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47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5 毫秒
21.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 P450(CYP)2C19基因常见多态性位点与中国汉族人群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相关性。方法提取206例 ACS 患者和232例对照者外周血 DNA,采用 DNA 微阵列芯片法对 CYP2C19*2(681G >A)、CYP2C19*3(636G > A)进行基因型检测,对比2组间及不同 ACS 分型患者间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突变频率的分布差异,同时运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探讨 ACS 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CYP2C19*1、*2、*3分布比例依次为64.38%、29.46%和6.16%,不同性别人群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ACS 组CYP2C19*1/*1的分布频率明显少于对照组( P <0.05),但 CYP2C19*1/*2与 CYP2C19*1/*3的分布频率之和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CYP2C19*1/*1所占比例 STEMI 组明显低于 NSTEMI 组( P <0.01),CYP2C19*1/*2的分布频率 NSTEMI 组最低,且与 STEMI 及 UA 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1)。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CYP2C19*2(681G > A)GA 基因型是中国汉族人群 ACS 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 =5.97,95% CI 为1.09~12.35, P =0.007)。结论 CYP2C19*2(681G > A)GA 基因型可能与中国汉族人群 ACS 风险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22.
目的:评价母牛分枝杆茵菌苗辅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方法:搜集公开发表的有关母牛分枝杆菌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按照Meta分析的方法,运用Rev Man 4.2.10软件对符合条件的所有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纳入文献10篇,总样本量3239例,辅用母牛分枝杆菌治疗组1644例,其中,痰茵转阴467例,病灶吸收433例,空洞闭合367例;未辅用母牛分枝杆茵治疗组1595例,其中,痰茵转阴332例,病灶吸收279例,空洞闭合229例.三项疗效指标合并OR值分别为3.61,3.12,3.19(P<0.01),表明疗效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母牛分枝杆菌能增强耐多药肺结核化疗的效果,可用于辅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  相似文献   
23.
目的评价灭活草分支杆菌注射剂佐治耐药肺结核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搜集公开发表的有关灭活草分枝杆菌注射剂对耐药肺结核治疗效果,设计严密的临床研究,按Meta分析的要求对检索到的原始研究进行质量评估,对符合条件的所有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6篇,总样本量424例。佐用灭活草分支杆菌注射剂组212例其中有空洞者155例,病灶吸收185例,痰菌转阴169例,空洞闭合110例;未佐用灭活草分支杆菌注射剂组212例其中有空洞者151例,病灶吸收117例,痰菌转阴104例,空洞闭合60例。3项疗效指标合并OR值分别为5.55、4.66、4.36,整体效应检验P值均〈0.00001,表明疗效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灭活草分支杆菌注射剂能增强耐药肺结核化疗的效果,适合作为免疫治疗药物佐治耐药肺结核。  相似文献   
24.
目的:监测结核病患者抗结核药物的血药浓度并对结果及其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74例结核病患者使用一线抗结核药物治疗后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以及用药前后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使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和左氧氟沙星的患者分别有54.45%、46.38%、47.96%、61.50%和22.22%血药浓度达到治疗窗;异烟肼的血药浓度对ALT有显著影响(P <0.05),乙胺丁醇的血药浓度对尿酸水平有显著影响(P <0.05)。异烟肼与利福平联用血药浓度对ALT、AST、肌酐、尿素氮和尿酸均无显著影响。结论:抗结核一线治疗药物的血药浓度达标率普遍较低,大部分抗结核药物的血药浓度达到治疗窗并未使不良反应显著增加。但应关注异烟肼和乙胺丁醇对ALT和尿酸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25.
重组巴曲酶对猴长期毒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重组巴曲酶(rBAT)连续iv 30 d对猴的长期毒性.方法:健康恒河猴按体质量随机分为低、中、高剂量组(1.5、5.0和15.0 kU/kg)和溶剂对照组(n=6,雌雄各半).连续30 d静注给药.末次给药后处死一半动物做病理解剖,另一半停药后继续观察15 d.观察症状和检测指标包括:(1) 一般症状;(2) 心电图;(3) 凝血时间(CT)等血液学指标;(4) 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Fib)等血液生化指标;(5) 尿液检查;(6) 骨髓检查;(7) 病理检查;(8)抗体检测.结果:d15及d30给药后30 min采集的血样中,与d0或与溶剂对照组相比,低、中、高剂量组的Fib明显减少,且有剂量依赖性,但d15及d30给药后24 h 及d45采集的血样中上述指标恢复正常.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d30及d45各剂量组均有部分动物肝肾淤血,细胞轻度水肿,可能是动物隐性感染;d30注射部位皮肤出现局部炎症反应,d45炎症反应基本消失.其余观察指标未见明显异常.d15到d45均可检测到抗rBAT非中和抗体.结论:rBAT对猴血液系统有一定的药理毒理作用,主要表现为使猴低、中、高剂量组Fib呈剂量依赖性降低.rBAT对猴药理毒理作用靶器官为血液系统,其作用均是可逆的.rBAT对猴的安全剂量为1.5 kU/kg.临床使用时应密切注意rBAT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6.
刺五加提取物的总黄酮含量测定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测定刺五加提取物的总黄酮含量并观察刺五加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刺五加总黄酮的含量。利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液成分测定,采用荧光偏振法测定红细胞膜流动性和微黏度。结果 刺五加提取物与刺五加注射液的总黄酮含量相近。2组溶液对小鼠白细胞数量、红细胞数量、平均血细胞容积、血红蛋白含量以及血小板数量均无显著影响;2组溶液均可增加红细胞膜流动性,降低微黏度,其中刺五加注射液的作用更为显著。结论 刺五加提取物可以增加红细胞膜流动性,从而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27.
目的: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动态处方数据库和计算机辅助处方评价系统,并应用该系统开展全样本动态处方评价和药物利用研究工作,加强处方动态监管,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基于处方电子化和医院网络,建立包含药品类别、药品类型、通用名、药品商品名、是否特殊药品、药品费31、是否OTC、是否基本药物、药品剂型等信息的药品信息数据库;通过信息读取工具和药品配对工具将处方信息与药品信息进行关联,建立动态处方数据库;根据《处方管理办法》等要求,利用数据库软件开发计算机辅助处方评价系统。并利用该系统对我院2007—2011年的处方,对人工与电子点评对比、处方整体特征、不同类剂药品消耗、不同费别患者处方特征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结果:处方评价系统能利用动态处方数据库进行全样本点评处方,真实反映我院处方的动态特征,可作为开展动态监测和超常预警的参考。结论:通过计算机辅助利用动态处方数据库进行处方点评,在保证处方点评抽样量、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保证监管及时性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28.
正交设计优化CYP2C19基因多态性PCR体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建立通用的CYP2C19*2和CYP2C19*3基因PCR反应体系,筛选出各反应因素的最佳水平,并确定最佳退火温度.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L16(45)在4个水平5个因素(Taq酶、引物、Mg2+、dNTP和模板DNA)对CYP2C19*2和CYP2C19*3基因PCR反应体系进行实验,两次结果分别用统计软件MINI...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对重症肌无力患者应用他克莫司进行治疗药物监测的临床必要性。方法采取LC-MS/MS法测定血浆中他克莫司的浓度,对2012年9月~2014年3月期间21例重症肌无力患者血浆他克莫司浓度进行分析。结果患者他克莫司谷浓度分布在0.62~4.69 ng·m L-1。在同样给药剂量下,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的个体差异较大。结论对他克莫司进行治疗药物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0.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茵栀黄颗粒中黄芩苷、木犀草素和绿原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5℃,黄芩苷和绿原酸检测波长为327 nm、木犀草素检测波长为360 nm,进样量为10μl。结果:黄芩苷、木犀草素、绿原酸质量浓度分别在10.10~202.00、0.10~2.04、0.50~9.96μg/ml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0.999 6、0.999 7);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1.0%;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98%、98.15%、97.22%,RSD分别为0.04%、0.70%、0.95%(n=6)。结论:该方法简便、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茵栀黄颗粒中黄芩苷、木犀草素和绿原酸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