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49篇
综合类   111篇
预防医学   35篇
药学   30篇
  1篇
中国医学   41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01.
目的:研究大肠癌血清蛋白质谱的变化,从而筛选特异性蛋白标志物。 方法: 利用IMAC3蛋白质芯片和SELDI-TOF质谱技术,对64例大肠癌病人和40名正常人的血清蛋白质谱进行分析。获得的蛋白质谱采用Ciphergen公司的Biomarker Wizard和Biomarker Pattern软件分析。 结果: 通过对大肠癌术前血清与正常人血清蛋白质谱分析发现共有19个蛋白质表达量有明显差异。并获得分子量为5 972.67 D、5 927.21 D、6 113.48 D、5 908.55 D和4 292.51 D这5个蛋白质组成的模板,可将大肠癌与正常人正确分组,其正确分组率分别为97.5%(56/64)和80%(32/40)。术后血清蛋白质谱中,原高表达的蛋白质明显下调。 结论: 结果表明通过大肠癌手术前后及正常对照血清中蛋白质谱的比较,筛选得到用以诊断大肠癌的特异性蛋白标志物并用以预后的判断。SELDI-TOF蛋白质芯片技术为建立蛋白质模板从而早期诊断大肠癌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讨蛋白质质谱分析方法鉴定结直肠癌生物标志物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用美国Ciphergen Biosystems公司金属亲和表面芯片(IMAC3)和蛋白芯片仪,检测146例结直肠癌患者,62名正常人,32例结直肠良性疾病患者血清蛋白质的相对含量。结果 结直肠癌患者与正常人和结直肠良性疾病患者血清蛋白质在质荷比为4467000—15122000,其中有10个蛋白质含量差异有显著意义。146例结直肠癌患者中有142例患者被正确检测,62名正常人和32例结直肠良性疾病患者均被正确识别,检测准确率为98.3%(236/240),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7.30%(142/146)和100%(94/94)。结论 该方法灵敏度和特异性高,可快速、准确检测结直肠癌,其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应用血清蛋白质指纹谱鉴别结直肠癌与其他常见恶性肿瘤的效能。方法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检测58例结直肠癌、30例结直肠良性疾病、90例其他恶性肿瘤(乳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肺癌及肾癌各15例)患者及57例正常人的血清蛋白质指纹谱,建立结直肠癌鉴别诊断最优分类树模型。再从同期住院或健康体检人群中随机抽取以上诸病种及正常人各10例组成测试组,对鉴别诊断模型进行盲法验证。结果成功建立了由16种不同M/Z蛋白组成的结直肠癌鉴别诊断模型,该模型在测试模式下对结直肠癌的鉴别诊断准确率为83.8%,敏感度和总特异度分别为86.2%、83.1%,盲法验证总准确率为74.4%。结论应用血清蛋白质指纹谱技术建立的结直肠癌鉴别诊断模型具有较高的敏感度与特异度。  相似文献   
104.
武汉地区老年人群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病率初步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武汉地区老年人群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方法: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的要求,整体抽样选择常住武汉市区60岁以上的老年居民1764人,现场调查由骨科医生执行,统一质量控制和回收表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各种骨质疏松性骨折总发生率为7.31%。结论:武汉地区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低于国内部分地区。  相似文献   
105.
创伤性湿肺5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伤性湿肺50例报告蓝芳乾张庆斌蓝俊雷玉萍李正伦赵光磊黄玉宝我院1965~1994年收治50例创伤性湿肺患者,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43例,女7例。年龄27~65岁,平均46岁。车祸挤压伤21例,塌方压砸伤12例,坠落伤8例,其它...  相似文献   
106.
术后硬膜外镇痛对肺癌根治术病人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术后硬膜外镇痛对肺癌根治术病人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肺癌根治术病人30例,年龄30~64岁,随机分为2组(n=15):术后静脉镇痛组(Ⅰ组)和术后硬膜外镇痛组(E组),术后分别行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和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72 h.E组麻醉诱导前于T4,5间隙行硬膜外置管.Ⅰ组药物成分为:芬太尼20 μg/ml、咪达唑仑0.1 mg/ml和托烷司琼0.04mg/ml,背景输注速率2 ml/h,PEA剂量1 ml,锁定时间20min;E组硬膜外注射0.25%布比卡因5 ml后行PCEA,药物成分为:0.125%布比卡因、芬太尼2.4μg/ml和咪达唑仑0.05 mg/ml.术后记录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分别于麻醉诱导前、术后2 h、1 d、3 d、5 d、7 d时测定皮质醇浓度、CD3+、CD4+、CD8+、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及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IK细胞)水平.结果 与Ⅰ组比较,E组VAS评分及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msay镇静评分和皮质醇浓度降低,CD3+、CD4+、NK细胞和CIK细胞水平升高(P<0.05),CD8+、CD4+/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硬膜外镇痛可改善肺癌根治术病人细胞免疫功能,其效果优于术后静脉镇痛.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观察速效救心丸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对不稳定斑块的影响。方法:依据诊断标准筛选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心绞痛发作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5mg,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速效救心丸(每次5粒,每日3次);观察临床疗效、静息心电图ST段变化,测定治疗前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速效救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起效迅速、疗效显著,治疗前后比较具有明显抗心肌缺血作用(P〈0.01),和硝酸甘油比较无明显差异;能降低基质金属蛋白MMP-9和CRP水平(P〈0.05)。结论:速效救心丸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种可靠速效中药制剂,还具有稳定斑块作用,临床可常规服用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相似文献   
108.
目的评价术后硬膜外镇痛对肺癌根治术患者血浆炎性细胞因子和自然杀伤(NK)细胞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肺癌根治术患者30例,术后按镇痛方法不同均分为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组(E组)和静脉自控镇痛(PCIA)组(I组)。E组硬膜外输注含0.125%布比卡因、芬太尼2.4μg/ml和咪唑安定0.05mg/ml的混合液;I组静脉输注含芬太尼20μg/ml、咪唑安定0.1mg/ml和托烷司琼0.04mg/ml混合液。分别于麻醉前(T1)、术后2h(T2)、术后1d(T3)、3d(T4)、5d(T5)、7d(T6)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2、IL-4、IL-5、IL-10和NK细胞及血常规。采用VAS评估镇痛效果,用Ramsay方法评估镇静程度。结果两组VAS评分、恶心呕吐及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I组相比,E组Ramsay镇静评分、TNF-α和IL-5降低(P<0.05),IL-2、IFN-γ和NK细胞活性升高(P<0.05)。结论与PCIA相比,PCEA能抑制促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改善NK细胞的活性。  相似文献   
109.
哈尔滨医科大学在国内首家进行了"医学教育全球认证试点性评估",首次向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WFME)全面展示和介绍了中国医学教育发展的情况.通过此次评估,研究和了解了医学教育全球认证标准、认证办法和基本程序;按照WFME"医学教育全球标准"的要求,在肯定本科教学质量的同时,了解和学习了国际医学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思想,促进了教学改革.医学教育全球认证试点性评估实践,为推进我国医学教育认证制度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检测新生儿脐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探讨新生儿脐血的免疫功能。方法24例正常足月自然分娩新生儿脐血作为研究对象,26例健康成年献血员(男女不分)的血液作为对照,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脐血和成人血液中CD3(+)、CD4(+)、CD8(+)、CD19(+)、CD16+56(+)、CD4(+)/CD8(+)的水平,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脐血中CD3(+)、CD4(+)、CD8(+)的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0.05);CD4(+)/CD8(+)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CD19(+)、CD16+56(+)的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脐血的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低于健康成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