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3篇 |
免费 | 4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0篇 |
基础医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17篇 |
内科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综合类 | 14篇 |
预防医学 | 3篇 |
眼科学 | 2篇 |
药学 | 31篇 |
中国医学 | 1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4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6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8篇 |
2010年 | 9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9篇 |
2007年 | 5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8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3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 毫秒
91.
鼻咽纤维血管瘤鼻内镜术前超选择性动脉血管内栓塞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咽纤维血管瘤术前栓塞及鼻内镜下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8例鼻咽纤维血管瘤鼻内镜下手术切除均行动脉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及栓塞,供血动脉主要为颈外动脉的颌内动脉或咽升动脉,栓塞物为明胶海绵颗粒或聚乙烯醇(PVA)颗粒。结果鼻咽纤维血管瘤栓塞后90%肿瘤血供完全消失,栓塞后手术中出血明显减少,栓塞后3~5d手术最为理想。结论鼻咽纤维血管瘤术前栓塞治疗可有效减少术前出血,对于Ⅰ~Ⅲ期病变,于栓塞术后再行鼻内镜直视下切除可获得较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92.
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影响视力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术后散光。术后散光是术前散光和手术源性散光( surgically induced astigmatism,SIA)的矢量和。手术源性散光是一个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对手术源性散光进行计算分析,是进行白内障、屈光手术之前的必要步骤。本文就手术源性散光的计算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3.
目的:观察醋酸林格氏液(勃脉力A)在肝癌根治术中对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的影响。方法:将42例拟于全麻下行肝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1例,术中分别静脉输入勃脉力A(A组)和乳酸林格氏液(B组)。术中胶体液和血液制品的输入根据血压(B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和血红蛋白(Hb)等进行调节。于麻醉前(TO)、手术开始时(T1)、肿物切除后(T2)、手术结束时(T3)、术后8h(T4)采取动脉血检测并记录血气、电解质及乳酸值,据检测结果适量输注碳酸氢钠、氯化钾及葡萄糖酸钙,并分别记录用量。结果:两组患者晶体、胶体液和血液制品输入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B组,A组使用碳酸氢钠的剂量显著降低,葡萄糖酸钙的剂量显著升高(P〈0.05);氯化钾使用剂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乳酸值、pH值、BE值在不同时间点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乳酸值、pH值、BE值在组间、组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勃脉力A用于肝癌根治术有利于动脉血酸碱平衡的稳定,对稳定机体内环境具有安全、有效的特点,但可引起血钙离子浓度降低,注意加强监测,并补钙。 相似文献
94.
芜荑是自《神农本草经》以来历代本草和方书均有记载的药物,直至现代仍作为重要的杀虫消积药物应用于临床,但现行药典不载,对芜荑的基原植物考证尚缺。该文通过本草考证的方法,对芜荑的古今文献记载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对芜荑的基原植物品种进行了考证,认为自汉代以来芜荑的基原植物包括榆科大果榆Ulmus macrocarpa Hance和刺榆Hemiptelea davidii (Hance) Planch 2种,其中以大果榆为自古至今临床采用的主流正品,U. pumila L作为混淆品,不应采用。芜荑是大果榆或刺榆的果实荚仁,通过加入榆树皮面等辅料,发酵并干燥而制成。 相似文献
95.
目的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分析中成药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用药规律,并基于网络药学方法探究核心药材组合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潜在作用机制,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药融云数据库中收录的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中成药,对其所含药味、功能主治等信息进行摘录,经过数据筛选、标准化处理,建立标准化医案数据库,利用古今医案云平台,从中药频次、中药属性、聚类分析、药物关联分析等方面进行数据挖掘,总结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用药特点,筛选核心药材组合。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对核心药材进行靶点预测、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构建“药材-成分-靶点-通路”网络,预测核心药材作用机制。结果 药融云数据库共收载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中成药114种,除去不同剂型,共计80种,涉及中药材279味,其中用药频次较高的中药有黄芪、丹参、虎杖、当归等15味中药。药性多见于寒、平、微寒、温;药味多属甘、苦、辛味;归于肝、脾、肺、心4经的较多;药物功效以清热解毒占比最高。核心药材组合虎杖-白花蛇舌草-丹参的17个主要活性成分可作用于132个核心靶点,调控包括HIF-1、IL-17、PI3-Akt、TNF、乙型肝炎等信号通路。结论 临床中成药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以疏肝健脾、清热利湿为主,同时兼以活血化瘀、补虚止痛,达到虚实同治的良好效果。核心药材虎杖-白花蛇舌草-丹参通过多个成分干预多个靶点、进而调控多条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的信号通路来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6.
赵海亮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13):2004-2006
目的 探讨逆行性镫骨足板开窗术治疗耳硬化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耳硬化症患者共103例(120耳),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采用逆行性镫骨足板开窗术,对照组采用常规镫骨足板开窗术.结果 术后1周两组的气导阈值均明显低于手术前(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气骨导差≤20 dB、>20 dB情况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5.00% VS 35.00%,P<0.05).结论 逆行性镫骨足板开窗术可以有效地提高耳硬化症病人的听力,且降低手术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97.
目的:通过一种自身免疫性内耳病的动物模型,了解凋亡与自身免疫性内耳病发病机制的关系,明确凋亡及其相关分子cmyc和Bcl-2在自身免疫性内耳病小鼠耳蜗中的表达,及在其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内耳抗原、完全弗氏佐剂及百日咳减毒活菌免疫C57BL/6小鼠的动物模型,检测听性脑干反应阈的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耳蜗中cmyc和Bcl-2分子的表达变化。结果:免疫后小鼠听性脑干反应阈显著提高,cmyc和Bcl-2在正常和免疫小鼠耳蜗的神经元细胞均有表达,而Bcl-2在二者的内毛细胞、血管纹和螺旋韧带均无表达。两种分子均可在浸润的炎性细胞表达,表达Bcl-2的炎性细胞数量在病程后期逐渐增多。结论:体液与细胞介导的免疫损伤均参与了自身免疫性内耳病的发生,凋亡和坏死均造成了自身免疫性内耳病耳蜗结构和功能的破坏,凋亡在耳蜗损伤和浸润的炎性细胞消散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Bcl-2对抑制耳蜗中发生的凋亡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8.
99.
动态喉镜对声带癌前病变和声门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以来,我科用动态喉镜共检出喉部疾病患者2522例,其中声带癌前病变82例,声门癌63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4(Interleukin 24,IL-24)对鼻咽癌CNE-2Z细胞株(简称CNE-2Z细胞)增殖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CNE-2Z细胞进行培养,用细胞计数及MTT抑制试验,检测IL-24对CNE-2Z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找出IL-24作用的峰浓度及最佳细胞增殖状况。采用碘化丙锭染色,流式细胞仪分析和细胞核形态两种方法同时检测体外培养的CNE-2Z细胞的凋亡状况。结果细胞计数及MTT法检测显示体外培养的CNE-2Z细胞在培养48 h增殖状况最差,并且存在峰浓度效应。IL-24 50 ng/ml可诱导CNE-2Z细胞的凋亡。结论IL-24可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的抑制CNE-2Z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