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5篇 |
免费 | 7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篇 |
临床医学 | 1篇 |
内科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综合类 | 21篇 |
预防医学 | 3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5篇 |
中国医学 | 22篇 |
肿瘤学 | 10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7篇 |
2010年 | 5篇 |
2009年 | 2篇 |
2008年 | 4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2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宫颈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西医治疗以手术、放疗为主要有效手段,然而,对晚期肿瘤的疗效和生存质量,对放、化疗的毒性和敏感作用等方面存在不可克服的自身缺陷,中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的优势,在提高患者生存率、生存质量,放化疗增敏减毒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对宫颈癌的病机及其不同阶段的辨证和用药,各家临床治疗报道零散尚未形成明确的辨证用药体系,难以客观、系统、科学的指导临床应用,笔者拙见,与同道探讨。 相似文献
22.
目的:研究直肠癌放疗致肠道黏膜损伤的中医证候易感性。方法:选取2007年6月—2009年1月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放疗科住院及门诊治疗的直肠癌放疗患者60例,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单证候诊断标准,共采集到47个症状体征(包括脉、舌),制成证候指标备选条目池。采集直肠癌患者在放疗1个疗程后1周内出现的症状体征临床信息资料,并让两个高级职称的医师进行分析,填写临床病例观察表。对放疗后患者四诊收集到的症状体征进行聚类分析,得出相似度高的变量,研究直肠癌术后放疗致肠道黏膜损伤的中医证候易感性。结果:研究的病例中热毒伤阴证最多,占26例,占43.33%,脾胃虚弱证16例,占26.67%,痰瘀互结证8例,占13.33%,湿热内蕴证6例,占10.00%,而肾阴亏虚最少,只有4例,占6.67%。另外,证候中阴虚与气虚相兼较多见,共有气阴两虚证28例,其它兼夹证相对较少。结论:放疗引起的肠道黏膜损伤以热毒过盛,伤津耗液,引起伤阴的证候为最多,因而放疗中出现的毒副反应证候群主要以热象为著,属热(毒)邪耗气伤阴,临床诊治中注意补益气阴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23.
诱导化疗在晚期鼻咽癌综合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DDp+5-Fu诱导化疗在鼻咽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2例Ⅲ~Ⅳ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诱导化疗组(诱导化疗+放疗组)39例,对照组(单纯放疗组)43例。诱导化疗组在放疗前先用DF方案化疗2个周期,放疗方案两组相同。结果:诱导化疗组与对照组1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7.4%和81.4%,1年无远处转移率分别为97.4%和83.7%,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3、5年局控率 相似文献
24.
鼠尾香薷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法从鼠尾香薷挥发油中分离并鉴定了含以1,8-桉叶素(1,8-cineole),γ-松油烯(γ-terpiene)、β-蒎烯(β-pinene)、α-蒎烯(α-pinene)等为主的72个成分 相似文献
25.
26.
两种甘松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匙叶甘松和甘松两个品种甘松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比较其在化学成分以及含量上的差异。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甘松和匙叶甘松地下部分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匙叶甘松挥发油得率不足0.5%,从中鉴定出21个化合物,占总挥发油的75.83%;甘松挥发油得率为2%,从中鉴定出36个化合物,占总挥发油的88.02%;两者共有成分11个。结论不同品种甘松挥发油含量不同,化学成分数目存在差异,但共有主要成分均为水菖蒲烯(Calarene)、β-马里烯(β-Maaliene)。 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基本方对直肠癌放疗后气阴两虚证患者的治疗作用及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07-06~2009-01月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放疗科住院治疗的直肠癌放疗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只采用放疗,治疗组放疗期间服用益气养阴基本方,随证加减,疗程为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放疗前、放疗后30 d气阴两虚证证候积分,并在放疗前后各测一次IL-2和TNF-α,观察放疗、益气养阴基本方对两组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放疗后气阴两虚证侯积分均有升高,与放疗前比较,P<0.05;放疗后对照组气阴两虚证候积分升高较明显,与治疗组比较,P<0.05;两组患者放疗后IL-2和TNF-α都出现降低,而治疗组下降较少(P<0.05)。结论益气养阴基本方可以有效改善直肠癌患者放疗期间出现的气阴两虚证候积分和患者免疫功能,减轻放疗副作用。 相似文献
28.
<正> 中国药典1990年版在中药材索引上未使用系统分类法和药用部位归类法进行检索,本文试图对这方面进行探讨。将各类药材列表描述,标在药名右上角的阿拉伯数字表示中国药典收载该种药材的页码,并按中国药典收载的先后顺序依次列出。只要我们利用自己熟悉该种药材的科名或药用部位便能较快查到在中国药典 相似文献
29.
目的:对移植的羽叶三七植物性状生长发育进行动态分析,掌握其生物学特性,应用于规范化种植生产。方法:记录两个植物生长周期各个时期生长数据,进行植物各器官生长情况的分析。结果:表明株高、主茎粗、叶柄长、叶片宽呈上升抛物线,以二年期的最高,在7月10日~20日达到最大,其后动态曲线趋于稳定;叶片数、分蘖数无明显变化。结论:移栽一年期株高的表型多样性丰富,二年期变异幅度高。 相似文献
30.
珠子参类药物历史沿革与应用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人参属和党参属珠子参类药材的本草沿革、药名流传、资源现状与功效应用关系比较考察,提出人参属珠子参药材历史沿革,现代研究的意义与应用展望。方法:对珠子参类药材来源与药用历史、药名流传进行考证,同时对云南为主的珠子参类药材资源与功效应用等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人参属珠子参应用距今有500多年历史,其功效作用逐渐被人们认知。由于资源分布于高海拔地区,人们对其认识不足,应用研究不够,存在与党参属珠子参混淆的情况。结论:人参属珠子参始载于《滇南本草》,在以后本草与文献中得到证实,功效确切,是人参属植物中的"璞玉",需要从野生资源保护开始,开展人工种植抚育、功能应用等进行深入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