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37篇
临床医学   15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FA)联合注射用人工骨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脊柱转移瘤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脊柱转移瘤患者进行多点RFA治疗后,注射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行PVP。观察手术并发症、术后椎体稳定性及复发情况。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脊柱ODI评分,对比术前及术后1、3、6、9、12个月患者疼痛及脊柱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无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12个月内,所有病例均无椎体肿瘤复发征象,无骨折发生。术后12个月内,Cobb角与术前相比无显著改变。VAS和ODI评分在术后1个月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并维持稳定水平;术后12个月与术后1个月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RFA联合人工骨PVP治疗脊柱转移瘤效果显著,可长期维持椎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32.
目的:通过了解佛冈县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监测情况,分析AEFI发生的原因,为提高预防接种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佛冈县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100例AEFI病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在报告的100例AEFI中,共接种疫苗810460剂次,发生率为12.34/10万,其中一般反应发生率为9.75/10万(占79.00%);异常反应发生率为1.97/10万(16.00%);偶合症发生率为0.62/10万(占5.00%);其中23价肺炎疫苗的AEFI发生率最高(52.26/10万);AEFI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0~1岁组,占报告病例的71.00%,报告以发热、红肿、硬结等一般反应为主,占总病例的76.00%。结论佛冈县的AEFI以一般反应为主,未发生严重异常反应,说明疫苗接种是安全的,但由于疫苗本身特性、环境和受种个体等因素的影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仍然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FA)联合注射用人工骨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脊柱转移瘤的疗效。方法 58例脊柱转移瘤患者随机分为骨水泥1组(n=12)、人工骨1组(n=16)、骨水泥2组(n=16)、人工骨2组(n=14),骨水泥组行RFA注射用Ⅲ型丙烯酸树脂骨水泥PVP,人工骨组行RFA联合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PVP。对比分析各组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椎体形态及骨折发生率,以及视觉模拟评分(VAS),脊柱ODI评分。结果术后随访12个月内骨水泥组12例(42.9%)出现手术椎体或周围椎体变形,显著高于人工骨组(6.7%)(χ2=8.476 8,P=0.003 6)。各组术后VAS及ODI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骨水泥组术后6、9、12个月高于人工骨组(P0.05)。结论 RFA联合骨水泥或人工骨PVP治疗脊柱转移瘤均效果显著,人工骨PVP疗效维持时间更持久。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头颈部恶性肿瘤P-糖蛋白在化疗耐药中的作用、方法:用单克隆抗体MRK16检测50例头颈部恶性肿瘤(鳞癌38例,腺癌9例,肉瘤3例)组织标本中卜糖蛋白的表达。结果:P-糖蛋白表达阳性为58%,其与化疗史和肿瘤分化程度有关,化疗后复发患者P-糖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未化疗组(P<0.05),高分化组P-糖蛋白表达明显高于中、低分化组(P<0.05)。P-糖蛋白表达与临床化疗效果相对照,其预测化疗疗效准确率达75%。结论:多药耐药基因编码的P-糖蛋白在化疗失败中的作用不可忽视。首次药物治疗应采用足够剂量。  相似文献   
35.
目的: 观察正常及关节盘移位后颞下颌关节滑膜内护骨素OPG及其配体OPGL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32只日本大耳白兔,25只建立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的动物模型,术后1、2、4、8、12周处死,5只行模拟手术作为假手术对照,另2只不行手术作为空白对照。取颞下颌关节标本,HE染色观察镜下结构, S-P免疫组化法检测滑膜中OPG和OPGL的表达与分布。结果: 各实验组动物术后体重无减轻,伤口愈合良好,大体及显微镜下观察关节盘明显前移位。对照组OPG主要表达于滑膜下层血管内皮细胞及部分滑膜衬里细胞,滑膜内 OPGL无表达或鲜有表达。关节盘移位后,仅1、2周各1个样本滑膜下层少量OPGL表达,其它样本未见明显OPGL阳性细胞;OPG表达强度无减弱。结论: 正常颞下颌关节滑膜内OPG表达明显强于OPGL,对正常状态骨软骨代谢平衡的维持有重要意义;关节盘移位后OPG和OPGL无明显变化,保证了关节盘移位后骨软骨代谢能维持平衡。  相似文献   
36.
笔者对82例急性根尖炎病例配对后采用两种不同的应急处理办法,对照组41例采用常规开放疗法,实验组41例采用根管预备后随即用抗生素糊剂封药法.配对后比较的结果,两组病人的牙叩痛消失天数与所需复诊次数,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提示:急性根尖周炎用一次封药法比开放疗法更有利于根尖炎症的消除,因为它能隔绝细菌进入根尖区.  相似文献   
37.
大鼠巨噬细胞不同亚群的特性抗原、分布及功能差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鼠不同巨噬细胞亚群在特性抗原、组织分布、对炎症的反应、受体表达等均存在明显差异.本文据单克隆抗体ED1、ED2区分的不同巨噬细胞亚群的这些差异进行综述,展望了对不同巨噬细胞亚群分别进行深入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8.
患者,女,16岁,因转移性右下腹部疼痛伴有畏冷、恶心、呕吐1天于1999年9月2日住入院。既往史有右下腹部疼痛已3年。查体:腹软,右下腹部有压痛,以麦氏点为甚,无反跳痛,右下腹可及包块大小14cm×10cm,稍可移动,肠鸣音正常,腰大肌及闭孔肌试验(±),血液分析示 WBC 12.9 × 10~9/L,N0.8,Hb117g/L。术前诊断:①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②回盲部肿物性质待查。入院后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后手术,术中见阑尾根部有充血、肿胀约1cm,其后见一约 25cm× 18cm囊性肿物,周围有轻度粘…  相似文献   
39.
骨质疏松症的病理学基础是成骨能力的降低和骨吸收的加快,促进成骨细胞的成骨能力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方法之一。淫羊藿苷、柚皮苷、大豆苷元等黄酮类化合物可以通过多种信号转导途径影响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矿化功能,其中包括雌激素受体途径、骨形态发生蛋白2途径、丝/苏氨酸蛋白激酶途径、Wnt/β-连蛋白途径等。  相似文献   
40.
目的分析和评价计算机辅助正颌外科模拟和预测系统(CASSOS 2001)的准确性。方法将25例颌面畸形患者术前X线侧位定位片及彩色软组织侧面照输入CASSOS 2001系统进行头影测量分析,并通过骨段移动来模拟正颌手术,预测术后咬合关系及软组织侧貌;再将术后X线侧位定位片输入该系统进行头影测量分析,选取10项测量参数,将术后实际结果和术前预测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硬组织相关的4个测量项目(SNA角、SNB角、ANB角、MP-SN角),其术前模拟结果和术后真实结果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软组织相关的6个测量项目中,仅上唇长一项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5项包括Sn(鼻下点)到零子午线的距离、Pog'(软组织颏前点)到零子午线的距离、面突度、鼻唇角及唇颏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软组织相关项目的均差及标准差普遍大于硬组织相关项目。结论 CASSOS 2001系统对于正颌术后硬组织变化的预测是准确的,对软组织变化的预测略有不足,尤其是唇部。标志点的定位误差,软硬组织移动比例的差异等均会对预测结果产生影响,因而CASSOS 2001系统尚有较大的改善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