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7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8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73篇
内科学   83篇
皮肤病学   18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35篇
外科学   47篇
综合类   167篇
预防医学   6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65篇
  6篇
中国医学   101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 探讨滤膜法和涂抹法检测血液透析相关用水微生物的效果,为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2018年1-12月同时采用滤膜法和涂抹法检测血液透析相关用水微生物的结果,对比分析滤膜法和涂抹法检测细菌检出率、单位菌落数、超干预值检出率和微生物合格率。结果 共收集274份血液透析相关用水微生物检测结果,其中透析液131份,反渗水39份,B浓缩液(下简称B液)14份,置换液34份,其他透析用水56份。滤膜法细菌检出率均高于涂抹法,其中透析液、反渗水、置换液、其他透析用水标本使用两种方法的细菌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透析液、B液、其他透析用水标本单位菌落数滤膜法数值上低于涂抹法,但仅其他透析用水标本使用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单位菌落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11,P=0.004)。超干预值检出率其他透析用水滤膜法低于涂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96,P=0.010)。置换液、反渗水标本微生物合格率滤膜法数值上低于涂抹法,但仅置换液标本微生物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987,P<0.001)。结论 滤膜法检出细菌的能力高于涂抹法,但其在血液透析相关用水微生物检测中存在一定局限性,除用于置换液比较适合外,应用在其余血液透析相关用水微生物的检测效果并不优于涂抹法。  相似文献   
12.
遗传因素在普通型偏头痛发生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遗传因素在普通型偏头痛发生中的作用及该病的遗传方式.方法以27例普通型偏头痛患者为先证者,收集其一级和二级亲属的患病资料,采用零截尾泊松分布模型判断该病有无家庭聚集性,应用Penrose法和Li-Mantel-Gart法判断该病的遗传方式,应用PPAP软件估算该病的遗传度.结果先证者一级亲属该病的患病率>二级亲属>一般人群,符合多基因遗传病的特点;Penrose法的结果也显示该病为多基因遗传病,其一级亲属的遗传度为0.935±0.098,二级亲属的遗传度为0.439±0.284,遗传度的加权平均值为0824±0.093.结论普通型偏头痛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  相似文献   
13.
曹梦珍  黄倩  牛明  赵旭  肖小河 《中草药》2023,54(10):3150-3157
目的 从鳖甲临床抗肝纤维化功效出发并结合近红外光谱,探索建立关联抗肝纤维化活性的鳖甲质量生物活性评价方法。方法 建立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诱导的LX-2肝纤维化细胞模型,采用qRT-PCR检测鳖甲对I型胶原(type I collagen,COL1)mRNA表达的影响,计算鳖甲对COL1 mRNA相对表达量的抑制率;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鳖甲对COL1蛋白表达的影响,以评价鳖甲在细胞模型上的抗肝纤维化生物活性。采集并处理不同批次鳖甲药材的近红外光谱数据,通过谱-效相关分析探究鳖甲药材近红外光谱数据与其抗肝纤维化活性的相关性,筛选活性波段,建立鳖甲的效应近红外谱,以效应近红外谱下面积评价鳖甲药材的质量。结果 体外实验表明,与模型组比较,鳖甲水提物(water extract of Trionycis Carapax,WECT)处理组细胞中COL1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0.01);基于谱-效相关分析,共筛选得到R>0.6、P<0.05且波数大于8 cm−1的活性波段3个,分别为5226~5235 cm−1、5943~6071 cm−1与6379~6396 cm−1,以3个活性波段下面积为指标,建立鳖甲药材的效应近红外谱,计算各特征波段下面积和,并分析其与生物活性的相关性,两者相关系数R为0.813 53。结论 WECT可抑制LX-2细胞外基质的产生来治疗肝纤维化;效应波谱下面积和(5226~5235 cm−1、5943~6071 cm−1与6379~6396 cm−1)作为鳖甲药材的质量评价系数,用于评价鳖甲药材的质量,可区分不同批次鳖甲药材的抗肝纤维化活性。  相似文献   
14.
脑机接口(BCI)技术的研发及潜在应用因与人脑密切相关,故与其相关的伦理规范是一个需要考量的重要问题。已有文献从非BCI研发人员和科技伦理的角度思考了BCI相关伦理问题,但少有从BCI研发人员的角度出发探讨该问题,因此有必要从BCI研发人员的角度研究和讨论BCI技术伦理规范。本文分别阐述了以用户为中心和以不危害他人及社会为前提的BCI技术伦理规范,并对其进行了讨论和展望。本文认为人类能够应对BCI技术所产生的伦理问题,随着BCI技术的发展,其伦理规范将不断完善,期望本文可以为BCI技术相关伦理规范的制定提供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临床上常见到支气管肺炎患儿出现心肌酶增高现象,为探讨该类患者心肌酶改变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作者对96例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研究对象:男59例,女37例,年龄6个月~6岁,平均年龄3.68±2.14岁。全部病例均经X线胸片证实为支气管肺炎,其中合并心衰8例,伴右肺中叶综合征3例。46例作了心电图检查,其中窦性心动过速32例,房性早搏9例,室性早搏6例,ST—T改变9例。对照组为同期托儿所和幼儿园的健康体检者,共78例,其中男49例,女29例,年龄8个月~6岁,平均年龄3.81±2.32岁。两组年龄构…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名中医朱建华教授,从医40载,衷中参西,博览众家,其逢证必治病求本,且每强调病证同治,擅治多种常见病及疑难杂症,饮誉一方。笔者有幸师从朱教授,得窥一二。现择朱教授病证同治效验病案两例举析如下,供同道斧鉴。  相似文献   
17.
正肝吸虫病,又称华支睾吸虫病,是常见的食源性寄生虫病。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胆管炎、胆囊炎、胆石症等,也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如胆道梗阻、脓肿、胆管癌等~([1-2])。当疾病进展至晚期,肝脏形态学发生改变,肿大的肝脏压迫肝内血管可导致肝脏淤血改变,继发肝静脉或下腔静脉阻塞性疾病,类似布加综合征。本例患者最初即被误诊为布加综合征,现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24岁,因"发现肝功能异常3年余,面黄、目黄4  相似文献   
18.
<正>【据《J Hepato》2014年7月报道】题: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促凝血平衡失调(作者Tripodi A等)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会增加心血管事件和肝纤维化的患病风险,引起这两类疾病的原因都可以由促凝血平衡失调来解释。但这一直以来都是猜测,从未被证实。意大利米兰大学的Tripodi等对113名具有不同程度肝组织学破坏的患者[脂肪肝(n=32)、脂肪性肝炎(n=51)、代谢性肝硬化(n=30)]、54名酒精性或病毒性肝硬化患者和179名健康人员(对照组)进行研究,通过检测血浆的促凝和抗凝水平,用内源性凝血酶潜能(ETP)或ETP伴血栓调节素和Protac-蛋白C活化剂评估凝血酶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尼可地尔联合参芍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于铁岭市中医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18例UAP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9)和观察组(n=59)。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尼可地尔片(5mg/次,3/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参芍胶囊(1.0 g/次,3/d)。两组患者均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24 h心肌缺血次数、持续时间及缺血总负荷、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6-酮前列素F1a(6-keto-PGF1a)、血栓素B2(TXB2)、内皮素-1(ET-1)],机体氧化应激指标[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髓过氧化物酶(MPO)、丙二醛(MDA)]的变化,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1.53%,高于对照组的72.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肌缺血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缺血总负荷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血浆黏度、全血高切和低切黏度、红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水平亦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NO、NOS、6-keto-PGF1a、SOD、GSH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TXB2、ET-1、MPO、MDA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变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出现。结论尼可地尔联合参芍胶囊治疗UAP安全且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回顾性分析3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的免疫分型,融合基因及基因突变的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并探讨其与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哈尔滨市第一医院血液肿瘤研究中心2015年8月到2016年6月经过骨髓细胞形态学、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检查确诊的ALL患者30例,按照FAB标准分类,27例为B系ALL,3例为T系ALL。分析ALL患者白血病细胞膜表面及胞浆内分化抗原,并且对所有患者都进行43种融合基因定性筛查(BCR-ABL,AML1-ETO,PML-RARα等)和ALL基因突变(IKZF1,TP53,PAX5,JAK1,JAK2,CRLF2,PHF6,NOTCH1,FBXW7,PTEN)的二代测序(NGS)检测。结果:30例ALL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2-74岁,中位年龄11.5岁。30例ALL中B-ALL发病率(90.00%)明显高于T-ALL(10.00%)。27例B-ALL患者主要表达CD19、CD22、CD10和CD34等。CD19和CD22是B-ALL最具有诊断价值的抗原;3例T-ALL主要表达cCD3、CD7、CD10和cTDT等,CD7和cCD3是T-ALL最具有诊断价值的抗原。30例ALL患者的43种融合基因定性筛查发现,BCR-ABL、TEL-AML1、E2A-PBX1、MLL-AF6、MLL-AF4和SIL-TAL融合基因阳性各1例,ALL相关基因突变的NGS检测结果表明,3例B-ALL患者发生TP53突变,1例B-ALL患者发生TET2 I1762V突变;3例患者(2例T-ALL,1例B-ALL)发现NOTCH1基因突变。1个疗程后成人B-ALL的治疗效果(28.57%)明显差于儿童B-ALL(95.00%),截止至2017年7月10日儿童B-ALL的生存率明显优于成人B-ALL,其差异都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白血病免疫分型技术及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在白血病的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及疗效评价方面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是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的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