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2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61.
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不同介入疗法的选择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介入治疗方法及其相关问题. 方法对 48例经临床及影像学检查确诊的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其病情不同实施不同的介入治疗方法 , 其中经皮腰椎间盘切除术 24例,化学溶核术 6例,二者结合的双介入疗法 18例 ,前两种方法主要用于腰椎间盘突出,后种方法用于腰椎间盘脱出、脱垂或双节突出的患者. 结果介入治疗成功率 100%,经术后 3个月~ 5年随访,显效 35例( 72.92%);有效 11例( 22.91%);无效 2例 (4.17% ),总有效率为 95.83% ,无严重并发症. 结论介入治疗是治疗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有效的方法,所合并的一般内科疾病不影响治疗.建议除正规的保守治疗外,老年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可首选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特点及CT诊断价值。方法:将具有不同临床症状的35例老年患者(60岁以上)均做CT平扫,其中8例同时增强扫描。结果:35例分别表现为等、低、混杂密度血肿,其中以低密度者较多。结论:CT扫描对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3.
随着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pereutaneous lumbar diseectomy,PLD)技术的日臻完善,PLD已成为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理想治疗手段。在临床诊治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患者表现出表情忧愁,动作减少及语言低微等抑郁情绪的特点,为了探讨其对PLD疗效及术后康复的影响,我们利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eale,SDS)在术前对患者进行评定,并进一步对其疗效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CT检查对眼眶炎性假瘤的诊断价值,为提高临床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36例眼眶炎性假瘤患者的CT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眼眶炎性假瘤患者CT检查主要表现:(1)均出现眼球突出;(2)按影像表现分为5种类型:肿块型(11.1%)、弥漫型(8.3%)、肌炎型(38.9%)、泪腺型(8.3%)、混合型(33.3%);(3)36.1%的患者出现视神经增粗、眼环增厚、病变不同程度强化,伴发鼻窦炎等。结论CT检查对眼眶炎性假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5.
66.
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诊治过程中 ,部分患者表现出忧愁、情绪低落甚至悲观失望等特点 ,为了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伴发抑郁情绪是否与其临床特征存在一定关系 ,我们利用抑郁自评量表 (self ratingdepressionscale ,SDS)对 7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评定并加以分析。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为 2 0 0 1年 7月~ 2 0 0 2年 12月我院放射科行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74例。男 44例 ,女 3 0例 ;年龄 16~ 71岁 ,平均 3 8.5 2岁 ;职业农民 41例 ,工人 17例 ,干部 13例 ,学生 3例 ;已婚 62例 ,未婚 12例 ;病程 5天~ 18年 ,平…  相似文献   
67.
腰椎间盘突出症介入治疗中椎间盘炎的预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介入治疗术中椎间盘炎的预防. 方法对1997年7月~2003年1月,在我院接受介入治疗的 23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复查分析,时间为3~50个月,对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资料进行分析,分别进行疗效判定有无术后椎间盘炎的发生. 结果 232例中无一例椎间盘炎发生,均有不同的疗效. 结论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安全有效、康复快、并发症较少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治疗方法,但应高度重视椎间盘炎的发生,而术中的规范无菌操作及抗生素预防用药是预防椎间盘炎发生的关键步骤.  相似文献   
68.
背景:非包含性腰椎间盘突出是临床常见类型之一,是保守治疗及一些微创介入手段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如何提高非包含性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效果是介入治疗的主要方向。 目的:比较3种不同介入治疗方法对非包含性突出的疗效,探索提高治疗非包含性突出疗效的方法。 方法:选择介入治疗的符合单纯非包含性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共174例,其中66例患者行钳取法经皮腰椎间盘切除,52例行盘内及盘外化学溶核,两种方法相结合的双介入疗法56例。 结果与结论:3组患者均经过连续6个月随访,双介入方法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种方法(P < 0.05),不适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两种方法,说明双介入法可提高治疗的优良率,减少治疗后不适发生率,在技术上无明显增加难度,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9.
多发性硬化患者的MRI及多种诱发电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和诱发电位(EPs)在诊断多发性硬化中的价值。方法对68例多发性硬化患者的头颅MRI、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视觉诱发电位以及体感诱发电位等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比较。结果多发性硬化患者的头颅MRI、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视觉诱发电位以及体感诱发电位的异常率分别为91.2%(62/68)、80.9%(55/68)、82.4%(56/68)和77.9%(53/68),且均发现多发性硬化的亚临床病灶;两项或多项联合检查的异常率较单项检查的异常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头颅MRI和诱发电位检查有助于临床早期确诊多发性硬化,联合应用可使其敏感性提高。  相似文献   
70.
目的 静息态功能MRI(rs-fMRI)观察强迫症(OCD)患者小脑各亚区与全脑效应连接改变。方法 收集84例临床诊断OCD患者(OCD组)和78名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HC)组],以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GCA)评估OCD组小脑各亚区与全脑其他脑区间效应连接的改变,分析OCD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脑区效应连接变化与耶鲁-布朗强迫症量表(Y-BOC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OCD组小脑各亚区至全脑GCA与H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脑区中,左侧小脑半球3区至右侧背外侧额上回、右侧小脑4-5联合区至右侧角回效应连接增强(P均<0.05),左侧小脑脚1区至左侧小脑4-5联合区、右侧小脑半球3区至左侧小脑半球6区效应连接减弱(P均<0.05)。OCD组全脑至小脑各亚区与HC组GC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脑区中,右侧缘上回至左侧小脑脚1区,左侧额中回、右侧眶部额上回、左侧前扣带回和旁扣带回至右侧小脑脚1区,右侧额中回至右侧小脑脚2区,左侧舌回至左侧小脑半球7b区,右侧眶部额上回至右侧小脑半球7b区、左侧小脑半球9区的效应连接均增强(P均<0.05);左侧尾状核至右侧小脑脚1区、右侧尾状核至左侧小脑半球7b区效应连接均减弱(P均<0.05)。OCD患者右侧小脑半球4-5联合区至右侧角回的效应连接(r=0.318,P=0.003)、右侧眶部额上回至右侧小脑半球7b区的效应连接(r=0.327,P=0.002)与Y-BOCS评分均呈正相关。结论 OCD患者与认知活动、执行功能和行为调控等相关小脑亚区与全脑之间的效应连接已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