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71.
目的 研究生长抑素类似物善得定短期治疗后结直肠癌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变化。方法 结直肠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筛选生长抑素受体2表达阳性的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善得定皮下注射2次/d,7d后行手术治疗。ELISA法检测用药前和川药后第1、3、7d血清VEGF和b—FGF的浓度,蛋白印迹法检测术前和术后肿瘤组织VEGF和b-FGF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肿瘤组织PCNA的变化。结果 结直肠患者用药后血清VEGF和b-FGF水平下降显著(P〈0.05);组织VEGF和b-FGF表达降低(P〈0.01);肿瘤组织PCNA表达明显下降(P〈0.05)。结论 善得定对抑制结肠癌VEGF、b-FGF和PCNA的表达,提示其作用与抑制肿增组织的血管形成,进而抑制肿瘤生成、浸润和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72.
氨氮浓度对次氯酸钠消毒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进行次氯酸钠溶液对二沉池砂滤水消毒的试验研究,探讨不同消毒剂浓度下氯仿和四氯化碳产生量与水中氨氮含量之间的关系,分析氨氮浓度对杀菌效果的影响,提出减少氯仿产生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73.
目的 应用超声检测小肠淋巴管扩张症(IL)患者颈段胸导管病变,探讨颈段胸导管病变类型与IL相关性.方法 入选60例经内镜或活检病理确诊为IL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者同期行同位素99Tcm-DX淋巴显像及颈部高频超声,对比两种方法的影像学特征并进行分型比较.结果 IL患者高频超声颈段胸导管显像可分为5型:Ⅰ型,正常型(13例);Ⅱ型:弥漫缩窄型(10例);Ⅲ型:末端梗阻型(28例);Ⅳ型:血栓型(3例);Ⅴ型:反流型(6例),胸导管异常检出比例高达78.3%.IL患者同位素99Tcm淋巴显像可以分为:异常浓聚型(36例)、异位引流型(8例)、未显影或一过性显影型(16例),胸导管异常检出比例达73.6%.两种检测方法检出胸导管异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14例患者行胸导管末端探查成形术(8例行胸导管黏连松解术,6例行胸导管-静脉吻合术),术中所见与超声提示的淋巴回流障碍情况一致,术后所有患者淋巴回流障碍症状较前明显改善.结论 超声检测颈段胸导管病变与IL具有相关性,IL的发病原因可能是继发于颈段胸导管回流的全身性淋巴回流障碍.  相似文献   
74.
目的评价不同年龄段急性脑梗死患者颅外段颈动脉多普勒超声及其相关临床资料分析。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757例,根据年龄分为60岁组(134例)、60~69岁组(140例)和≥70岁组(483例),分别对年龄、性别、疾病、再发脑梗死、死亡、心源性死亡及颈动脉超声进行比较。结果 3组患者大多合并有高血压;≥70岁组患者脑梗死、再发脑梗死及冠心病和心力衰竭的比例均明显高于60岁组和60~69岁组;且前者首次及再梗死时死亡和心源性死亡的比例明显高于60岁组和60~69岁组,再梗死的病死率明显高于首次梗死(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年龄有关,随年龄的增长,发生的比例增加,尤其是年龄≥70岁患者。对老年患者及其合并冠心病者应重点防治。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测定心肌做功指数(Tei指数)在定量评价慢性肾衰患者(CRF)左室功能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CRF患者40例,根据肾功能损害程度分为两组:氮质血症组18例,肾功能衰竭组22例,并选取4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别测量3组左心室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并应用TDI技术测算左心室Tei指数并进行比较。结果①氮质血症组、肾功能衰竭组和正常对照组的Tei指数分别为0.46±0.12、0.53±0.15和0.41±0.09,组间比较均具有差异性(P0.05)。氮质血症组和肾功能衰竭组患者分别与正常对照组Tei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肾功能衰竭组患者的Tei指数较氮质血症组患者显著增大(P0.05),临床表现为舒张功能障碍;②肾功能衰竭组左心室等容收缩时间(ICT)/左室射血时间(ET)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氮质血症组和肾功能衰竭组等容舒张时间(IRT)/ET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Tei指数是一种综合评估心功能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较好的指标。应用Tei指数综合评价CRF患者心脏的整体功能,为CRF患者的心功能早期改变提供可靠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外周血管超声教学中的难点及规范化教育模式,提高血管超声教学效果。方法:在血管超声教学中注重对血管解剖及血流动力学基础知识的教学,着重进行规范化操作培训,强调全面扫查。建立"上下游"观念,建立健全建立良好的思维方式,并在教学中进行双向教学,反馈循序渐进提高学员诊断水平,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结果:超声诊断在外周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随访中扮演重要角色。通过多种措施综合应用措施可以推进外周血管超声教学。结论:教学模式革新、提升教学质量、规范化培训是血管超声诊断教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77.
近年来随着中心静脉导管的应用,上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逐年升高,肺栓塞以及栓塞后综合征等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也随之升高,因此正确诊断和治疗上肢深静脉血栓非常重要。本文对上肢静脉血栓的诊断、预防和治疗加以综述;但目前关于上肢静脉血栓资料非常有限,因此有些方面借鉴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指南。  相似文献   
78.
目的 了解贵阳市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和影响因素,为高校开展健康促进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于2019年9月—12月对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抽取的4所高校的1 064名在校大学生采用健康素养问卷进行面对面调查,使用SPSS 24.0进行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贵阳市大学生健康素养总体水平为26.2%。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素养水平依次降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民族、健康教育课程是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OR值分别为0.716、1.445、1.687),男生、少数民族、未修健康教育课程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贵阳市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有待提升,高校有针对性地加强大学生健康素养促进工作,提高整体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79.
患者女,38岁.主因胃痛、纳差3个月入院,曾于3个月前因胸闷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入院当日行胃镜检查提示:胃多发性占位性病变.胃镜检查当日夜间患者突发胸闷、气促、呼吸困难,急诊超声心动图提示:左房增大,左心房壁、房间隔下段、房室瓣环上及肺静脉周边可见大量团块状低回声.心包腔内大量无回声区,心包脏层可见片状低回声,右心房室舒张受限.超声诊断:(1)左房内、心包脏层多发占位性病变,考虑转移;(2)心包积液(大量);(3)心包填塞.  相似文献   
80.
目的通过检测胃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表达,评价端粒酶活性阳性率在胃癌诊断及预后判断方面的价值。方法用多聚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吸附法(PCR-ELISA)测定28例胃癌和12例良性胃病组织的端粒酶活性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28例胃癌、12例良性胃病组织中端粒酶活性阳性率分别为85.7%(24/28)、16.7%(2/12),两者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端粒酶活性表达与胃癌组织的组织分化、淋巴结转移均无相关性(P>0.05)。随着浸润深度、临床病理分期的提高,端粒酶活性阳性率有升高的趋势。结论检测端粒酶活性有助于胃癌的诊断,是否作为预后判断指标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