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47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ADP抑制率的关系。方法:选取176例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症并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的患者,采取血标本并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将提取后的总DNA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经纯化后进行双向测序和基因芯片杂交法确定基因型,根据不同的基因型对患者进行分组;测定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抑制率;所有数据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基因型所占比例:CYP2C19*1/*1为42.05%,CYP2C19*1/*2为32.95%,CYP2C19*1/*3为9.09%,CYP2C19*2/*2为9.66%,CYP2C19*2/*3为6.25%,CYP2C19*3/*3为0%。A组为野生型纯合子组、B组携带有野生型基因与突变基因杂合子和C组突变基因纯合子或杂合子;三组之间ADP抑制率无显著差异。结论:CYP2C19在中国人群中的突变频率较大,然而仅通过基因分型无法预测氯吡格雷的用药剂量,还需要多学科综合研究、多因素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52.
目的:系统评价含左氧氟沙星方案治疗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PubMed、外文全文生物医学期刊(FJIS)、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CNKI)、WHOICTRP、WHO EML等数据库和网站中自建库至2010年10月所有含有左氧氟沙星方案治疗肺结核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4.2软件分析数据。结果:最终纳入18个RCT,Meta分析结果显示,含左氧氟沙星方案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痰转阴情况[RR=2.76,95%CI(1.99,3.84)]、病灶吸收情况[RR=4.59,95%CI(3.53,5.96)]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现有证据表明,含左氧氟沙星方案治疗肺结核,有助于提高痰菌转阴率和病灶吸收率。受本评价纳入研究质量所限,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的研究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53.
目的:通过对处方规范性评价与分析,为临床一线提供真实资料,提高处方书写及用药合理性.方法:利用我院处方评价系统抽取2009年1~9月的门诊处方,依据新的<处方管理办法>和临床药理学知识对处方的书写规范,合理用药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前三个季度不合格处方达2 763张,不合格率达1.04%.结论:我院门诊处方规范性逐步提高,但仍存在不合理现象,需要进一步加强<处方管理办法>的学习,医师和药师共同努力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54.
目的:调查分析某医院麻醉性镇痛药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医院2004~2008年度麻醉性镇痛药的统计数据,利用限定日剂量方法进行相关计算和分析。结果:麻醉性镇痛药的使用量逐年增长,芬太尼、吗啡和盐酸羟考酮的用量较大。结论:麻醉性镇痛药使用基本合理,相关政策法规和治疗理念对麻醉性镇痛药用量有较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5.
处方评价系统的构建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利用计算机技术,开展处方点评与动态预警工作,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基于处方完全电子化,在医院局域网络上,以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建立数据库,采用动态网页技术,开发处方评价系统。结果该系统提高了处方点评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保证了点评结果的时效性,促进了处方评价工作的展开。结论电子化处方评价系统值得进一步开发与推广。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索60Co-γ辐照条件下影响左氧氟沙星降解的因素(辐照剂量、初始浓度、N2/O2饱和及自由基清除剂等)。方法分别配制不同初始浓度的左氧氟沙星溶液(10、50、100 mg·L-1、100 mg·L-1+N2饱和、100 mg·L-1+O2饱和、100 mg·L-1+10%叔丁醇、左氧氟沙星粉末),经不同辐照剂量(0.3、0.6、1、2.5、5、10 k Gy)的60Co-γ辐照后,利用HPLC法测定溶液中剩余左氧氟沙星的含量。结果左氧氟沙星的降解受到初始浓度及辐照剂量的影响,初始浓度越低,辐照剂量越大,降解越彻底。而粉末状态几乎不降解。与N2或空气饱和相比,O2饱和显著降低了左氧氟沙星的降解率。添加自由基清除剂叔丁醇后,左氧氟沙星的降解明显受到了抑制。结论60Co-γ辐照处理可以成为有效降解水体中有害物质的新方法。对左氧氟沙星而言,浓度越低,辐照剂量越大,降解越彻底。  相似文献   
57.
重组巴曲酶(rBAT)止血作用实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重组巴曲酶(rBAT)对正常大、小鼠及尿激酶致模小鼠的止血作用.方法:用断尾法测出血时间(BT),玻片法测凝血时间(CT).主要观察rBAT对正常大、小鼠BT和CT的影响和对正常小鼠止血作用的时效关系.同时观察rBAT对尿激酶所致的小鼠出血倾向模型的治疗作用.结果:rBAT0.5~3.3KU·kg -1 可使正常小鼠BT和CT显著缩短,但剂量加大至10.0KU·kg -1 时又使BT和CT延长.0.25~5.00KU·kg -1 可显著缩短正常大鼠的BT和CT,剂量加大至10.0KU·kg -1 时使BT略有延长.其对正常小鼠的止血作用可持续2h以上.rBAT对于尿激酶所致的小鼠出血倾向具有一定的逆转作用.结论:rBAT低剂量时具有显著的止血作用.  相似文献   
58.
59.
目的:探讨Ku70乙酰化修饰介导曲古霉素A(TSA)促结肠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选取结肠癌HCT116细胞和SW620细胞,体外培养并采用浓度梯度TSA处理。MTT法观察TSA对细胞的IC50和活力的影响;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TSA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和SW620细胞中Ku70、acetyl-Ku70蛋白水平及胞内分布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TSA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和SW620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TSA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和SW620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ax和Bcl-2表达的影响。结果:MTT结果显示TSA可浓度依赖性抑制结肠癌HCT116细胞和SW620细胞活力且其IC50值分别为1.023 μmol/L和1.076 μmol/L(P<0.05);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TSA可显著上调结肠癌HCT116细胞和SW620细胞中acetyl-Ku70的蛋白水平并促进其核转入(P<0.05);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TSA可促进结肠癌HCT116细胞和SW620细胞凋亡(P<0.05);此外,Western blot结果显示TSA可明显上调结肠癌HCT116细胞和SW620细胞中凋亡蛋白Caspase-3和Bax的表达,下调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P<0.05)。结论:结肠癌HCT116细胞和SW620细胞中,TSA可能通过增强Ku70乙酰化并促进其核转入,发挥促凋亡作用,为以Ku70翻译后修饰调控为靶点的肿瘤治疗提供新策略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0.
目的:调研2008年我院急诊科处方,探讨其处方药物的合理性。方法:利用自行编制的处方评价系统对我院急诊科2008年全年处方进行分析。结果:我院急诊科就诊患者以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外伤者居多,18~45岁年龄段为我院急诊患者的主体,抗菌药物的使用较高。结论:针对急诊科收治患者及用药特点,应建立流行病学监测网络且进行抗菌药物的流行病学调研,并加强急诊科医师的培养及学习,有利于抗菌等药物的使用更加合理,有利于提高我院急诊的救治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