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0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9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研究脑胶质瘤ATP结合盒转运蛋白3(ABCC3)、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4(PEBP4)及膜联蛋白7(Anxa7)的表达与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6年5月至2018年6月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肿瘤切除术的88例脑胶质瘤患者的胶质瘤组织作为实验组,同时收集瘤旁组织(距离肿瘤5 cm处)作为对照组;根据预后分为生存组(n=51)及死亡组(n=37)。对比各组间ABCC3、PEBP4及Anxa7表达情况;分析脑胶质瘤中ABCC3、PEBP4及Anxa7的表达与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结果 实验组ABCC3、PEBP4阳性率及Anxa7阴性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C3、PEBP4阳性及Anxa7阴性患者的分化程度、远处转移、TNM分期高于ABCC3、PEBP4阴性及Anxa7阳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ABCC3、PEBP4阳性率及Anxa7阴性率较生存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分化程度、远处转移、TNM分期、ABCC3、PEBP4、Anxa7为影响脑胶质瘤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  相似文献   
22.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手术切口与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手术切12与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 选2005年2月~2009年5月我院手术治疗258例乳腺癌患者,全部行Anchincloss法改良根治术,其中158例(61.24%)采用Stewart横行切口,100例(38.76%)采用Halsted纵切口,观察术后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及淋巴水肿情况.结果 158例采用Stewart横行切1:7手术患者,35例(22.16%)并发皮下积液,22例(13.92%)并发皮瓣坏死,18例(11.39%)并发淋巴水肿;100例采用Halsted切口手术患者,39例(39.00%)并发皮下积液,30例(30.00%)并发皮瓣坏死,43例(43.00%)并发淋巴水肿.Stewart横行切口与Halsted纵切1:2并发症的发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皮下积液:λ2=8.49B,P<0.05;皮瓣坏死:λ2=9.835,P<0.05;淋巴水肿:λ2=33.889,P<0.01).结论 采用Stewart 横行切口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可明显减少术后皮下积液、皮辩坏死及淋巴水肿等并发症.横切1:2较纵切口有更多的优点,应作为乳癌改良根治术的首选切口方式.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通过空肠营养管在上消化道肿瘤术后实施肠内营养的护理经验。方法 46例上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通过空肠营养管实施肠内营养,同时给予肠内营养的科学护理。结果实施肠内营养后,患者均术后恢复顺利,并发症发生率少,营养状况明显改善。结论上消化道肿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安全、简便、经济,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4.
胃癌的发病率、死亡率在我国有逐年上升趋势。了解胃癌的发生发展规律,控制致癌因素,提高早期诊断率是降低胃癌死亡率的关键。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迅速发展,对细胞周期及其调控机制的认识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胃癌中p27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9例胃石蜡标本中p27蛋白、PCNA表达情况。结果p27蛋白的阳性表达随着肿瘤的分化程度降低、恶性程度的增高和浸润深度的加深,其表达的阳性率逐渐降低,而PCNA的表达则相反。结论p27蛋白、PCNA的检测可作为判断胃癌恶性程度、预测肿瘤转移和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a-238基因多态性与肿瘤患者化疗后乙型肝炎病毒(HBV)再激活的关系. 方法 采用聚合酶联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法检测100例携带HBV的肿瘤患者TNF-α基因启动子TNF-α-238的多态性;对HBV感染者检测化疗前和化疗后HBV-DNA水平,HBV-DNA水平增加不低于10倍或绝对值达到1×109拷贝/ml视为再激活. 结果 化疗后HBV-DNA定量[(3.02±0.68) logcopies/ml]较化疗前[(2.49±0.23)logcopies/ml]高(t=7.383,P=0.000);携带HBV的肿瘤患者接受化疗后,HBV再激活组22例G/A所占比例(27.3%,6/22)明显高于未激活组78例G/A所占比例(3.8%,3/78)(x2=11.499,P-0.001). 结论 携带HBV的肿瘤患者化疗后HBV再激活与TNF-α-238基因型的多态性有关.  相似文献   
27.
目的 研究生长抑制因子5(ING5)基因对人乳腺癌细胞Bcap-37增殖、凋亡、迁移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稳定转染pEGFP-N1-ING5真核表达载体和pEGFP-N1空载体至Bcap-37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RT-PCR方法筛选ING5高表达细胞株.将Bcap-37-ING5细胞作为实验组,Bcap-37-GFP细胞为空载体组,Bcap-37为空白对照组.采用MTT法检测ING5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情况;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情况.结果 稳定转染后获得稳定表达GFP标记的ING5蛋白的Bcap-37细胞株.ING5过表达可以抑制乳腺癌Bcap-37细胞增殖并导致G2期阻滞,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迁移(P<0.05).结论 ING5过表达可逆转乳腺癌Bcap-37细胞的恶性表型,可作为乳腺癌预后判断和基因治疗的分子靶标.  相似文献   
28.
胡艇  赵树鹏 《山东医药》2010,50(48):34-35
目的应用RNA干扰技术沉默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活化子3(STAT3)基因,探讨其siRNA通过瘤内注射和腹腔注射两种转染途径对裸鼠乳腺癌移植瘤的影响。方法制作乳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瘤内注射组和腹腔注射组。取肿瘤行HE及免疫组化染色,采用W estern B lot法检测STAT3表达情况。结果瘤内注射组和腹腔注射组出现大面积细胞坏死及细胞凋亡现象,STAT3为阴性,且STAT3表达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但前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两种转染途径均可沉默STAT3基因,抑制其表达和肿瘤生长,但两种途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经眶上锁孔入路显微外科夹闭前交通动脉瘤的手术技巧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经眶上锁孔入路显微外科手术夹闭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前影像学特征、术中动脉瘤分离夹闭过程及术后复查随访结果。应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评定手术的疗效。结果 本组27例患者均成功行眶上锁孔入路夹闭前交通动脉瘤。术后经CTA或DSA检查证实动脉瘤夹闭满意,未见动脉瘤残留、复发。术后随访患者6个月~2年,按GOS评分标准:恢复良好者24例(88. 9%),轻残2例(7. 4%),重残1例(3. 7%),无死亡病例。结论 经眶上锁孔入路显微外科夹闭前交通动脉瘤的手术视野显露充分,动脉瘤夹闭满意,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放化疗治疗高级别胶质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2-01—2014-12收治的80例高级别人脑胶质瘤患者,其中40例采取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的患者为对照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治疗后随访2a并进行实体肿瘤客观疗效、药物安全性的评定。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有效率分别为45.0%和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a、2a存活率分别为50.0%、35.0%和72.5%、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病例不良反应多为Ⅰ~Ⅱ级,无Ⅲ级以上的反应,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放化疗治疗高级别胶质瘤能显著提高近远期临床疗效,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