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目的 了解我院骨科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评价用药合理性.方法 统计近两年来骨科查房记录中骨折手术病例及骨科分离到的常见细菌,从抗菌药物选择、用药时间、联用情况、预防应用选择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骨科骨折手术患者全部使用抗菌药物,共使用25种,主要是头孢类、硝基咪唑类、青霉素类、β内酰胺酶复方制剂、喹诺酮类等.其中单用71%,二联使用27%,三联使用2%;平均用药天数8.8 d;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使用率100%,以头孢二代为主.结论 我院骨科抗菌药物选择较合理,但使用疗程偏长,应当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管理.手术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应当根据患者情况,选用经济有效的抗菌药,同时,应当考虑到如何防止细菌耐药现象的出现和扩展.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如何设置岗位。方法通过开展静脉用药调配工作六年来的工作,结合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将目前工作岗位主要模式做一探讨。结果不同的工作机制都有其自身的优缺点,没有最好的机制,只有最合适的机制。结论应当根据医院自身情况,采用合适的工作机制,合理安排,在保证公平的情况下,充分发挥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23.
我院2004~2006年住院药房退药情况统计分析及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沧桑  赵方允  王丽 《中国药房》2008,19(25):1994-1995
目的:分析我院退药情况,并提出整改建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04~2006年住院药房退药金额、品种、原因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5年退药金额与用药金额百分比较2004年大幅增加,2006年呈下降趋势;主要退药品种是注射用药物,其中以抗感染药物较多;主要退药原因是医师修改医嘱。结论:建议医院从加大合理用药的宣传和管理力度、规范退药程序、完善医院计算机系统等方面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24.
目的:设计开发静脉药物浓度及滴速合理性审查软件,提高静脉用药审查的准确性和药师审方效率。方法:通过查询药典、药品说明书和专业文献,收集静脉药物的输液浓度,滴速要求等,对现有审方软件进行二次开发设计,并完善其功能。结果:设计出静脉用药合理性审查软件,该软件能有效弥补现有软件的不足,有效提高审方质量和效率。结论:通过数据汇总及软件设计,开发出适合静脉滴注药物浓度审查及滴速监控等功能的二次审方软件,并能不断维护增加其他不适宜用药类别等。提高药师审方工作效率,同时不断干预减少临床不合理用药数量,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5.
通过随机抽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2月份门诊处方6000张,找出其中应用抗生素的处方,从中挑出不合理应用抗生素的处方,对其用法、用量、配伍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统计。分析和统计发现应用抗生素的处方有1152张,不合理用药处方148张。初步探讨笔者所在医院门诊抗生素的应用现状,为如何提高临床疾病治愈率,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该类药品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
目的通过分析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配置药品情况,提出减少不配置药品数量的办法,以提高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效率。方法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2009年6-9月期间不配置的药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药品不配置的主要原因是单瓶和退药,随着制度的制定和方法的改进,不配置药品比率明显下降。结论制定合理制度,可以有效减少不配置药品比率,提高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7.
目的:统计275种常用静脉滴注药物的滴注浓度与速度,分析药物滴注浓度、速度与合理用药的关系,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静脉滴注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对合理用药审查软件的开发设计提供思路。方法:通过查询药典、药品说明书和专业文献,收集静脉滴注药物的滴注浓度,滴注速度要求等,并对其相关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在查阅的275种静脉滴注药物中有50种药物说明书中明确标注了输液浓度范围,其中标注较多的药物种类有抗微生物药物、中药注射剂、抗肿瘤药物及消化系统药物。有63种药物标注了滴速,70种标注了输液时间。结论:滴注浓度与速度是影响输液疗效及用药安全的重要因素,在临床应用中,医师、药师及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药品说明书规定,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做相应合理的调整。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黄芪水提液对持续感染细胞模型中CVB3、CVB5的作用。方法:不同浓度黄芪水提液作用于持续感染CVB3、CVB5的ECV304细胞模型,原位ELISA,细胞保护试验,病毒滴度测定了解持续感染细胞模型中CVB3、CVB5增殖情况的改变。结果:经黄芪作用后,CVB3-ECV304和CVB5-ECV304持续感染细胞模型病毒抗原表达减少,细胞模型培养上清液中病毒含量减少,致Vero细胞病变程度减轻。结论:黄芪可体外抑制持续感染细胞模型中CVB3、CVB5的增殖。  相似文献   
29.
目的:分析加替沙星不良反应发生规律及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国内近5年内应用加替沙星出现的不良反应报道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结果:加替沙星不良反应类型有13种,其中以过敏反应最为常见,严重者出现过敏性休克。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性别年龄无关,反应在30min内发生者有18例(占54.55%),都为首次用药发生,提示不良反应以首用即发型和速发型为主。结论:临床医师、药师及生产企业应重视加替沙星的不良反应,临床上用药前应权衡使用。  相似文献   
30.
目的采用注射野百合碱(MCT)制备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并对肺动脉压测定方法进行优化。方法通过ip MCT诱导建立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通过测定大鼠肺血管阻力的方法来对大鼠右心室压进行测定,采用阳性药对照、血流动力学测定和组织学观察确定模型是否建立成功。结果 ip 50 mg/kg MCT 4周后大鼠右心室平均压、右心肥大指数对比对照组明显增高,观察病理组织切片,可见明显的内皮细胞损伤,分布不均,动脉管壁明显增厚,肺组织有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出现肺血管的重构,证实肺动脉高压动物模型造模成功。结论采用ip MCT可以建立稳定的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且具有较高的存活率,同时建议采用改良的心导管测定方法测定大鼠右心室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