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12篇 |
免费 | 53篇 |
国内免费 | 3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篇 |
儿科学 | 13篇 |
妇产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28篇 |
口腔科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99篇 |
内科学 | 55篇 |
皮肤病学 | 7篇 |
神经病学 | 21篇 |
特种医学 | 46篇 |
外科学 | 89篇 |
综合类 | 216篇 |
预防医学 | 75篇 |
眼科学 | 9篇 |
药学 | 99篇 |
3篇 | |
中国医学 | 116篇 |
肿瘤学 | 1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篇 |
2023年 | 35篇 |
2022年 | 36篇 |
2021年 | 43篇 |
2020年 | 29篇 |
2019年 | 17篇 |
2018年 | 30篇 |
2017年 | 14篇 |
2016年 | 19篇 |
2015年 | 25篇 |
2014年 | 47篇 |
2013年 | 48篇 |
2012年 | 57篇 |
2011年 | 45篇 |
2010年 | 32篇 |
2009年 | 42篇 |
2008年 | 44篇 |
2007年 | 39篇 |
2006年 | 41篇 |
2005年 | 29篇 |
2004年 | 30篇 |
2003年 | 35篇 |
2002年 | 22篇 |
2001年 | 11篇 |
2000年 | 12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20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5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1978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
关于氧化应激致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许多疾病状态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可产生过量的活性氧(ROS),引起氧化应激。近年研究显示,ROS在血管病变,尤其是在动脉粥样硬化中扮演重要角色。大量研究揭示,血管壁可产生多种ROS,它们独自或联合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肺移植治疗终末期特发性肺纤维化合并扁平胸的临床特点及供受体匹配的研究进展。方法患者女, 40岁, 以间断咳嗽伴胸闷、气短2年, 加重1个月入院。38岁时被诊断为特发性肺纤维化, 随着病情进展肺活量逐渐下降, 胸廓逐渐扁平、膈肌逐渐上抬。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以肺移植和扁平胸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及万方医学网中文文献数据库;以lung transplantation及flat chest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 检索时间截止到2022年7月。结果 2021年7月26日顺利为患者完成了同种异体序贯式双肺移植, 术后分别于18、38 h成功撤除体外膜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ECMO)和呼吸机, 术后2周顺利出院。移植后患者胸壁扁平情况逐渐改善。目前肺移植术后1年, 随访病情良好。检索到相关英文文献9篇, 除外1篇综述文章外, 其中5篇患者资料相对完善, 共43例, 男性22例, 女性21例, 年龄范围24~58岁;活体双侧肺叶移植11例, 尸体双肺移植14例, 尸体单肺移植18例。另外,... 相似文献
94.
1病例报告男,28岁。3a前发现右颞部头皮包块,直径约1cm×1.5cm,无明显疼痛,0.5a前包块明显增大并出现颅内杂音。检查:右颞部见一4cm×6cm头皮包块,质软,搏动明显,听诊可闻及吹风样杂音,周围头皮可见条索状血管隆起,搏动明显,神经系统无明显阳性体征。CT示右顶枕部头皮团块状软组织影。入院后在局麻下行脑血管数字减影造影(DigitalSubstractionAn-giography,DSA)术,见右侧颞浅动脉、耳后动脉、枕动脉迂曲、增粗,流速较高,右颞部见迂曲的血管团及静脉池;右侧颈内动脉和椎动脉未参与供血,左侧颈内和颈外动脉以及椎动脉未见异常;诊断为右颞…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与血微量元素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对符合诊断标准的25例上呼吸道感染合并惊厥和25例单纯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分别进行血微量元素测定。观察血清钙、铁、铜、镁、锌含量与惊厥发作之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FC组)患儿血清钙含量与对照组(URI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血清铁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01);观察组患儿血清铜、镁、锌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FC的发作与血清钙、铁含量关系密切,而与血清铜、镁、锌含量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在儿童感音神经性耳聋(SNHL)人工耳蜗植入术前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临床诊断为SNHL拟行人工耳蜗植入的患儿MRI图像,结合内耳畸形的最新分类标准进行影像学分类诊断。结果 80例(160耳)发现中内耳畸形152耳,其中耳蜗畸形38耳,前庭畸形33耳,半规管畸形41耳,内耳道畸形40耳,前庭导水管扩大37耳,蜗神经畸形46耳。结论 MRI能对儿童感音神经性耳聋人工耳蜗植入术前提供丰富详细的解剖学信息,并进行分类诊断,对指导手术、评估预后等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7.
基于QCT数据无体模CAD股骨颈BMD测量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本研究开展基于QCT数据应用计算机辅助检测系统(CAD)无体模软件对股骨颈骨密度(BMD)测量的研究,对比分析有体模QCT BMD测定方法、DXA方法,旨在能够应用无体模CAD软件开展QCT BMD测量、建立大样本数据库。材料与方法:53例健康志愿者年龄38~70岁,平均57岁。其中男10例,女43例。所有志愿者经胸片、心电图检查及问诊排除有骨质疏松外的其它系统疾病。研究对象均行自第5腰椎至股骨小转子下方(包括双股骨上段)CT扫描(Philips brilliance 64排)。CT扫描时均垫有四标样体模置于体检者骨盆部后方。应用OsteoCAD1.2软件完成无体模竖脊肌组、股内侧肌群组、股外侧肌群组BMD测定,和有体模BMD测定、DXA BMD测定。应用SPSS 10软件分析无体模QCT测定和有体模BMD、DXA BMD测定Linear Regression方法相关分析。结果:无体模竖脊肌组、股内侧肌群组、股外侧肌群组BMD测定结果与有体模BMD测定、DXA BMD测定Linear Regression方法相关分析结果如下:①竖脊肌法测定股骨颈各BMD与有体模、DXA相关性结果:松质骨间的相关系数为0.974,整体骨间的相关系数为0.956,皮质骨间的相关系数为0.904,DXA测量的BMD与两种方法测量的松质骨BMD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06、0.911。②内侧肌群法测定股骨颈各BMD与有体模、DXA相关性结果:松质骨间的相关系数为0.967,整体骨间的相关系数为0.943,皮质骨间的相关系数为0.870,DXA测量的BMD与两种方法测量的松质骨BMD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06、0.868。③外侧肌群法测定股骨颈各BMD与有体模、DXA相关性结果:松质骨间的相关系数为0.976,整体骨间的相关系数为0.955,皮质骨间的相关系数为0.886,DXA测量的BMD与两种方法测量的松质骨BMD的相关系数均为0.906。结论:基于QCT数据应用CAD无体模软件具有与有体模方法和DXA方法相同的测量BMD的能力,其中采用便捷的股内侧肌、股外侧肌作为内部参考具有与竖脊肌相近的结果,能够为医生提供BMD的参考信息,可用于骨质疏松的诊断、健康普查。 相似文献
98.
正常人颞叶质子磁共振波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运用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研究年龄对正常人颞叶脑组织代谢物浓度的影响。方法 将80例健康人分为4个不同年龄组并对双侧颞叶进行^1H—MRS检测,对比分析不同年龄组的颞叶N-乙酰基天门冬氨酸(NAA)/肌酸复合物(Cr)和含胆碱化合物(Cho)/Cr比值的变化。结果 随着年龄的增长,在≤50岁年龄段颞叶的NAA/Cr和Cho/Cr比值无明显改变(P〉0.05),但在〉50岁年龄段颞叶的NAA/Cr比值逐渐降低(P〈0.05)、Cho/Cr比值逐渐增高(P〈0.05)。结论 ^1H-MRS是一种可以为正常人颞叶与年龄相关的代谢物浓度改变提供有价值信息的无创技术。 相似文献
99.
目的 分析毛细支气管炎儿童外周血淋巴细胞和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进而推导其指导治疗的可能.方法 采用Coulter Epics XL-MCL型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35例毛细支气管炎儿童治疗前后外周血CD4+、CD8+淋巴细胞比率,与28例支气管哮喘儿童和15例健康儿童比较;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检测35例毛细支气管炎儿童治疗前后和15例健康儿童血清IL-4、IFN-γ水平,并比较.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毛细支气管炎组儿童的CD4+水平较高,CD8+水平较低,与支气管哮喘组类似,F检验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毛细支气管炎组儿童的IL-4水平较高,而且治疗前高于治疗后,F检验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检验显示三组两两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IFN-γ水平较低,但F检验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较常见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是引起婴儿第一次喘息最常见的原因,甚至进一步发展为哮喘,除感染因素外或许与哮喘之间存在着类似的免疫学机制,可以考虑进行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