧第4肋侧后部局部骨质破坏(图1),考虑骨巨细胞瘤可能.于2004年8月17日在全麻下行右第4肋骨切除术,术中选右腋下横切口进路,切开并分离胸壁软组织,显露右第4肋骨,见肋骨骨膜完整,未发现骨膜外肿块,右第4肋腋后线处触及-1 cm× 2cm椭圆型骨皮质缺损,距缺损边缘两端各4 cm处切开骨膜,完整截取肋骨.病理检查见病变段肋骨稍膨大,锯面示肋骨骨髓腔内充满淡黄色软组织,镜下淡黄色软组织为脂肪组织及少量骨小梁(图2),病理诊断为肋骨骨内脂肪瘤.  相似文献   
105.
目的:研究葛芩片预处理增强预适应心肌保护作用。方法:改良椎管法建立大鼠在体心肌缺血预处理模型,红四氮唑染色测定大鼠心肌梗死面积;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I,R组心肌梗死范围高达21.2%,经药物预处理后,与IPC组比较,DIPC高心肌梗死范围显著降低(P〈0.05)。结论:葛芩片预处理增强预适应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6.
王立  赵瑛 《中成药》2011,33(8):1326-1330
目的 探讨煎煮方式对葛根芩连汤煎剂(T)、黄芩单煎剂(S1)和黄连单煎剂(S2)中黄芩苷( Baicalin,Ba)、小檗碱( Berberine,Be)在家犬体内药动学的影响.方法 建立测定家犬血清中黄芩苷、小檗碱的高效液相色谱法,通过测定不同时刻家犬体内黄芩苷、小檗碱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家犬灌服T、S1、S2后黄芩苷、小檗碱在家犬体内的Cmax 分别为(7.588±0.797) ng/mL(T,Ba)、(7.204±1.368) ng/mL( S1,Ba);(0.323±0.036) ng/mL(T,Be)、(2.044±0.653) ng/mL(S2,Be);tmax分别为(8.333±1.506) h(T,Ba)、(8.066±0.860) h(S1,Ba);(1.750±0.274) h(T,Be)、(2.932±0.532)h(S2,Be);AUC0-∞分别为(268.7±55.97)ng/(h·mL) (T,Ba)、(218.2±77.3) ng/(h·mL) (S1,Ba);(2.098±0.532) ng/(h·mL) (T,Be)和(15.232±8.36) ng/(h·mL) (S2,Be).结论 煎煮方式对黄芩苷、小檗碱家犬体内药动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观察高糖对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解偶联蛋白(uncoupling protein,UCP)基因表达的影响,并探讨白藜芦醇的调节作用。方法 通过体外培养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系bEnd.3,采用RT-PCR方法观察不同浓度葡萄糖(5.5, 25 mmol/L)刺激及白藜芦醇(25 μmol/L)干预时UCP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 25 mmol/L葡萄糖糖刺激24 h能上调UCP4、UCP5 mRNA表达(P<0.05),而对UCP1、UCP2基因表达无明显影响;白藜芦醇能上调基础状态及高糖状态下的UCP5基因表达(P<0.05),能抑制高糖引起的氧自由基增加(P<0.05)。结论 高糖刺激可特异性上调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UCP4、UCP5基因表达;白藜芦醇能降低高糖诱导的氧自由基生成,同时上调细胞UCP5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8.
目的研究氧化苦参碱(Oxy)对耐药细胞株MCF-7/ADM的逆转作用及逆转机制。方法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药物对细胞株的抑制率;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内ADM的荧光强度以及胞膜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的表达。结果浓度小于0.82mg/mL的Oxy对MCF-7/ADM无明显细胞毒性。ADM对MCF-7/S和MCF-7/ADM的IC50分别为0.85μg/mL和38.6μg/mL,耐药倍数约45.4倍,Oxy作用后ADM对MCF-7/ADM的IC50降低为11.8μg/mL,逆转倍数约为3.27倍。加入0.8mg/mL的Oxy后MCF-7/ADM胞内ADM的蓄积浓度增加,胞膜P-gP泵的表达量下降(P0.05)。结论 Oxy具有直接的抗肿瘤作用,可以部分逆转MCF-7/ADM的多药耐药性,机制与Oxy下调MCF-7/ADM细胞膜P-gP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9.
肿瘤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其病死率逐年上升,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然而西医化学抗肿瘤药物毒副作用大,长期使用容易产生耐药性;中药因为疗效好而且毒副作用小,因此在治疗肿瘤方面显现出很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排查和防控武汉市大中型医疗机构药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风险,规范医疗机构药品全流程的管理。方法:依据《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湖北省药品使用质量管理规定》等要求,药学专家和药品监管人员以全市56家大中型医疗机构为评估对象,对组织机构与人员管理、文件管理、药库管理、药房管理、医院制剂配制管理、特药抗菌药及ADR监测管理进行药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排查药品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风险点,提出合理化建议。结果:本次评估56家医疗机构的平均得分率为88.2%,评级优秀的占76.8%;药库管理是6个大项中风险最高的项目,82.1%医疗机构此项目存在风险;按子项目风险级别排序,排名前5的分别是冷链管理、临床药师配备、药库药品存放、药品养护和特药管理。三级医院药品质量安全风险管理情况优于二级医院、综合医院风险管理情况优于专科医院。结论:该市大中型医疗机构药品质量安全管理还存在一定的风险,各级医疗机构应加强药品管理,降低药品质量安全风险,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